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 西方针灸和中医针灸的比较与启示

    何伟;朱兵;喻晓春;刘保延;许能贵;景向红;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西方针灸是中医针灸在西方传播过程中,面对西医的基本理论如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循证医学知识体系的一种适应性改造。基于扳机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其治疗肌筋膜疼痛类疾病的疗效十分明显,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中医针灸传入西方的过程中,中医针灸的理论如经络、穴位特异性等由于西方临床研究的结果反而受到质疑。本文从西方针灸的起源、理论形成、刺激部位和方式、治疗病种等方面与中医针灸进行比较,并分析这种不同对中医针灸研究的启示。

    2015年02期 v.35;No.317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38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6 ] |[阅读次数:1183 ]

疗效验证

  • 电针对提高肾虚型不孕患者卵细胞质量的研究

    连方;陈琛;相珊;

    目的:探讨电针对肾虚型不孕患者卵细胞质量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取年龄35~42岁辨证属肾虚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妇女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长方案行IVF-ET治疗。观察组于体外受精(IVF)周期的月经第5天开始进行电针治疗,穴取三阴交、子宫、中极、关元,对照组选取相同穴位行假针刺,均隔日1次,每次30min,至取卵日。观察两组患者肾虚证候积分变化、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及临床妊娠率;比较两组患者取卵日卵泡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及血清β-内啡肽(β-EP)的含量差异及与卵细胞质量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肾虚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均高于对照组[81.3%(161/198)vs 57.6%(98/170),59.8%(58/97)vs 37.7%(26/69),均P<0.05],两组临床妊娠率相当(42.4%(14/33)vs 24.2%(8/33),P>0.05);3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取卵当日卵泡液中IGF-1与IGF-2及血清β-内啡肽含量均有明显增高(均P<0.05);4两组患者卵泡液中IGF-1、IGF-2及血清β-内啡肽的含量与优质卵率均呈直线正相关。结论:电针可有效提高肾虚型不孕患者卵泡液内IGF因子和血清β-EP的表达,提高患者优质卵率、优质胚胎率,改善肾虚症状。

    2015年02期 v.35;No.317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6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355 ]
  • 针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随机对照研究

    姜朵生;张迎春;吴献群;吴松;

    目的:探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的较佳疗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克罗米芬(CC)组(A组)、针灸+中药组(B组)、CC+针灸+中药组(C组),每组40例。A组在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B组在月经第5天于腹部中极、关元、归来等穴位行温针灸,并配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C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联合B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3组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内膜类型、宫颈黏液评分,及治疗后排卵周期率、临床妊娠率以及流产率。结果:1HCG日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A型率):C组优于A组(均P<0.01),B组优于A组(均P<0.05);而C组与B组比较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黏液评分、子宫内膜形态(A型率)C组均优于B组(均P<0.05)。2A、C组排卵周期率高于B组(均P<0.05);C组妊娠率高于其他两组(均P<0.05),C组早期流产率低于A、B组(均P<0.01)。3卵泡直径18~20mm、子宫内膜厚度:正常妊娠与早期流产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妊娠患者子宫内膜形态A型率高于早期流产患者(P<0.05)。结论:针药联合克罗米芬通过有效改善HCG日宫颈黏液、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形态,从而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早期流产率,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克罗米芬及针药联合者。

    2015年02期 v.35;No.317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580 ]
  • 子午流注取穴针刺配合百忧解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孙云廷;包烨华;王淑玲;楚佳梅;李丽萍;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取穴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子午流注组、百忧解组,每组31例。子午流注组采用子午流注取穴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百忧解组口服盐酸氟西汀(百忧解)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g;综合组采用子午流注取穴针刺治疗加口服百忧解,方法同子午流注组和百忧解组。3组均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3组临床疗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6.8%(30/31),优于子午流注组的83.9%(26/31)及百忧解组的80.6%(25/31,均P<0.05)。3组治疗4周、12周、24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且综合组在治疗后各时点均低于其他两组(均P<0.05);子午流注组在治疗4周、12周后与百忧解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24周后HAMD评分低于百忧解组(P<0.05)。综合组出现不良反应者2例,百忧解组6例,子午流注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子午流注取穴针刺治疗联合口服百忧解治疗,在临床疗效、抑郁状态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口服百忧解治疗和单纯子午流注治疗。单纯子午流注治疗虽然在临床疗效方面与单纯百忧解治疗没有显著差异,但远期HAMD评分方面及安全性方面优于单纯百忧解治疗。

    2015年02期 v.35;No.317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3 ] |[阅读次数:576 ]
  • 针刺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及对血清5-羟色胺的影响

    周秀芳;李燕;周振华;潘帅国;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抑郁症患者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各40例。针刺组穴取四满、肾俞、关元、大椎、阴陵泉、足三里、太冲、阳陵泉、睛明,针刺上述穴位并重灸关元穴;西药组给予口服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血清5-HT检测。结果:两组治疗6周后HAMD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针刺组:24.48±0.28vs 8.95±2.24,西药组:24.14±0.24vs 10.29±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相比,针刺组在治疗后第1、2、4、6周末HAMD总分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针刺组:(26.21±2.36)pg/mL vs(52.07±0.56)pg/mL,西药组:(26.26±2.31)pg/mL vs(51.70±0.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西药氟西汀治疗。

    2015年02期 v.35;No.317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9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1 ] |[阅读次数:470 ]
  • 电针少阳经穴对急性偏头痛即时镇痛作用时效规律研究

    张慧;胡幼平;吴佳;郑晖;

    目的:观察少阳经循经取穴与非经非穴电针治疗急性偏头痛即时镇痛效应及时效性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110例急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观察组取少阳经经穴风池、外关等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经非穴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1次,留针30min。在电针前、电针后5min、10min、20min、30min(起针后即刻)、1h、2h、4h、6h、8h的镇痛效果。采用11点疼痛强度数字等级量表(NRS)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即时镇痛有效率为87.3%(4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29/55,P<0.01);2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电针后5min开始至电针后8h各时间点NRS均降低(均P<0.01);3电针后不同时间点NRS评分比较,30min时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但是2h、4h、6h及8h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5min、10min、20min及1h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电针后同时间点NRS减值幅度,电针后20 min、30min及1h时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均P<0.05),但是电针后2h、4h、6h及8h时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5 min及10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电针后24h观察组偏头痛复发率为12.7%(7/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5%(19/55,P<0.05);6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少阳经穴对急性期偏头痛具有肯定的即时镇痛效应,与电针非经非穴比较镇痛作用更强且持久。

    2015年02期 v.35;No.317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569 ]
  • 不同时期针刺介入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功能重建的影响

    秦江;赵亚杰;石秀秀;胡鸢;唐家广;任东风;曹峥;唐金树;

    目的:探究早期介入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重建排尿功能的影响,寻求最佳的针刺治疗时机。方法:将53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随机分为拔管前组(25例)和拔管后组(28例)。拔管前组于拔管前一周选取腹背部腧穴,如关元、中极、八髎、L1~L5夹脊穴等,以及肢体远端腧穴足三里、三阴交;拔管后依照简易水柱法行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确定膀胱类型,予以不同针刺手法,条件允许开始间歇导尿术;拔管后组于拔除尿管后进行针刺干预,其取穴及操作同拔管前组的拔管后操作。两组均每周治疗5次,治疗1个月后对患者首次有效排尿用时、建立反射性排尿用时、平均残余尿量、残余尿<100mL用时以及生活质量评估(QOL)五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拔管前组治疗后首次有效排尿用时、建立反射性排尿用时、平均残余尿量、残余尿<100mL用时均少于拔管后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脊髓损伤节段患者治疗后排尿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介入针刺治疗(拔管前)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建立平衡性膀胱有明显促进作用,疗效优于拔管后针刺介入,但不同损伤节段对于平衡膀胱建立的影响未见差异。

    2015年02期 v.35;No.317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9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489 ]
  • 针刺结合耳穴贴压对经行头痛患者血清前列腺素F_(2α)及血浆血管加压素含量的影响

    孙立虹;梁玉磊;李新华;刘丽;许晓康;马红利;李文丽;石斐;高飞;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5例经行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体针与耳穴贴压并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随机对两组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经期血清前列腺素F2α及血浆血管加压素含量进行检测,并同正常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41/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1.0%(34/42)(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F2α、血浆血管加压素含量均较正常组高(均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前列腺素F2α和血浆血管加压素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血清前列腺素F2α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恢复至正常组水平。结论:体针联合耳穴贴压对经行头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异常的血清前列腺素F2α和血浆血管加压素水平有关。

    2015年02期 v.35;No.317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564 ]
  •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临床对照研究

    唐英;尚清;李文涛;徐世芬;

    目的:比较针刺结合中药平肝健脾方与西药氟哌啶醇片治疗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4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针刺太冲、百会、中脘、足三里等穴,留针30min,每日1次,针刺10次后休息5天,结合中药平肝健脾方;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片,从小剂量0.05mg/(kg·d)开始,每天2次,两组均3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美国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程度量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60、90天后观察两组患儿抽动次数、抽动频率与抽动强度评分,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0、60、90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0.0%(10/25)、64.0%(16/25)、76.0%(19/25),对照组分别为59.1%(13/22)、68.2%(15/22)、77.3%(17/22),在治疗30天后对照组疗效优于观察组(P<0.05),在其他时间点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抽动次数、抽动频率、抽动强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在治疗30天后对照组各项评分均较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均P<0.05),在其他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出现几率小且程度较轻。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与西药氟哌啶醇片作用相当,且不良反应小。

    2015年02期 v.35;No.317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1169 ]
  • 电针联合紫外线治疗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张弘;徐晓丹;杨娇;江园;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3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各17例。药物组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肌肉注射腺苷钴胺、阿昔洛韦软膏涂抹患处,以及TDP局部照射治疗;联合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及紫外线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止疱、结痂时间、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血清IL-2、IL-6、IL-10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止疱、结痂时间均明显早于药物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1),且联合组VAS评分下降程度大于药物组(P<0.01);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1%(16/17),高于药物组的76.4%(13/1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均P<0.05),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且联合组IL-6、IL-10下降程度较药物组显著(均P<0.05)。结论:电针联合紫外线照射治疗能更快速、有效改善带状疱疹症状,显著缓解疼痛、缩短病程,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神经损伤。

    2015年02期 v.35;No.317 145-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431 ]

征订·书讯

  • 优惠出售《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及增刊

    <正>为答谢广大读者及针灸爱好者长期对《中国针灸》杂志的厚爱,现优惠出售《中国针灸》杂志往年合订本及增刊,具体年份及价格参见价目表。早年杂志,数量有限,欲购从速,售完为止,售书目录以最新一期杂志为准。邮费优惠措施:购买2本以下(含2本)合订本,每本邮费10元;购买3~5本合订本,邮费20元;购买6本以上(含6本)合订本,免邮费。购买合订本同时购买增刊者,免增刊挂号费;购买2本以上(含2本)增刊者,只需付3元挂号费。

    2015年02期 v.35;No.31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3 ]
  • 2015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国内刊号CN11-3555/R,国际刊号ISSN 1007-5798)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科技期刊,创刊于1993年。办刊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民间传统疗法;发扬中医特色,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办刊特色: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炉,以实用

    2015年02期 v.35;No.317 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0 ]
  • 欢迎选购《中国针灸》杂志光盘合订本

    <正>《中国针灸》杂志创刊至今已31年了,30多年中有许许多多的优秀论文在此发表,有许许多多的临床好经验在此展示,又有许许多多的针灸从业人员在此汲取"营养"。由于岁月的流逝,早期的纸版杂志早已经销售一空,若想看到《中国针灸》杂志早期发表的文章已成奢望。有了《中国针灸》杂志光盘合订本,使得这一奢望成为可能。本刊现已推出《中国针灸》杂志光盘合订本1~5辑,分别收录了《中国针灸》杂志从创刊至2006年的所有文章,浏览检索方便,借助于电脑,用户可以通过文章的题目、关键词、

    2015年02期 v.35;No.317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8 ]
  • 《中国针灸》《针刺研究》征订启事

    <正>《中国针灸》杂志(月刊,ISSN 0255-2930,CN 11-2024/R)创刊于1981年,国际大16开本,112页,全彩色印刷,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收入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以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技文献快递(JST)等数据库。2008年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评为"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2007、2008、2012-2014年均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

    2015年02期 v.35;No.317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5 ]
  • 《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

    <正>收录了由《中国针灸》杂志社主办、安徽省针灸学会协办的第八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论文近机制探讨等研究文章外,还70篇,除有临床研究、经络与腧穴、刺法与灸法、有特色疗法、学术争鸣等栏目。特别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等文章,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本增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近年来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的水平与方

    2015年02期 v.35;No.317 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1 ]
  • 《临床实用微创埋线技术》简介

    <正>《临床实用微创埋线技术》目前已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孙文善博士主编,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埋线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新式微创埋线技术方法,尤其是对埋线疗法的核心元素——生物可降解材料和使用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从埋线临床治疗后注意事项、过敏反应等角度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了处理方案。书中还介绍了常用穴位解剖学知识,让临床操作者能明晰埋线部位、深度和进针注意事项,准确掌握操作术式的方法与禁忌,有助于提高埋线治疗的安

    2015年02期 v.35;No.317 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2 ]
  • 《中国针灸》2010年针刀专刊

    <正>本刊以针刀疗法为主题,精选了75篇文章,共计140余页,内容不仅有针刀疗法在临床上的经验交流,还讨论了针刀疗法的作用机制、操作技术、针刀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等,涉及了时下临床应用较广的小针刀、舒针、水针刀等多种针刀疗法,反映了目前针刀疗法的最新动态和学术水平。每本优惠价20元,邮购另加邮费3元。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6 ]
  • 《中国针灸》2011年增刊

    <正>本册增刊分为上下两篇,将近100页。上篇以纪念《中国针灸》创刊30周年为专题,共有纪念文章20余篇,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国针灸》杂志创刊30年来的发展历程,配有丰富的历次活动照片,极具收藏价值;下篇为临床与学术篇,有疗效验证、临床经验、经络与腧穴、学术争鸣等各类文章40余篇,极具临床参考价值。本刊定价每本30元,邮购加3元邮挂费。邮购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联系电话:010-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9 ]
  • 《中国针灸》2013年增刊

    <正>收录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期刊中心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针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特种针法疗法演示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主要栏目有疗效验证、临证经验、刺法与灸法、经络与腧穴、机制探讨、思路与方法、学术争鸣、器具研制、医案选辑、述评等。其中针家精要栏目有3篇文章重点介绍了极具特色的眼针疗法,刺法与灸法栏目着重介绍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3 ]
  • 中国针灸杂志光盘第5辑(2005-2006)

    <正>浏览更方便检索更快捷售价:120元(国内),30USD(国外);国内邮购另加10元邮资,国外售价已含邮资邮购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联系电话:010-84046331联系人:马兰萍李宏《中国针灸》杂志光盘第5辑收录了我刊2005-2006年发表全部学术论文(包括全部文章和图像),本光盘采用先进的Unicode(UTF-8)格式,浏览检索方便,国外用户及英文版用户可以在不安装外挂中文软件的情况下显示中文。

    2015年02期 v.35;No.317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1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要求

    <正>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家标准(确规定科研文章的参考文献是科学研GB 7713-87)中明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事实上,一项科学研究从开始选题到研究论证、最终撰写研究报告,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文献,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通过本项研究产生新的研究结果。因此,认真著录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一项研究工作立题的必要性、研究过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准确性,而且还反映了作者的科研道德和科研水平。另外,期刊发表论文,不只

    2015年02期 v.35;No.317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8 ]
  • 颁发证书及学分

    <正>应作者要求,凡在本刊正式发表的文章均可颁发证书,并注明学分。有需要者可直接汇款元至本刊编辑部。请在汇款单附言栏内说明"证书费"及文章题目,发表于何年何期。务必写清50地址、姓名、当地邮政编码,以免有误。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电话:010-84046331

    2015年02期 v.35;No.317 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2 ]
  • “机制探讨”征稿启事

    <正>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支持,《中国针灸》于2012-2014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2013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评为核心期刊,并于2014年再次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论文来源期刊。随着国家对中医针灸科研投入的加大,针灸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将这些科研成果尽快呈现给读者,为针灸临床服务,是《中国针灸》杂志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承担国家针灸科研课题的广大针灸基础科研工作者,将所研究的主要成果尽快撰写成文赐予本刊。本刊

    2015年02期 v.35;No.317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5 ]
  • “域外采风”征稿启事

    <正>随着针灸的作用被世人所认识,针灸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为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针灸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如何?能治哪些病症?国外对针灸的接受程度如何?针灸的医疗费用在当地是否已纳入医疗保险范围?针灸医生的地位是否合法,有无准入门槛?针灸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等均为国内针灸界所关注。如果您曾在国外从事过针灸或目前正在国外从事针灸,对此有切身体会,请撰写成文赐予本刊,我们将择优录用。

    2015年02期 v.35;No.317 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37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设置的要求

    <正>在临床研究中引进科学对照的方法是针灸医学研究在方法学上的进步,但目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论文中对照组的设置比较混乱,不能很好地反映研究者的意图,影响了论文的水平。根据当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现状,《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设置的基本要求对照组的设置一定要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被对照主体。(1)如果是要证明针灸疗效的优势,需选择与现行公认有效的疗法对照,如现代医学疗法、中医中药等;(2)如果是

    2015年02期 v.35;No.317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9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命名的要求

    <正>随着循证医学理念逐步深入针灸界,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采取了随机对照、多组对照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针灸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的科学性。但是,在大量来稿中我们看到,对照组的命名方式比较混乱,不能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定的原则,加以统一。《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命名的基本要求:(1)直接以对照两组的具体方法命名,如针刺组、艾灸组、西药组、中药组、××穴位组、××疗法组,等等,在组名字数较少的情况下,药物组也可以直接写出药物的

    2015年02期 v.35;No.317 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0 ]
  • 《中国针灸》杂志的“继续教育”栏目伴您成长

    <正>为更好地发挥期刊的学术引领作用,促进针灸理论学习,提高针灸临床工作者的研究水平,《中国针灸》杂志自2015年开辟"继续教育"栏目,每期出一版"继续教育"栏目内容,以知识问答形式完成,涉及针灸基础理论、针灸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等,每期按专题逐步深入进行。一期1分,答题者每半年或累计6期答题完毕后,将答题卡剪下,一次性寄回本刊,即可获得中国针灸学会继续教育学分证书和正确答案,连续6期或全年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3 ]
  • 关于所发《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观察》一文的致歉声明

    卢静;

    <正>本人刊登于2012年32卷第8期《中国针灸》杂志的文章《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急迫性尿失禁疗效观察》,系本人在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毕业论文,但毕业后投稿时由于疏忽,只在文中提到该疗法的首创者汪司右老师及其工作单位——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并未在作者信息及作者单位中注明,因而在论文数目的统计及版权的归属上给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的领导及汪司右老师造成了很大困扰。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77 ]

医案选辑

  • 全身肌肉动案

    赵品红;王伟志;

    <正>患者,女,53岁。就诊日期:2013年12月6日。主诉:自觉全身肌肉进展性动1年余。病史:1年前下颌部疼痛、动,牵涉至耳后、头部,并逐渐蔓延至全身,辗转就诊于多家大型综合医院,查心脏彩超、脑部CT、颈部彩色多普勒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经中西医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后,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遂就诊于我院针灸科门诊。现症:自觉全身肌肉动,时轻时重,静止后加重,失眠,甚则

    2015年02期 v.35;No.317 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1 ]
  •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期案

    覃光辉;毕文君;

    <正>患者,女,37岁。初诊日期:2014年2月10日。近3年来,每于摄入刺激性食物后引起咳嗽、咳痰,持续3天左右症状自行消失,未引起重视。此次因天冷着凉后于2014年1月24日开始出现咳嗽、咳黄稠痰,症状逐渐加重,2月7日开始出现咯血,遂就诊于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查体温正常,血常规正常,CT示:右肺中叶支气管扩张并感染。因不愿住院治疗特来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门诊求治。刻下

    2015年02期 v.35;No.317 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50 ]

临证经验

  • 醒脑开窍针刺法加头针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

    谢建谋;陈庆辉;林小晓;苏泽剑;

    <正>呃逆,古称"哕",又称"哕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连续或间断发作、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症,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其表现轻重差别明显,偶然发作者,症情轻浅,多不治而愈。持续48h以上的呃逆为顽固性呃逆[1],有的或昼夜不停甚至持续数天、数月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与进食,可对精神及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

    2015年02期 v.35;No.317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514 ]
  • 合谷刺滞针疗法治疗肩胛部疼痛88例

    周斌;

    <正>笔者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采用肩胛部的3个穴位(天宗、秉风、曲垣)合谷刺滞针疗法治疗肩胛部疼痛8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8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男32例,女56例;年龄24~62岁;病程15天~6年。患者多曾有劳累、创伤或受凉病史。主要表现为肩胛部不适或困乏无力,可因某一动作而触发疼痛,肩后部呈弥散性疼痛,受凉及劳累后疼痛加重,得温或按摩后缓解。

    2015年02期 v.35;No.317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06 ]
  • 针刺鱼腰、上睛明穴为主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5例

    刘杰;龚丹;张伯儒;

    <正>笔者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跟诊张伯儒老师期间,采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确诊为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均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男16例,女19例;年龄20~80岁,平均50岁;病程2~7个月;单眼发病32例,双眼发病3例;右眼26例,左眼12例;脑干病变24例,

    2015年02期 v.35;No.317 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416 ]
  • 仿针刀针刺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50例

    张爱玲;张丽华;张姝;杨国超;

    <正>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临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笔者采用仿针刀针刺法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康复医学科,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5岁,平均(44±10)岁;病程3个月~10年,平均(3.0±2.0)年;单侧44例,双侧6例。多有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均有慢性腰痛史,晨起或弯腰疼痛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93 ]

经络与腧穴

  • 混沌内部的隐秩序——经络内涵的另一种解读

    徐天成;

    以混沌理论分析人体,并基于分形理论和现有的国内外分形、生物全息医学实践成果探讨经络的实质与其演变过程,类比大脑中神经元间的连接模式,淡化经穴之间被放大的关联性,提出具有四维分形结构的经络,重新发掘经络的内涵,以期对未来经络研究的方向有借鉴价值。

    2015年02期 v.35;No.317 151-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60 ]
  • 免疫+血管+神经交互联系网络及与针刺效应的相关性

    罗明富;

    研究血管网络、神经网络和免疫网络系统间彼此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是揭示针灸治病机制和经络实质的关键。笔者在穴区观察到的肥大细胞(mast cells,MC)+血管+神经网络复合状条带结构,并从其系统学性质及与针刺效应和经络现象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认为MC+血管+神经网络结构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交互系统,是产生和输运物质、能量、信息交汇场所和重要枢纽,是穴位的核心结构。

    2015年02期 v.35;No.317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7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419 ]

消息

  • 微创埋线有奖征文大赛暨中医针灸临床创新与实践研讨会通知

    <正>微创埋线作为有针灸特色的治疗技术,因其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安全实用等优势,受到广大临床各级医务工作者的欢迎。随着新方法、新材料的推广和应用,微创埋线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广大临床医生逐渐扩大穴位埋线的治疗范围,不仅仅局限在颈肩腰腿痛、肥胖症、哮喘、胃肠道病等常见病治疗,也逐渐拓展到一些顽固性疼痛、面部美容等皮肤病、妇科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探索和研究并在临床上开展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治疗专科,建立了中医针灸科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很多临床医生,积极开展基础研究,例如微创埋线的作用位点和作用机制等,以期深入了解疾病和治疗的本质,更好地提高疗效,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2015年02期 v.35;No.317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9 ]
  • 《中国针灸》杂志被评为“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正>2014年12月16日,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北京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4版)》、《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14版)》及"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中国针灸》被评为"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这是本刊继2014年9月被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遴选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为"第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即"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2015年02期 v.35;No.317 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6 ]

机制探讨

  • 电针抗大鼠骨癌痛的参数优选及其对阿片受体和前体mRNA表达的干预

    杜俊英;房军帆;陈宜恬;吴赛飞;梁宜;方剑乔;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和不同频次电针对骨癌痛大鼠痛阈变化的干预,以期优选出电针抗骨癌痛的适宜治疗参数,并通过检测不同组织中阿片受体和前体基因表达,初步探讨电针抗骨癌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90只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据不同频率和频次分为6个亚组)和假电针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仅胫骨内注入10μL剂量的无菌磷酸盐缓冲液;其余组均以胫骨内注入Walker256肿瘤细胞建立骨癌痛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干预;电针组各个亚组,取双侧"后三里"和"跟端"穴,分别采用2Hz、100Hz、2Hz/100Hz 3种不同电针频率进行每日1次和隔日1次治疗,1mA治疗15min,2mA治疗15min,每次30min;假电针组取与电针组相同的穴位仅刺入皮下,连接电针,不接通电源,均观察14d。采用动态足底测量仪于造模前、造模后6、8、10、12、14、16、18、20d检测各组大鼠患侧缩腿阈(paw withdrawal thresholds,PWTs);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侧L4~L6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和脊髓背角μ阿片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κ阿片受体(κ-opioid receptor,KOR)、δ阿片受体(δ-opioid receptor,DOR)、阿黑皮素(pro-opiomelanocortin,POMC)及前强啡肽(prodynorphin,PDYN)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前各组大鼠PWT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患侧足跖PWTs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各电针亚组患侧足跖PWTs均提高,但不同时间点各电针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z/100HzⅡ组大鼠患侧L4~L6背根神经节MOR、KOR、POMC和PDYN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提高(P<0.05,P<0.01),患侧脊髓背角MOR、KOR、DOR、POMC和PDYN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对骨癌痛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但其治疗效果与频率、频次无关。电针抗骨癌痛可能与提高外周部分阿片受体和阿片前体mRNA表达相关。

    2015年02期 v.35;No.317 16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2K]
    [下载次数:6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903 ]

针家精要

  • 何天有教授针药结合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

    严凤花;姚旭红;严兴科;张永奎;井小会;何天有;

    介绍何天有教授对顽固性面瘫的独特认识和治疗特色。何教授临证中重视穴位选择和手法应用,融汇中西医以辨证辨部位灵活选穴组方,并创"拔河对刺法""牵拉闪罐法"等特效治疗手法,在整体扶正通络的基础上,更重视对局部麻痹面神经的刺激,同时,善于针药结合以提高临床疗效。并在治疗过程中强调对患者焦虑心理疏导的重要作用,从身心方面对顽固性面瘫进行综合调治,最终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2015年02期 v.35;No.317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497 ]

思路与方法

  • PROSPERO系统评价注册平台针灸资源现状分析

    兰颖;兰蕾;曾芳;王玉珏;奉书薇;梁繁荣;

    通过检索PROSPERO系统评价注册平台在2014年3月31日之前收录的针灸领域系统评价注册信息,对计划书涉及的疾病分布、干预措施、研究团队及完成状态等信息进行分析,全面了解该平台针灸领域系统评价注册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计划书共52篇,所关注的健康问题以疼痛性疾病为主,干预措施以单纯针刺及针灸结合的形式为主。由中国团队参与的注册计划出现时间较晚,独立承担的研究数量较少,研究单位集中,并未体现出在该领域的科研优势。认为国内研究者对系统评价注册的意识有待加强,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合理利用PROSPERO平台的资源。

    2015年02期 v.35;No.317 173-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198 ]

教学园地

  • PBL教学法在《经络腧穴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王晓燕;汤继芹;英振昊;张永臣;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课程。借鉴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模式,结合临床设计问题,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方式实施教学,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从贴近临床设计典型问题、学习小组课堂发言、重视描画经脉循行和腧穴定位实践训练、总结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等方面实施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015年02期 v.35;No.317 176-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556 ]

理论探讨

  • 鬼穴治疗神志病的临床应用及机制分析

    陶颖;侯文光;梁艳;宗蕾;

    为探讨鬼穴治疗神志病的临床应用及机制,以"鬼穴""神志病"作为主题、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对近10年来鬼穴治疗神志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鬼穴可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痴呆、脑卒中、昏迷、失眠、焦虑、抑郁、癔症,且均疗效良好。认为鬼穴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开窍醒神、宁心安神之功,故治疗神志病功效甚优。但目前此方面文献报道还很少,应加强鬼穴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以扩大鬼穴的临床应用病证范围,并为鬼穴治疗神志病提供有力的机制支持。

    2015年02期 v.35;No.317 179-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1172 ]
  • 经筋与卫气

    刘农虞;

    为了探讨经筋与卫气的关系,查阅相关文献,从经筋禀受卫气,始发于足太阳;经筋受卫气于四末,数筋并发;经筋乃卫气输布之处;卫气与邪气相合则筋痹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经筋十二痹属痹症范畴,其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病机与卫气运行失常有关。故经筋与卫气密切相关,体现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对经筋病的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2015年02期 v.35;No.317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1 ] |[阅读次数:1941 ]

澄江论坛

  • 从手工作坊到国际标准制订者——澄江针灸学派对针灸针制作标准的探索

    程洁;曹炀;夏有兵;

    回顾澄江针灸学派对针灸针制作标准的探索历程。新中国成立后,承淡安先生统一针灸针制式规格,指导苏州华二房(苏州医疗用品厂前身)制定了针灸针的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改进制作工艺制成现代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在此基础上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引入新技术,组织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完善和提高制作工艺与水平,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针灸针生产供应商。同时,苏州医疗用品厂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针灸针制作国家标准(GB2024—1980)后,牵头起草的《ISO 17218:2014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苏州医疗用品厂从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国际标准制订者。

    2015年02期 v.35;No.317 18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33 ]

便验之术

  • 单用京骨穴针刺治疗背肌筋膜炎

    徐基民;

    <正>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京骨穴针刺治疗背肌筋膜炎2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为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门诊病例,男8例,女15例;年龄21~68岁,平均(45±16)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年,平均(18.2±18.7)个月。临床表现为背部菱形肌、竖脊肌分布区酸胀、重滞、困倦、疲乏、发麻、痹痛、乏力感,遇劳累、寒冷刺激则症状加重,局部得温则缓,甚者伴有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403 ]

针灸人物

  • 寿康予民,人师之榜——记近代针灸名家夏寿人教授

    李嘉健;郭静;王麟鹏;

    夏寿人教授是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一生致力于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事业。在50年的行医生涯中,他学贯中西,训诂创新,临床上坚持"针少而力专",善用根结穴,对腧穴的特异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全国率先开展了诊治三叉神经痛的针刺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夏寿人教授为针灸理论、实践及传承做出杰出的贡献。

    2015年02期 v.35;No.317 195-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62 ]

百家园

  • 面瘫电针应用刍议

    郑诗旭;刘志顺;

    <正>临床上,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但对电针应用的时机和取穴部位没有明确说法。笔者查阅多年相关文献,结合临床经验,浅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以供商榷。1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应用概况以"面瘫""针灸"为关键词,检索2009至2013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数据库,共检出针灸治疗面瘫相关文献654篇,其中采用电针疗法299篇,占45.7%。研究[1-2]证实电针可促进周围神经

    2015年02期 v.35;No.317 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437 ]
  • 上交叉综合征学说对指导针灸治疗颈椎病之思考

    刘锦龙;李瑞;

    <正>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一般认为颈椎病发病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退行性改变、慢性劳损、创伤及发育性椎管狭窄等先天畸形[1]。近年大量研究[2]证实,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密切相关,对肌肉动力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很可能改变目前对颈椎病的一些传统认识。1肌肉失衡人体的正常运动和功能需要每一个关节周围的对抗肌群在其长度与力量上达到平衡。肌肉之间正常的对抗力对于在活动时骨

    2015年02期 v.35;No.317 201-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4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467 ]

述评

  • 针灸影响微循环的研究进展

    林丽娇;许金森;朱小香;郑淑霞;

    对近年来公开发表有关针灸对微循环影响的中英文文献进行分析,发现传统中医经络理论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微循环有着微妙的联系,这种联系对经络的实质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突破口;针灸可以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调节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微循环状态,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腧穴特异性的特点。鉴于当前研究存在着诸多不足,期待今后增加设计严谨、大样本、广泛开展的多中心联合实验予以规范系统化研究。

    2015年02期 v.35;No.317 203-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3 ] |[阅读次数:491 ]

继续教育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