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 头项针辅助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余静;朱颖;毛君慧;袁健辉;徐亚林;黄金秀;

    目的:观察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头项针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予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康复训练治疗,各30 min;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项针治疗,头针穴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下2/5,项针穴取风池、翳明、供血、治呛、吞咽等。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 d,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障碍造影评分量表(VDS)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级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洼田饮水试验及FOIS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VDS、SWAL-QOL评分改善程度及洼田饮水试验、FOIS评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肌肉电刺激及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头项针可提高脑卒中恢复期咽期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2022年05期 v.42;No.404 481-485+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1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9 ]
  • 基于纤维喉镜吞咽功能评估观察针刺对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林茜;李秀宇;陈玲莉;陈美云;林淑芳;

    目的:在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观察针刺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运动、感觉功能及渗透-误吸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廉泉、风府、翳风行针刺治疗。均每天1次,每周治疗5d,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应用纤维喉镜观察两组患者咽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渗透-误吸情况,评定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咽部运动、感觉功能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渗透-误吸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吞咽功能训练基础上,针刺可改善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及渗透-误吸情况。

    2022年05期 v.42;No.404 486-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7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夹脊盘龙刺对肝肾不足证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韩琳;苏秀贞;张中原;刘颖;魏忠祥;张庆兰;张俊萍;王晨曦;苏全德;

    目的:比较夹脊盘龙刺联合西药与单纯西药治疗帕金森病(PD)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8例PD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9例,脱落1例)和西药组(49例,剔除1例)。西药组口服多巴丝肼片,首周每次125 mg,每日3次,第2周开始根据病情需要增加剂量,直至每次250 mg,每日3次,连续口服16周。针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取C2~L5夹脊穴行夹脊盘龙刺,每日1次,2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16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评价两组患者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Ⅲ、UPDRS-Ⅳ)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帕金森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并比较两组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除西药组PDQ-39评分外,两组UPDRS-Ⅲ、UPDRS-Ⅳ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PDQ-39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针药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5/48),低于西药组的29.2%(14/48,P<0.05)。结论:夹脊盘龙刺联合西药治疗PD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2022年05期 v.42;No.404 493-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K]
    [下载次数:6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5 ]
  • 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随机对照试验

    蔡依妏;裴建;傅勤慧;徐佳;沈凤娇;詹逸珺;戴明;

    目的:比较电针四关穴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5例,脱落2例)和西药组(55例,脱落2例)。电针组予电针四关穴(合谷、太冲)治疗,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0.1~1 mA,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次10mg,每天1次,连续服用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头痛发作天数以及治疗前后偏头痛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及随访1、3、6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和头痛发作天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均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偏头痛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电针组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电针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疗效优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在降低头痛强度、减少头痛发作天数及改善偏头痛症状方面疗效更佳。

    2022年05期 v.42;No.404 498-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1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5 ]
  • 温针灸联合三步七法推拿治疗阳虚寒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随机对照试验

    陈振华;郑其开;陈水金;李翔;连晓文;

    目的:比较温针灸联合三步七法推拿与单纯三步七法推拿治疗阳虚寒湿痹阻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脱落5例)和对照组(69例,脱落7例)。对照组采用三步七法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治疗,穴取肾俞、腰阳关、命门、委中和阿是穴,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6次,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指地距离(FFD)、Schober试验距离、恐惧-逃避信念问卷(FABQ)评分和阳虚寒湿痹阻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血栓素B2(TXB2)水平,并于治疗结束后6个月随访评价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RI、PPI、VAS、ODI、FABQ评分及FFD、阳虚寒湿痹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Schober试验距离均较治疗前增大(P<0.01),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和TXB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时,观察组复发率为12.8%(6/47),低于对照组的34.3%(12/35,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三步七法推拿可有效减轻阳虚寒湿痹阻型慢性NLBP疼痛症状,改善患者腰部活动和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单纯三步七法推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2022年05期 v.42;No.404 505-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6K]
    [下载次数:10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7 ]
  • 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非特异性腰痛:随机对照试验

    孙明媚;毛翔;刘金涛;吕彤;祝鹏宇;

    目的:比较头针结合运动疗法与常规针刺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2例,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穴取L1~L3夹脊穴、阿是穴、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委中;观察组采用头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头针穴取健侧足运感区,患侧攒竹、瞳子髎,留针期间行麦肯基疗法。均留针4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共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腰部疼痛部位红外热像温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腰部疼痛部位红外热像温度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结合运动疗法可减轻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升高疼痛局部温度,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2022年05期 v.42;No.404 511-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 ]
  • 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随机对照试验

    张娜;陆莹;熊友红;葛克娟;刘毅梅;

    目的:比较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与单纯口部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瘫流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揿针(取颊车、地仓、舌三针等,每次留针24 h)联合口部运动疗法,对照组仅予口部运动疗法,揿针每周治疗3次,口部运动疗法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后教师流涎(TDS)分级、流涎严重程度评级、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及吞咽障碍调查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8周后及两组患儿治疗12周后TDS分级、流涎严重程度评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12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8、12周后口腔期吞咽障碍调查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25/30),高于对照组的53.3%(16/30,P<0.05)。结论:揿针联合口部运动疗法可改善脑瘫患儿的流涎症状和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口部运动疗法,且起效更早。

    2022年05期 v.42;No.404 515-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7 ]

医案选辑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案

    张涛;孙敬青;李俊秋;霍健伟;

    <正>患者,男,69岁。初诊日期:2020年7月27日。主诉:四肢麻木伴行走不稳2月余。现病史:2020年5月无诱因出现持续性四肢远端麻木、脚踩棉花感,伴颈部疼痛不适,后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伴行走不稳,行走需扶拐杖,上下楼梯困难,双手不能完成精细动作,于外院就诊考虑“混合型颈椎病、周围神经病”,予推拿、理疗、膏药贴敷及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症状未改善。刻下症:四肢远端麻木感,脚踩棉花感,

    2022年05期 v.42;No.404 491-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郑氏“凉泻”针法治疗复发型单纯疱疹案

    秦晓光;方晓丽;张帆;

    <正>患者,男,77岁。就诊日期:2021年1月23日。主诉:反复口周疱疹1个月,加重3 d。现病史: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口唇红肿,灼热不适,随后口周出现红斑、簇集性疱疹,自觉皮肤烧灼刺痛,夜间加重,曾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单纯疱疹”,予以抗病毒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有所缓解,但易反复,症状时轻时重。3 d前无明显诱因上述症状再次出现,

    2022年05期 v.42;No.404 563-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 ]
  • 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焦虑障碍案

    张媛;刘亚敏;符文彬;

    <正>患儿,男,12岁。初诊日期:2020年9月29日。主诉:阴痒伴情绪焦虑9月余。现病史:2020年1月初学业压力大,出现阴痒、伴红肿,小便细短,于外院就诊建议行包皮割治术,因疫情原因暂不行手术。2020年2月底出现情绪焦虑,于广东省某医院心理睡眠科诊断为“(1)焦虑症;(2)狂躁症”,予碳酸锂缓释片、德巴金、阿立哌唑口崩片及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服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2020年3月阴痒加重,

    2022年05期 v.42;No.404 583-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临证经验

  • 基于“通督调神”理论针刺治疗脑鸣27例

    徐先鹏;吉青杰;管丽华;孟英;谢蔚;金瑛;

    <正>笔者基于“通督调神”理论采用针刺治疗脑鸣患者2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7例患者均来源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衢州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及神经内科门诊,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38~72岁,平均(58±11)岁;病程2~26个月,平均(10.2±6.5)个月。参照《中医内科学》[1]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拟定脑鸣诊断标准,主症:自觉脑中鸣响,音调各异,

    2022年05期 v.42;No.404 503-5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1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7 ]
  • 推拿联合浮针治疗顽固性呃逆22例

    王建民;郑利君;薛琨;张万里;李华东;

    <正>笔者采用推拿联合浮针再灌注治疗顽固性呃逆2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顽固性呃逆患者22例,其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36~77(46±6)岁;病程2~24(8.2±3.3)d。均符合《中医内科学》[1]中呃逆的诊断标准,且呃逆持续时间超过48 h。

    2022年05期 v.42;No.404 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1K]
    [下载次数: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命名的要求

    <正>随着循证医学理念逐步深入针灸界,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采取了随机对照、多组对照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针灸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的科学性。但是,在大量来稿中我们看到,对照组的命名方式比较混乱,不能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定的原则,加以统一。《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命名的基本要求:(1)直接以对照两组的具体方法命名,如针刺组、艾灸组、西药组、

    2022年05期 v.42;No.404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设置的要求

    <正>在临床研究中引进科学对照的方法是针灸医学研究在方法学上的进步,但目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论文中对照组的设置比较混乱,不能很好地反映研究者的意图,影响了论文的水平。根据当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现状,《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设置的基本要求。对照组的设置一定要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被对照主体。(1)如果是要证明针灸疗效的优势,需选择与现行公认有效的疗法对照;(2)如果是要证明针灸有疗效,需设立空白对照或安慰针灸对照,

    2022年05期 v.42;No.404 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百家园

  • 试论腧穴定位法的采用顺序及“横指”同身寸的增补

    田开宇;

    <正>腧穴定位法是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腧穴的准确定位既能保证针灸临床的疗效,亦可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正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所言:“刺此者,必中气穴,无中肉节”;《备急千金要方》亦载:“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人民卫生出版社(简称“人卫社”)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简称“中医社”)的现行最新版全国规划教材《针灸学》[1-2]中腧穴定位法均是按照体表解剖标志、骨度折量、

    2022年05期 v.42;No.404 520-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5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 ]
  • 双手小飞针——陈氏飞针的发挥

    张倩如;苏临荣;罗劲草;匡艳红;陈林榕;艾宙;

    <正>双手小飞针是艾宙老师跟师全国名老中医陈全新教授学习陈氏飞针后,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创新性提出的进针法。双手小飞针应用于临床具有一定优势,现介绍如下。1传承陈氏飞针特色陈全新教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陈氏针法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其特色进针法陈氏飞针操作方法为刺手拇指、示指、中指指腹夹持针柄,

    2022年05期 v.42;No.404 523-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 ]

征订·书讯

  • 欢迎购买2021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为满足一直收藏合订本的读者需要,我刊每年制作少量合订本。2021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亦可邮局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收款人姓名: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

    2022年05期 v.42;No.404 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正>《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是由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牵头研制的团体标准,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本标准规范了埋线针刀操作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证。例如,工具选择、治疗点选择、体位选择、环境要求、器械消毒、部位消毒、术者消毒、麻醉、持针、进针、留线、退针、术后处理,埋线针刀在穴位和阳性点的刺、切、摆,停退改进以及特殊技巧,如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2022年05期 v.42;No.404 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编辑部在售杂志明细

    <正>因编辑部淘宝网店被黑,现无法正常使用,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现将编辑部出售中的杂志品种附录于后,欢迎购买。早年杂志所剩无几,售完为止,先到先得!

    2022年05期 v.42;No.404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欢迎订阅2022年《中国针灸》杂志(月刊)、《针刺研究》杂志(月刊)

    <正>两刊均为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针灸学术权威期刊,均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针灸》杂志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入选2019年度T1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全面报道国内外针灸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针灸》报道以临床为主,

    2022年05期 v.42;No.404 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机制探讨

  • 麦粒灸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抑郁状态大鼠血清5-HT、皮质醇及海马MR、GR表达的影响

    赵季宇;闫婧;王红阳;刘清清;张天生;郝重耀;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伴抑郁状态大鼠行为学、血清五羟色胺(5-HT)、皮质醇和海马盐皮质激素受体(MR)、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影响,探究麦粒灸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抑郁状态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和麦粒灸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用0.1%丙基硫氧嘧啶(PTU)混悬液按1 mL/100 g灌胃,每日1次,共4周,以制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鼠模型,并通过行为学判定大鼠是否伴随抑郁状态。西药组采用左旋甲状腺素钠(优甲乐)0.9 mL/100 g灌胃,每日1次,共4周;麦粒灸组于“大椎”“命门”“肾俞”“脾俞”行麦粒灸,每穴灸7壮,每日1次,每周6次,共4周。干预结束后,行为学实验观察各组大鼠抑郁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总甲状腺素(TT4)、5-HT和皮质醇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MR、GR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MR、GRmRNA表达。结果: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旷场实验(OFT)评分下降、悬尾实验(TST)不动时间延长(P<0.05);血清TSH含量上升、TT4含量下降(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大鼠OFT垂直得分升高、强迫游泳实验(FST)不动时间延长(P<0.05),麦粒灸组大鼠OFT3项得分均升高(P<0.05,P<0.01),TST和FST不动时间缩短(P<0.01,P<0.05);与西药组比较,麦粒灸组大鼠TST和FST不动时间缩短(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SH、皮质醇含量上升(P<0.01,P<0.001),TT4、5-HT含量下降(P<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麦粒灸组大鼠血清TT4和5-HT含量上升、TSH和皮质醇含量下降(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MR、GR mRNA及蛋白表达均减少(P<0.01,P<0.05,P<0.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大鼠海马MRmRNA和蛋白表达上升(P<0.05),麦粒灸组大鼠海马MR、GR蛋白及MR mRNA表达均升高(P<0.05,P<0.01);与西药组比较,麦粒灸组大鼠海马MR 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麦粒灸可明显改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模型大鼠的甲状腺功能和抑郁状态,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MR、GR的蛋白和mRNA表达,进而影响血清皮质醇和5-HT表达有关。

    2022年05期 v.42;No.404 525-5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8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6 ]
  • 麦粒灸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脊髓背角Beclin-1/GRP78表达的影响

    林媛媛;粟胜勇;许铱杨;蔡慧倩;张熙;覃美相;蒋芳幸;林欣颖;潘珊娜;

    目的:观察麦粒灸“大椎”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脊髓背角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探讨麦粒灸治疗CSR的可能镇痛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麦粒灸组、麦粒灸+3-MA组,每组12只。采用椎管插线法制备CSR模型。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予腹腔注射1mL0.9%氯化钠溶液;麦粒灸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麦粒灸“大椎”穴(6壮/次);麦粒灸+3-MA组予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3-MA)溶液,并麦粒灸“大椎”穴(6壮/次)。3组均每天1次,连续干预7 d。于干预前、连续干预7 d后观察各组大鼠步态评分,测量机械痛阈值;干预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GRP78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脊髓背角细胞自噬小体及超微结构。结果:干预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步态评分升高、机械痛阈值降低(P<0.01),脊髓背角GRP78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及麦粒灸+3-MA组比较,麦粒灸组大鼠步态评分降低、机械痛阈值升高(P<0.01),脊髓背角GRP78蛋白表达降低、Beclin-1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1)。电镜下观察麦粒灸组大鼠脊髓背角细胞超微结构未见明显损坏,其结构基本接近正常,且较其他3组的自噬小体数量增多。结论:麦粒灸“大椎”穴对CSR大鼠具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在于适度上调Beclin-1表达增强细胞自噬,减轻内质网应激。

    2022年05期 v.42;No.404 53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6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 火针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及STAT3通路的影响

    冯放;王燕;赵京霞;底婷婷;蒙玉娇;陈朝霞;齐聪;胡雪晴;王亚卓;李萍;

    目的:观察火针对银屑病样小鼠皮损及信号传感器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的影响,比较不同火针干预方式(局部火针围刺和火针“大椎”“足三里”)对该模型的疗效。方法: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火针围刺组、火针穴位组,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涂抹咪喹莫特乳膏诱导银屑病样皮损模型,每日1次,连续8 d。第4~8天,地塞米松组小鼠予0.2 m L地塞米松灌胃,每日1次;第4、6、8天,火针围刺组于皮损区域外周行火针围刺,火针穴位组于“大椎”“足三里”行火针针刺,均每日1次。每日观察各组小鼠背部皮肤表现,并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皮肤组织形态及表皮厚度;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增殖细胞相关抗原Ki-67阳性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CD_3~+、CD_4~+、CD_8~+T细胞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白细胞介素(IL)-17、IL-2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皮肤组织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PASI各项评分及总分升高、表皮厚度增厚(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地塞米松组、火针围刺组小鼠红斑评分外,各干预组小鼠PASI各项评分及总分、表皮厚度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火针穴位组小鼠浸润评分及总分低于火针围刺组(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Ki-67阳性细胞数及CD_3~+、CD_4~+、CD_8~+T细胞数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小鼠皮肤组织Ki-67阳性细胞数及C D_3~+、CD_4~+、CD_8~+T细胞数减少(P<0.01);火针穴位组小鼠CD_3~+、CD_8~+T细胞数少于火针围刺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IL-17、IL-22、TNF-α mRNA表达及p-STAT3/STAT3比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小鼠皮肤组织IL-17、IL-22、TNF-αmRNA表达及p-STAT3/STAT3比值降低(P<0.01,P<0.05);火针穴位组小鼠皮肤组织IL-17、IL-22、TNF-αmRNA及火针围刺组小鼠皮肤组织IL-17 mRNA表达低于地塞米松组(P<0.01);火针穴位组小鼠皮肤组织IL-22 mRNA表达低于火针围刺组(P<0.01)。结论:火针可改善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样小鼠皮损的严重程度,可能与抑制STAT3通路活化,降低Th17炎性因子的表达有关。火针“大椎”“足三里”的整体调控作用优于局部治疗。

    2022年05期 v.42;No.404 541-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2K]
    [下载次数:9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 ]

针家精要

  • 焦勉斋针灸特色探析

    曹丹;张诗敏;李玉清;

    总结焦勉斋先生在针灸领域的主要学术特色及针法精要。焦勉斋先生将武术、气功与针术运用相结合,独创“运掌八法”,改良了练指练针基本功;基于双手施针,钻研出系统的“焦氏针法”,改良进针、出针手法,提出使用复式补泻手法时应配合医者呼吸节奏;明确补泻中机,充分发挥针刺疗效。

    2022年05期 v.42;No.404 549-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于天源应用膻中穴治疗神志病经验撷要

    王厚融;刘志凤;于天源;张英琦;焦谊;刘迪;官乾;徐亚静;

    总结于天源应用膻中穴针刺和推拿治疗神志病的经验。于天源单用膻中穴或与其他穴位配伍治疗失眠、心慌、胸闷等神志病。治疗时强调刺激量轻心神安、联合刺激重调神、离穴守经范围大、走气开胸方向全,形成治疗神志病的独特方法。

    2022年05期 v.42;No.404 552-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下载次数:10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7 ]
  • 陆善仲先生对近现代针灸学术的贡献

    沈天益;冒金锋;谢韬;张建斌;

    整理陆善仲先生的论文著作,总结其针灸学术贡献主要为规范针灸临床诊疗,寻找新旧学融合点;构建针灸教育体系,创新针灸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针灸学术内涵,发扬推广针灸疗法。

    2022年05期 v.42;No.404 55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 ]
  • 马氏温灸法“灸贵通腑”思想探略

    李成蹊;孔霞;翟煦;赵建新;田元祥;朱靖宜;洪俊豹;

    “灸贵通腑”是马氏温灸法灸治要诀之一,具有“通”“和”虚实皆宜的特点。其治疗思路可归纳为选择灸穴以中下部穴为主;制定灸方以温通腑气为先;斟酌灸量以小火渐通为要;综合灸治以通腑调脏为本。马氏温灸法强调通腑为先,注重宣畅三焦气机,调整五脏平衡。

    2022年05期 v.42;No.404 559-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理论探讨

  • 再论丰隆为“治痰要穴”问题

    李傲;牛淑平;

    隅读了《中国针灸》刊发的《追本溯源,穷流知变——“丰隆治痰”考证》一文后,从9本针灸古籍入手,也对丰隆穴的治痰功效立论依据进行溯源整理,并对其主治进行规范表述探索和主治变迁分析。与该文章中关于明代以后丰隆治痰功效开始泛化的观点相反,笔者认为在健脾化湿治广义痰湿基础上,明代以后,丰隆穴才进一步延伸了一个特指功效,即狭义的有形肺痰之症。丰隆为“治痰要穴”若作为一个学术观点,尚缺少充分论证。

    2022年05期 v.42;No.404 56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下载次数:13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 ]
  • 早期经筋理论特点刍议

    马强;王茎;曾永蕾;

    梳理早期经筋理论特点,认为《灵枢》中十二经筋循行及主病与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渊源较深,而后附于十二经脉,导致其理论发展受阻。经筋理论指导多种针灸优势病种(痛证、痹证等)的诊治,筋膜之间通行卫气是经筋理论的核心,“在筋守筋,以痛为输”“维筋相交”“依脉引经气”为早期经筋理论的选穴依据,使用刺微法(分刺法)能调动卫气抗邪、解除经筋病灶压迫,使经脉气血畅通。对经筋理论特点的合理认识,能提高经筋病症诊疗准确性,还可以为经脉理论“减压”,有利于针灸理论体系框架的丰富。

    2022年05期 v.42;No.404 569-572+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14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 ]

思路与方法

  • 针刺治疗慢性疼痛英文文献中阳性结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林滢;赵吉平;闫世艳;屠建锋;王丽琼;李金玲;张娜;王宇;邹璇;李鹤文;刘存志;

    目的:分析针刺治疗慢性疼痛随机对照试验(RCT)英文文献中阳性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针刺临床研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针刺治疗慢性疼痛的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3月26日。对21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文献69篇,其中阳性结果 47篇(68.12%),非阳性结果 22篇(31.88%)。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3个相关因素(发表年份、治疗频次、干预形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慢性疼痛RCT英文文献中阳性结果与针刺治疗频次相关。频次≥2次/周RCT结果阳性率是频次<2次/周RCT的3.24倍(OR=3.24,95%CI=[1.07,9.83],P<0.05)。结论:针刺频次可能是针刺治疗慢性疼痛RCT英文文献阳性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未来还需要更多研究深入探索针刺频次对于疗效的影响。

    2022年05期 v.42;No.404 573-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5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 ]

标准研制

  • 《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标准解读

    武晓冬;黄龙祥;赵京生;

    为配合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的推广应用,对2021版与2006版国家标准的差异作了介绍,阐述了本次标准修订的原则,在标准名称、术语和定义、有关经穴定位人体分区表述等几个方面的改变,以及对标准具体内容的修订,包括对个别“骨度”折量寸的调整、对部分经穴定位的修订依据进行了解释说明。

    2022年05期 v.42;No.404 579-582+5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20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5 ]

文献研究

  • 基于专家经验的针刺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孟醒;岗卫娟;修文萃;田紫煜;胡晓艺;焦睿珉;施兰君;杨继维;胡翔昱;景向红;

    探讨专家经验类文献中提及的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PubMed从建库至2020年9月4日收录的专家经验类期刊文献,提取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纳入499篇文献,包括495篇中文和4篇英文文献。针刺疗效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诊断方式、针刺取穴、针刺操作、针刺调神、针刺时间5个方面,为临床试验中针刺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2022年05期 v.42;No.404 585-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9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 近5年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分析

    曾心昀;廖星;张允岭;曾子修;申伟;詹敏;王莹;韩富华;石静资;鲁喜悦;

    分析近5年针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14日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 Trials)、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及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中针刺治疗VCI的RCT文献,提取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并进行分析。共纳入21篇文献,结局指标可分为9类:临床症状/体征指标、生活质量指标、神经影像学指标、神经电生理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指标、临床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其中报告数量最多的3类指标为临床症状/体征指标(21篇,100.0%),临床疗效指标(14篇,66.7%)和生活质量指标(12篇,57.1%)。针刺治疗VCI的RCT应注意区分主要结局指标和次要结局指标,采取客观、统一的疗效评定标准,兼顾安全性、卫生经济学及中医特色指标的报道。

    2022年05期 v.42;No.404 590-5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7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针灸治疗胃癌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

    李怀玉;陈云;胡子毅;陈鹏;李人亮;姜家旺;叶菁;

    目的: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胃癌(GC)术后胃肠功能障碍(GID)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协作网(CENTRAL)、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中针灸治疗GC术后GID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到2020年12月31日。利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借助Stata16.0软件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 360例患者,其中干预组681例,对照组679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针灸可缩短GC术后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P<0.000 01,MD=-14.52,95%CI=[-17.31,-11.74])、首次肠鸣音时间(P<0.00001,MD=-10.50,95%CI=[-13.99,-7.01])和首次排便时间(P<0.0001,MD=-13.79,95%CI=[-20.09,-7.50])。同时针灸可缩短GC术后患者首次进食时间(P<0.000 01,MD=-3.23,95%CI=[-3.45,-3.00])和住院时间(P<0.000 01,MD=-1.94,95%CI=[-2.20,-1.69]),降低术后恶心呕吐(P=0.000 3,RR=0.43,95%CI=[0.28,0.68])与腹胀(P=0.000 5,RR=0.41,95%CI=[0.25,0.68])的发生率。结论:针灸能促进GC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但不同针灸干预措施之间的比较还需纳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

    2022年05期 v.42;No.404 595-6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0K]
    [下载次数:2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