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康复

  • 雷火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伴低肌肉质量女性患者平衡功能和肌骨代谢的影响

    徐道明;刘静;张迪;张鑫;黄驰欢;柏凌;刘兰英;王尊;王胜;李邗峻;

    目的:观察雷火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伴低肌肉质量女性患者平衡功能和肌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POP伴低肌肉质量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5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钙尔奇D(1.5 g碳酸钙+125 IU维生素D3)口服,每次1片,每天1次,共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雷火灸治疗,穴取命门、腰阳关及双侧肝俞、肾俞、大肠俞,每穴艾灸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指标[足底压力中心(COP)95%置信椭圆面积、总位移、平均速度]及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肉代谢因子[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和骨代谢因子[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C末端交联肽(CTX-Ⅰ)]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OP 95%置信椭圆面积、总位移、平均速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腰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MSTN、PINP、CTX-Ⅰ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PGC-1α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MSTN水平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STN、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PGC-1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雷火灸可有效缓解POP伴低肌肉质量女性患者腰部疼痛,改善平衡功能,并调节肌骨代谢水平。

    2024年08期 v.44;No.431 859-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筋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构架及模式研究

    张峰;董宝强;富昱;林星星;王树东;吴锡;张丹凝;夏迎春;齐畅;

    经筋疗法与康复医学具有共通性和互补性,基于康复视域下的经筋疗法应用可拓宽中医康复学的发展路径。笔者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成果对经筋辨证针刺与康复评定治疗的联系内容进行阐释,论述经筋治未病理论在康复防治疾病的应用框架,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展望经筋康复医学的研究模式,完善经筋疗法的康复应用思维,丰富中医康复医学的运用方法和治疗思路。

    2024年08期 v.44;No.431 865-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刺郄通输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诊疗思路

    王礼;滕井泉;徐威威;郗亚薇;汤立新;

    根据郄穴及输穴功能主治,结合穴位局部解剖结构,刺郄以调形,通输以调神,控制针刺深度及方位,以肌肉抽动为得气标准,达到松解肌肉的目的,结合康复训练,恢复足部本体感觉,以纠正脑卒中患者足内翻、恢复步行能力。

    2024年08期 v.44;No.431 871-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4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针刺疗法与运动疗法的联用——以疼痛康复为例

    代表;乔海法;王强;杨晓航;王渊;

    探讨针刺疗法与运动疗法联用在疼痛康复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特点。针刺疗法和运动疗法镇痛具有多靶点、多维度的特点,总结其作用机制及二者联用的协同作用,探讨在肌骨疼痛、内脏痛以及术后疼痛等方面二者联用的现状及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疼痛康复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2024年08期 v.44;No.431 876-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2K]
    [下载次数:9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征订·书讯

  •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针灸》杂志(月刊)、《针刺研究》杂志(月刊)

    <正>两刊均为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针灸学术权威期刊,均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入选2023年度T1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中国针灸》杂志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全面报道国内外针灸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针灸》报道以临床为主,介绍临床有效治疗方法、专家经验、经络腧穴研究与机制探讨等,提供继续教育培训、技能培训、学术会议、医疗药品器械信息。《针刺研究》报道以基础研究为主,反映针灸机制探讨最新进展及研究现状。两刊实为针灸科研、临床医务工作者及针灸爱好者订阅之首选。

    2024年08期 v.44;No.431 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购买2023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为满足一直收藏合订本的读者需要,我刊每年制作少量合订本。2023年合订本,每册428元,包邮!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亦可邮局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收款人姓名: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

    2024年08期 v.44;No.431 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7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辑部在售杂志明细

    <正>编辑部淘宝网店现无法正常使用,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现将编辑部出售中的杂志品种附录于后,欢迎购买。早年杂志所剩无几,售完为止,先到先得!

    2024年08期 v.44;No.431 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9-2021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八折优惠

    <正>为打造医学人才高地及满足合订本收藏读者的需要,我刊现八折推出2019-2021年《中国针灸》合订本,每册320元,包邮!数量有限,订购从速!订购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亦可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收款人姓名: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

    2024年08期 v.44;No.431 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书讯

    <正>《埋线针刀治疗学》是《穴位埋线系列丛书》的第4部,此套丛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总主编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才德教授。《埋线针刀治疗学》将埋线、针刀两种疗法有机、无缝地结合起来,并通过专利针具“埋线针刀”完成操作,从埋线的角度引入即刻松解的机制,从针刀的角度引入长效针灸机制,把针刀治疗痛证的疗效推向新的高度,把埋线治疗病症的范围拓展到了新的广度。

    2024年08期 v.44;No.431 912+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床研究

  • 脐灸对阈下抑郁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于子如;仙晋;王玲;于慧娟;

    目的:观察脐灸治疗阈下抑郁(S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招募36例SD患者作为阈下抑郁组(脱落1例,剔除2例),招募36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剔除1例)。阈下抑郁组采用脐灸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8次;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观察阈下抑郁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流调中心抑郁量表(CES-D)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分别于阈下抑郁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入组时采集粪便样本,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阈下抑郁组治疗后HAMD-17、CES-D评分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90.9%(30/33)。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阈下抑郁组治疗前Sobs、Shannon、Ace指数降低(P<0.05),Simpson指数升高(P<0.05),有害菌埃希杆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相对丰度升高(P<0.01),有益菌霍氏真杆菌属(Eubacterium_hallii_group)、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帕拉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相对丰度降低(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阈下抑郁组治疗后Escherichia-Shigella相对丰度降低(P<0.01),Ruminococcus、 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 Paraprevotella相对丰度升高(P <0.01, P <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Paraprevotella与CES-D评分呈负相关(P<0.01,P<0.05);Escherichia-Shigella与HAMD-17评分呈正相关(P<0.05),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与HAMD-17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SD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脐灸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丰度和多样性,增加有益菌,减少有害菌,从而发挥疗效。

    2024年08期 v.44;No.431 881-888+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下载次数: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刮痧放痧联合电针治疗枕大神经痛:随机对照试验

    雷婷;施茵;李燕婷;马悦;胡晓颖;

    目的:观察刮痧放痧联合电针治疗枕大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枕大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穴取风府及双侧天柱、风池、完骨、玉枕、后溪,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电流强度2~6 mA,每次30 min,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刮痧放痧治疗,以头后部足太阳膀胱经、头侧部足少阳胆经循行处为主,每周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周后及治疗结束后3周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周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于治疗后及治疗结束后3周随访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2、3周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各时点,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F-36各分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P<0.05);随访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41/45),高于对照组的72.1%(31/43,P<0.05)。结论:刮痧放痧联合电针可有效治疗枕大神经痛,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2024年08期 v.44;No.431 889-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四海输注穴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方晨晨;胡先峰;沈梅红;

    目的:观察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针刺四海输注穴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观察组(26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26例,脱落1例)。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取穴:印堂,患侧阳白、地仓等)基础上予针刺四海输注穴(百会、大椎及双侧上巨虚、下巨虚、足三里);对照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于观察组四海输注穴对应非经非穴点行浅刺。两组均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连续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分级和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动态观评分,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面神经分级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动态观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22/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2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62.5%(15/24),高于对照组的20.0%(5/25,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针刺四海输注穴可有效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痊愈率。

    2024年08期 v.44;No.431 894-8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8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刺络拔罐联合耳穴揿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胸腰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随机对照试验

    乐薇;姚函伶;贾文;吴贻森;杨格格;武彩花;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耳穴揿针治疗气滞血瘀型胸腰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气滞血瘀型胸腰部PH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剔除1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49例,脱落1例)。观察组采用刺络拔罐联合耳穴揿针治疗,于疼痛部位相应脊髓节段的夹脊穴、局部阿是穴行刺络拔罐,隔日1次,于心、神门、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行揿针治疗,隔2日1次;对照组予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每次75 mg,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各项评分与总分,以及VAS、PSQI、SDS、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瘙痒程度、触觉敏感程度和皮肤麻木感3项评分与中医症状总分,以及VAS、PSQI、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gG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IL-6、CR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IgG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CR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5/47),高于对照组的77.1%(37/4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3/47),低于对照组的12.5%(6/48,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可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胸腰部PHN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皮损区疱疹的色素沉着,改善皮损区的瘙痒感或烧灼感、麻木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2024年08期 v.44;No.431 899-9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下载次数:15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浮针结合附子饼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试验

    施佳欢;陈朝明;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附子饼灸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于神阙、双侧子宫穴予附子饼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浮针治疗,分别在患者腹直肌、腹斜肌、股内收肌上触诊检查,确定患肌,在患肌外5~10 cm处进针,同时配合再灌注活动。于月经周期痛经第1天开始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 d,治疗3个月经周期。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血清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VAS评分、CMS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血清PGF2α含量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28/29),高于对照组的64.3%(18/28,P<0.05)。结论:浮针结合附子饼灸可以有效减轻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痛经临床症状、降低PGF2α水平。

    2024年08期 v.44;No.431 905-9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1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大灸量温针灸治疗原发性早泄肾虚肝郁证:随机对照试验

    孙敦坡;鹿朦;张磊;王益松;高绪柱;朱莎莎;

    目的:观察大灸量温针灸治疗原发性早泄肾虚肝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原发性早泄肾虚肝郁证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80例,脱落5例)、针刺组(80例,脱落4例)、西药组(80例,脱落6例)。温针组予大灸量温针灸治疗,穴取百会、气海、关元、中极及双侧风池、额旁3线、内生殖器(耳穴)、肝俞、肾俞等。每次4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4周。针刺组不进行艾灸,针刺操作与温针组一致。西药组予盐酸达泊西汀片口服,每次30 mg,性交前1~3 h温水送服,24 h内最多服药1次,每周最多使用2次,4周内完成6次使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早泄诊断工具量表(PEDT)评分、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血清性激素含量[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性交不足1 min、泄后疲惫、精神低落、性欲减退评分及总分,PED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IEL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1);温针组血清T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温针组泄后疲惫、腰膝酸软、性欲减退、少寐多梦、夜尿频评分及总分低于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P<0.01),血清T含量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温针组与西药组PEDT评分低于针刺组、IELT长于针刺组(P<0.05,P<0.01)。温针组总有效率为82.7%(62/75),高于针刺组的68.4%(52/76)和西药组的64.9%(48/74,P<0.05)。结论:大灸量温针灸能改善原发性早泄肾虚肝郁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改善性激素水平。

    2024年08期 v.44;No.431 913-9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苍龟探穴报刺法治疗背部肌筋膜炎30例

    李坤钰;李崖雪;

    目的:观察苍龟探穴报刺法治疗背部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0例背部肌筋膜炎患者,于阿是穴采用苍龟探穴报刺法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SF-MPQ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量表(VAS)、现时疼痛程度分级(PP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总有效率为100.0%(30/30)。结论:苍龟探穴报刺法可有效改善背部肌筋膜炎患者背部疼痛症状。

    2024年08期 v.44;No.431 910-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火针结合钩针挑刺法治疗变应性鼻炎20例

    邓婷婷;杜金鑫;王栗娟;卢喜学;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钩针挑刺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火针结合钩针挑刺法治疗,火针穴取至阳、大椎、风府,于至阳穴区经火针治疗后出现的异常反应点行钩针挑刺,每周1次,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鼻症状评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评分(TNNS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TNSS各项评分及总分、TNNSS评分、RQLQ评分均降低(P<0.01),总有效率为95%(19/20)。结论:火针结合钩针挑刺法能有效改善AR患者的鼻部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4年08期 v.44;No.431 939-940+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引导下针刺天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症状15例

    顾雯靓;牛晓亚;熊颖;于航;黄君毅;赵昱;胡晓英;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刺天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肩臂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1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刺天鼎治疗,留针5 min,治疗1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5、7 d的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分级指数(PRI)、CSR症状量表评分,并记录针感强度评分及针刺得气深度。结果:治疗后及治疗后3、5、7 d,患者VAS、PR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SR症状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针感强度评分为(18.3±6.2)分,针刺得气深度为(1.6±0.7)cm。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刺天鼎能有效改善CSR肩臂症状,单次疗效较好且稳定。

    2024年08期 v.44;No.431 951-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4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刺法与灸法

  • 龙门石刻药方灸法应用特点探析

    董国庆;王一童;杨静;

    龙门石刻药方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其所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通过梳理龙门石刻药方所载的28首灸方,总结具有以下应用特点:癫狂病证、虚寒病证以及黄疸等急性病证是其主治病证;选穴方面,针灸并用十三鬼穴、八会穴、募穴等特定穴位,重视督脉、任脉等奇经以及具有独特主治作用的单穴;临床应用遵循辨证施治原则,多穴并用、使用药食同源之品、灸量上因人制宜施灸。龙门石刻药方反映了北魏至唐这一时期对灸法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灸法已经有了较高的应用水平。

    2024年08期 v.44;No.431 919-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机制探讨

  • 电针对单次长时间应激小鼠恐惧记忆消退及睡眠时相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陈潇煜;刘畅;杜坤锐;陈赟;杨绍杰;朱国旗;王婧吉;

    目的:观察电针对单次长时间应激(SPS)小鼠恐惧记忆消退及睡眠时相的影响,从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探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每组8只。采用改良SPS法对模型组、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小鼠进行模型制备。造模结束后7d,电针组小鼠于“百会”和双侧“足三里”行电针干预,选用疏密波,频率3 Hz/15 Hz,电流强度1 mA,干预30 min;帕罗西汀组小鼠予帕罗西汀溶液(2.5 g/L)灌胃(10 mg/kg)。两组均每日干预1次,连续10 d。采用条件性恐惧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小鼠恐惧记忆消退和焦虑样行为;Medusa大小鼠脑电肌电记录系统检测小鼠睡眠时相;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突触后密度蛋白95(PSD95)、活性调节细胞骨架(AR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谷氨酸受体2A(GluN2A)、谷氨酸受体2B(GluN2B)和谷氨酸受体1(GluA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恐惧再暴露3~15 min及恐惧消退0~3 min的凝滞时间延长(P<0.05),恐惧消退指数降低(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的停留时间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小鼠恐惧再暴露3~6 min、12~15 min及恐惧消退0~3 min的凝滞时间缩短(P<0.05),恐惧消退指数升高(P<0.05);电针组小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开放臂的停留时间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觉醒期(Wake)延长(P<0.05),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总睡眠时间(Sleep)缩短(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小鼠Wake缩短(P<0.05),NREM和Sleep延长(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PSD95、ARC、BDNF、GluN2A和GluA1蛋白表达降低(P<0.05),GluN2B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帕罗西汀组小鼠海马组织PSD95、ARC、BDNF、GluN2A和GluA1蛋白表达升高(P<0.05),GluN2B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电针“百会”“足三里”可改善SPS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恐惧记忆消退障碍和睡眠时相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海马突触传递和可塑性蛋白表达有关。

    2024年08期 v.44;No.431 923-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内皮活性因子及相关自主神经递质的影响

    董爱爱;崔依依;王维峰;杨端蓉;武荣林;王文瑞;韩文华;来晓云;王海军;刘海鑫;薛聆;冀来喜;

    目的:观察针刺“降压方”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内皮活性因子及相关自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针刺降压的血管调节和中枢调控机制。方法:将30只SPF级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15只)、针刺组(15只),另以15只京都种Wistar大鼠(WKR)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组)。针刺组予“降压方”(双侧“人迎”“曲池”“足三里”“太冲”“内关”)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干预28 d。每周采用激惹评分动态评价大鼠交感激惹表征;通过全自动无创血压测量系统检测大鼠尾动脉血压;ELISA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神经肽Y(NPY)含量;DAB显色原位杂交(CISH)检测颈内动脉、弓状核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室旁核后部、延髓腹外侧CGRP mRNA表达;液相色谱及质谱联用检测室旁核前部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观察期间各时间点激惹评分及收缩压、舒张压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干预第3、4周后激惹评分及干预第2、3、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CGRP、NO含量降低(P<0.05),血清ET-1、NPY含量及室旁核前部E、NE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血清CGRP、NO含量升高(P<0.05),血清ET-1、NPY含量及室旁核前部E、NE含量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颈内动脉中膜增厚且有重构表现,弓状核神经元体积较小;针刺组大鼠颈内动脉各层排布尚可,弓状核小细胞神经元适中。各组大鼠eNOS mRNA在颈内动脉主要表达于各层中平滑肌细胞,而在弓状核主要表达于小细胞神经元。模型组大鼠室旁核后部神经分泌大细胞及小细胞分布较为稀疏,针刺组大鼠两类细胞排布尚可;模型组、针刺组大鼠延髓腹外侧区胶质细胞种类相对较少。各组大鼠CGRP mRNA在室旁核后部主要表达于神经分泌小细胞,而在延髓腹外侧主要表达于胶质细胞核及细胞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颈内动脉及弓状核eNOS mRNA、室旁核后部及延髓腹外侧CGRP mRNA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颈内动脉及弓状核eNOS mRNA、室旁核后部及延髓腹外侧CGRP 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针刺“降压方”可上调血管舒张因子水平,下调血管收缩因子水平,同时增强血管舒缩因子靶向血管及调控中枢的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HR室旁核交感肾上腺素能自主神经递质有关。

    2024年08期 v.44;No.431 931-938+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针家精要

  • 庄礼兴基于“动静”更迭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经验

    刘鑫;许小燕;雷苏英;刘清;吴姝楠;廖楷濠;庄礼兴;

    介绍庄礼兴教授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经验。庄礼兴教授基于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动静”更迭的特点,将其分为“动”期、“静”期、“交替”期3个不同时期,采用针药结合、分期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以靳三针调神针(四神针、神庭、印堂、神门、三阴交)为主穴,配手颤三针(合谷、曲池、定颤)、足颤三针(阴陵泉、阳陵泉、太冲)、督三针(大椎、筋缩、命门)等穴组,以羚角钩藤汤、半夏白术天麻汤、八珍汤合补中益气汤、四逆汤合右归丸、小柴胡汤为主方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患者的运动症状波动,令其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

    2024年08期 v.44;No.431 941-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形气神一体观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中的应用探讨

    景骆羊;李浩林;程伟刚;杨娟娟;刘兆隆;王海东;

    介绍王海东教授基于形气神一体观应用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的思路。王海东教授基于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从形气神一体观出发,以解剖结构为基础,采用“颈七刀”技术以改善局部血供而治形;以经筋理论为指导,采用“舒筋解结术”以散结缓筋、濡润筋肉而调气;以督脉为总纲,采用“督脉刺骨术”以升举清阳、滋养脑窍而养神。

    2024年08期 v.44;No.431 947-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6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灸法补泻在前列腺癌分期辨治中应用的思考

    徐新宇;彭煜;翟靖;朱文静;刘彦飞;刘治;李博洋;盛东亚;

    灸法的补泻作用由灸法类型、操作方法及腧穴特性等因素共同决定。依据前列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邪正盛衰变化,可将其分为癌毒初结期、正虚毒蕴期、阳虚寒滞期三期。癌毒初结期脏腑失调,湿热瘀毒蕴积,艾灸治疗以泻为主、兼顾扶正,可采用麦粒灸、化脓灸、隔蒜灸等,艾灸壮数宜多、灸量宜大,强刺激腧穴以达到灸泻目的;正虚毒蕴期,气机渐弱,癌毒耗损阴分,重视攻补兼施,可采用温和灸、化脓灸等,壮数宜减、灸量适中,温和刺激腧穴以平调虚实;阳虚寒滞期,脾肾阳虚,寒湿阻塞经络,以补为主、兼顾祛邪,可采用隔附子饼灸、隔盐灸、麦粒灸等,艾灸壮数宜少、灸量宜小,治疗频次可适度增加,对腧穴产生和缓、持续的刺激,进而激发机体正气,促进气血化生。

    2024年08期 v.44;No.431 95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教学园地

  • 课程思政视域下名老中医案例融入针灸教学的路径研究

    孙敬青;李汶珊;

    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思政教育进入针灸专业课有着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通过在针灸教学中引入名老中医医案及名老中医生平,深入挖掘名老中医案例中与爱护患者、热爱祖国、创新发展、文化自信等有关的思政元素,在针灸教学过程中优化课程设计,使针灸教学和思政教育更好融合。在解读名医大家的生平事迹和高超医术的同时,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医德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创新意识,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目标。

    2024年08期 v.44;No.431 961-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基于CONSORT声明、STRICTA标准、SHARE清单的针刺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评价

    李仲贤;徐海燕;阎路达;罗依;张靓;李美;敖琼媛;符文彬;周鹏;

    目的: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报告质量。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和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针刺治疗抑郁症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1日,文种限制为中英文。采用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声明)、针刺临床试验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标准)以及假针刺对照报告指南(SHARE清单)评价针刺治疗抑郁症RCT的报告质量。结果:根据CONSORT声明条目,中文RCT报告率小于50%的条目占所有条目的 54.05%,报告率为0%和100%的条目分别有8个和1个;英文RCT报告率小于50%的条目占所有条目的 35.14%,报告率为0%和100%的条目分别有3个和7个。中英文RCT在结构式摘要、背景和目的等15个条目的报告率均大于50%。中英文RCT的STRICTA标准报告率都相对较高,中文RCT报告率小于50%的条目占所有条目的 23.53%,报告率为0%和100%的条目分别有1个和4个;英文RCT报告率小于50%的条目占所有条目的 11.76%,报告率为0%和100%的条目各有1个。中英文RCT的SHARE清单报告率都相对较低,中文RCT报告率小于50%的条目占所有条目的 57.89%,报告率为0%和100%的条目分别有2个和0个;英文RCT报告率小于50%的条目占所有条目的 52.63%,报告率为0%和100%的条目各有1个。结论:目前针刺治疗抑郁症RCT的报告质量整体偏低,尤其是假针刺对照细节信息的报告亟需加强,建议今后开展相关RCT研究时应严格遵照CONSORT声明、STRICTA标准以及SHARE清单对RCT进行规范报告。

    2024年08期 v.44;No.431 96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文献计量视域下人工智能在针灸领域应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于艺;朱征;李艳伟;郭义;任海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究人工智能(AI)在针灸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检索自建库至2023年9月17日发表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和Web of Science(WOS)的AI在针灸领域应用相关文章。利用Excel 2019、CiteSpace 6.2.R4、VOSviewer 1.6.19软件绘制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和关键词的可视化图谱,进一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共纳入中文文献443篇、英文文献68篇。中文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英文文献发文量较少,从2020年后开始出现增长趋势。关键词分析显示,“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数据挖掘”“机器人”等AI技术正围绕着针灸诊疗疾病、疗效预测、教学、智能设备研发等方面展开。但AI在针灸领域应用研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未来各团队之间需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探索符合针灸诊疗特色的人工智能系统,促进针灸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化的发展。

    2024年08期 v.44;No.431 975-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2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