- 周建伟;蒋振亚;叶锐彬;李先樑;袁秀丽;张凡;李常度;李刚;唐启华;胡运光;艾双春;陈婕;李春雨;廖伟;王琼芬;罗小兵;赵菁菁;李安洪;孔捷;秦雪飞;欧阳松;罗建平;王敏;阳光;李金存;王芳;古英;高李;
目的:探讨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五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合格受试者660例按1∶1比例随机纳入治疗组(符合方案者317例)和对照组(311例),分别给予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和以物理疗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建立证候测评表和多维的效应评价指标,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2.9%,愈显率64.4%,优于对照组的16.7%、36.3%(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证候得到改善,颈肩肢痛、颈项僵硬、颈部前屈异常、颈部旋转异常等指标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起效时间和疗程,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未发现所采用治疗方法的不良反应。结论:以针灸推拿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安全有效;其较之以物理疗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具有疗效优势。
2006年08期 537-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2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0 ] - 郭长青;张佛明;沙岩;马广昊;刘云霞;刘焰刚;赵吉平;樊碧发;马惠芳;杨光;李石良;张永旺;胡波;孙瑞华;梁立;秦立新;
目的:研究条口穴基础主治。方法:根据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研究者、操作者、统计者三分离)的临床试验原则,将257例肩周炎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24例,口服消炎止痛药联合针刺条口穴;对照组133例,单纯口服消炎止痛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镇痛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1.7%,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肩部功能活动改善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59.4%,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口服消炎止痛药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取效迅速,安全舒适,其疗效优于单纯服用消炎止痛药。
2006年08期 54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张润民;2006年08期 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施茵;张琳珊;赵琛;何纯青;
目的:寻找能够提高治疗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的方法。方法:将82例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40例)、B组(42例)。A组采用电针加走罐、埋线法治疗;B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两组电针取穴相同(中脘、下脘、气海等),A组除电针外在任、督、脾、胃、膀胱经脉走罐和穴位埋线。对其疗效、主要症状、体重指标、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值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优于B组的78.6%(P<0.01),在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臀围值下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对消谷善饥、大便秘结、颜面痤疮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A组亦优于B组(P<0.01)。结论:针罐埋线并用治疗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能提高疗效,是治疗本病较佳的方法。
2006年08期 547-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5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包飞;王凤琴;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肥胖女性针刺减肥效应,探寻针刺减肥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83例女性患者按肥胖类型分为2组:腹型肥胖组31例为腰围超标但体质指数(BMI)<25的腹型肥胖者,肥胖组52例为BMI≥2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同样的针刺方法治疗1月。结果:两组治疗后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腹型肥胖组治疗前后WC、WHR的变化与BMI的变化呈非常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相关系数比较│rWC/BMI│>│rWHR/BMI│;肥胖组WC变化与BMI变化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而WHR变化与BMI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针刺对女性体重超重或者正常但腰围超标的腹型肥胖者和体重超标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都具有很好的减重、减腰围作用,适合于各型肥胖患者。
2006年08期 551-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邓玲;赵建国;
目的:观察针刺退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45例,针刺大椎;药物组41例,肌肉注射安痛定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24小时内患者的相关症状的改善和体温变化,采用单盲、前后对照的方法。结果:针刺组痊愈9例,药物组痊愈2例。针刺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针刺退热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6年08期 55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丹桂平;赵国丽;2006年08期 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饶艳秋;韩乃沂;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及耳穴贴压对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耳压组、药物组各50例。针刺组每日针1次,连针6天后休息1天;耳压组每周更换2次;药物组口服西药赛特赞,每日1次,每次10mg。3组均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比较3组治疗后的近远期疗效及对血清免疫学的影响。结果:针刺组和耳压组近期显效率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总有效率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3种疗法均可降低患者血清IgE、白介素4含量,但对干扰素γ水平影响不明显。结论:针刺组及耳压组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药物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Th细胞向Th2方向分化,调节体内失衡的Th1/Th2细胞,从而减少IgE的合成来抑制变态反应的发生。
2006年08期 55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0 ] - 宋一萍;杨伟;郭红梅;韩彦彦;
目的:探寻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疗法。方法:将7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36例)采用针刺醒脑开窍法以水沟穴为主,配合鲁米那肌肉注射、安定静脉推注;药物组(34例)单纯采用肌肉注射鲁米那、安定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疗效、止惊起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86.1%,优于药物组的79.4%;在止惊起效时间上,针药组明显短于药物组(P<0.01),且针药组复发率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肌肉注射鲁米那、静脉推注安定治疗热性惊厥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方法。
2006年08期 561-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桑鹏;王顺;赵佳辉;
目的:寻找提高治疗面肌痉挛临床疗效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透穴组40例、电针对照组40例、药物对照组40例。电针透穴组取头部百会透曲鬓、神庭透颔厌、头维透悬厘、本神透率谷,电针对照组取百会、阳白、地仓、颊车、翳风、合谷、太冲、三阴交,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30天;药物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0.1g,每日2次,共口服30天。从面肌痉挛强度分级和频度分级以及肌电电生理变化等方面判断其疗效。结果:电针透穴组能明显降低面肌痉挛的强度和频度,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电生理指标影响,电针透穴组与其他两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部电针透穴治疗面肌痉挛能提高疗效,是目前治疗本病较佳的疗法。
2006年08期 563-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李砚青;刘延青;
目的:评价针刺为主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盘外溶解术后的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针灸和偏振光治疗,针刺取肾俞、大肠俞、八、秩边等穴;对照组仅服用西药迪克乐克75mg,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个月后进行疗效统计。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5.0%,对照组愈显率为75.7%,两组之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直观模拟标尺(VAS)评分2.28±0.96,对照组VAS评分3.49±1.4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为主的综合疗法能显著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疗效。
2006年08期 56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何新芳;胥海斌;
目的:观察阳陵泉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9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半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阳陵泉针刺和局部穴位电磁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穴位电磁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对外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疗效。
2006年08期 569-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杨威;张燕超;刘冬全;孙红;陈陆泉;
目的:评估养血润目法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养血润目组(治疗组)和人工泪液组(对照组)。治疗组用针刺、中药灸、耳穴贴压法,对照组点人工泪液。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局部症状和测定泪液分泌量(Schirmer法)、泪膜破裂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优于对照组的52.0%(P<0.05)。结论:养血润目法是治疗干眼症的较佳方法。
2006年08期 571-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赵喜新;田开宇;王培育;2006年08期 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牟芳芳;邵水金;严振国;刘红菊;赵静;庄天戈;秦翊麟;
目的:探讨经络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方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来源于VoxelMan虚拟人体开发平台;采用管状建模法。结果:重建后的经络模型视觉效果好,并可以显示经络线上不同层次的解剖结构。结论:初步实现了经络线在虚拟人体上的可视化显示,为构筑经络研究平台提供了数据载体。
2006年08期 575-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3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段俊英;2006年08期 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曹大明;路玫;
目的:探究“子午流注”“灵龟八法”按时取穴法中时辰概念的本意,为针灸临床的按时取穴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推算方法。方法:以“天人相应”理论为依据,用现代计时方法还原古代传统的时辰概念。通过古今时辰计时方法的对比,以“日晷”计时法为参照,结合24节气中昼夜长短的变化,用现代计时法进行计算,从而否定了明末清初沿用至今的每个时辰等于2个小时的机械的干支计时方法。结果:还按时取穴法中时辰概念之本意,每个时辰的长短应随着一年四季昼夜长短的变化而变化。结论:一年四季不同阶段具体时辰的计算方法应不同。
2006年08期 578-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彭建明;卢洪;胡虚白;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法配合推拿手法和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温针灸配合推拿手法和肩关节功能锻炼,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6.5%、70.2%,对照组分别为88.9%、50.8%,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烧山火针法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2006年08期 581-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车戬;田维柱;
全国名医、针灸专家田维柱教授技术精湛,理论深厚,诊治时知常达变,不拘常法,丰富的临证经验和精深的医学造诣形成了自身的学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针刺前医者的基本功,尤其是手法的训练;强调治神理念,注重医患协调环节;操作时的无痛进针要领;针刺后有关得气、感传的诱导产生手段。
2006年08期 583-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周美启;周逸平;汪克明;胡玲;王月兰;陈业农;
目的:从基因水平揭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肺经组与模型组、心经组与模型组的心脏基因表达谱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包括EST)有20个下调和14个上调,主要是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等;心经组中有70个下调和20个上调,主要是离子通道和运输蛋白相关基因,细胞凋亡和应激反应蛋白相关基因,代谢相关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相关基因,DNA结合、转录和转录因子类基因,免疫和炎性反应相关基因等。结论:心经组、肺经组中大于2倍的差异表达基因的数目和类型有较大差异,提示针刺心经干预心肌缺血作用有相对特异性。
2006年08期 587-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K] [下载次数:4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0 ] - 华金双;李丽萍;朱现民;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的预防性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动脉阻断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模型。7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脑缺血预处理组、艾灸预处理组,各组分别于手术后24、48、72h取脑。采用磺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测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艾灸预处理组术后SOD活性明显增高,尤以术后24h升高最明显;MDA含量下降,与缺血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艾灸预处理可通过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对缺血缺氧脑组织起保护作用。
2006年08期 595-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5 ] |[阅读次数:0 ] - 韩新强;韩艳茹;韩宝茹;2006年08期 5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訾明杰;刘保延;刘志顺;胡镜清;
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有显著的疗效,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中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标准不统一、不规范,没有对患者症状的改善进行评定。用现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针灸治疗的疗效是不全面的,针灸治疗中风痉挛性瘫痪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着手,建立患者报告的临床症状结局评价体系,以完善针灸治疗本病的疗效评定标准。
2006年08期 599-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王成果;徐守华;2006年08期 6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张佛明;郭长青;
目的:探讨冲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古代文献上冲脉的循行分布为依据,分析冲脉循行的特点,并从冲脉在人身中的作用和冲脉主病两个方面对冲脉的主治规律进行总结,进一步探讨冲脉与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关系。结论:对于内分泌失调所致之病症,如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老年人气血两虚所致之病症,针灸疗法能发挥药物所不能及的作用,应当引起关注。
2006年08期 602-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程海英;程东旗;
对近15年来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疗痴呆的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对针刺后相关痴呆量表和日常生活量表的积分变化、相关实验室指标、影像学指标以及物理诊断指标的变化进行了探讨。在机理研究中通过不同方法建立痴呆模型,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从而探讨痴呆的机理。研究发现针灸对患者智能、社会生活能力的改善和提高疗效确切,对影响痴呆的重要指标变化有积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针灸治疗痴呆的临床和实验资料。但是在痴呆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证型规范、远期疗效评估及预后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今后应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2006年08期 605-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9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宋新安;2006年08期 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曹力;许丽萍;薛素芬;朱宏;2006年08期 6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张德英;李文丽;2006年08期 609-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杨清华;黄建军;2006年08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