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定明;路怀忠;
<正> 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国内外对脑出血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为了在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上取得突破,作者及其研究组进行了以针刺风府、哑门为主穴治疗脑出血的研究。本文将1984年5月至86年5月在山西医学
1987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张蔚民;
<正> 癫痫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表现复杂,缠绵难愈,轻者一年半载患病一次,重者日发作数十次,目前尚无理想疗法。笔者自1969年以来,采用穴位埋线方法,治疗本病865例,疗效满意,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987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冯纯礼;
<正> 笔者针刺治疗急性扁桃体炎5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者9岁,最大者49岁,以20~30岁为多;发病1~3天者42例,4~6天者
1987年03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慧宝;
<正> 内分泌性突眼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仅有少数病人只有突眼而无甲亢的眼部表现,主要为双目突出、眼球酸胀、眼睑肿胀、目赤羞明、多泪、复视等,轻者影响视力,重者可继发角膜溃疡、穿
1987年03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侯升魁;孟玫村;曹海;
<正> 疼痛是某些疾病引起的一种使人难以忍受甚至导致休克的非见症状,临床上单纯用针刺、电针及磁疗等对疼痛疗效均有报道。我们采用不刺入体内的古代九针中的鍉针按压穴位,同时有不同于一般磁疗的磁束进入穴位的穴磁法治疗疼痛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987年03期 9-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屈德仓;
<正> 急腹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主要症状之一。从1981年以来,我们用针刺梁丘穴的方法,治疗临床明确诊断的内科急腹痛病人40例,收到满意的止痛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中男39例,女1例;年龄:17~36岁。胃痉挛8例,溃疡病疼痛发作
1987年03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裘爱国;
<正> 笔者有感于临床重针轻灸现象,经多年研究、探索,自制出一简易中频灸疗机,其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观察对象均为运动系统病变引起的活动障碍性病证。其中,急性软组织损伤所致者
1987年03期 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云康;
<正> 由济南市科协、济南市卫生局、济南中医学会联合录制的《泉城针刺手法荟萃》电视录像片,于1987年3月27日在济南通过省级鉴定。该录像片真实地记录了济南健在的、在社会上有较高威望、在技术上有较高成就的12位老针灸医师各具特色的针刺手法。
1987年03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留江;
<正> 面神经麻痹,临床一般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笔者根据其损害部位不同,将其分为:A 型(中枢性);B 型(乳突孔以下至末梢部位损害);C 型(面神经管至面神经核部位
1987年03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丽华;周大婕;
<正> 本室自1984年10月以来应用电推拿治疗机治疗小儿腹泻18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儿男116例,女69例;年龄绝大部
1987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颖;吴琦;陆保年;陈建;杨光;
<正> 冠心病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疾患,在祖国医学中属"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我们针刺内关穴治疗36例冠心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了分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以心功能、血流变、血脂等为客
1987年03期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皮健;
<正> 声带肥厚是喉科常见病症,常被列为慢性喉炎的一种表现。它包括全声带(双侧或单侧),或声带游离缘(双侧或单侧、全长或局部)的肿胀,肥厚和突起。结果导致声带体积的增加而振动频率降低,表现为嗓音低沉;声
1987年03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罗燕;
<正> 受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委会委托,中国针灸学会于1987年3月19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宣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定于1987年11月22日至26日在中国北京召开。
1987年03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经伟;
<正> 笔者于1969年3月至1984年2月,采用针灸面神经干的方法治疗该病22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20例病人均系门诊随机收治者。其中男94例,女126例。患
1987年03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成琪;
<正> 阿根廷中华针灸学会经阿国政府批准,于1987年3月15日在首都宣布诺斯艾利斯市力立餐厅隆重举行成立大会。到会贵宾、侨胞、阿国政要及全体会员100余人。会长王钰亲自主
1987年03期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庆;王富春;
<正>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问盘纤维环破裂症,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本病易发于20~50岁之间,尤以体力劳动的中年人多见。临床上以腰4、5和腰5、骶1之间的椎间盘最易发生病变。我科自1984年以来,以针刺配合推拿
1987年03期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驰;
<正> 泄泻是婴幼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脏腑矫嫩,形气未充,牌胃虚弱,易至泄泻。根据小儿这一特点,我们用艾灸背部十二胸椎处治疗婴幼儿泄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987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生理;
<正> 自1970年以来,我们采用注射用水注入穴位法治疗急性胃肠炎203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03例中,男181例,女2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7岁,平均23.3岁;病程1~12天;大便日3~10余次。治疗方法:根据病人情况,分病房组25例,
1987年03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丽梅;
<正> 笔者参加了64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在针麻下行脾脏切除术的临床研究,疗效满意,成功率98.43%,优良率84.37%。现总结如下。一般情况64例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最大66岁,最小17岁,农民占绝大多数;其中有5例
1987年03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熊光天;
<正> 笔者自1980年6月至1986年5月针刺单侧后溪穴治疗腰扭伤及胸胁挫伤共150例,临床治愈率为100%,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50例中,男117例,女33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腰扭伤115例,胸胁挫伤35例;病程最短半天,最长一个月;
1987年03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胡佩儒;赵志远;
<正> 近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们对经络及针灸穴位实质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曾作了大量的工作。最近在国外有人提出不应忽视在针灸穴位下面存在着大量的皮神经这一问题。根据生理学方面的研究,经络的功能基本与神经的功能相近似。但对穴位与神
1987年03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传杰;山城;弦箭;笠松;西林;
<正>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身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其过敏原多为花粉、动物的毛、绵、灰尘、汽油或食物如蛋类、牛奶、鱼虾,以及感染灶,药物等;而寒冷、过劳、
1987年03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家瑞;姜揖君;
<正> 提插、捻转是针刺补泻的基本手法,根据《内经》、《难经》及后世医家的论述,提插补泻法含义为"内(插)为补""申(提)为泻。"捻转补泻法在元、明代始得到发展,多数医家认为:医者右手持针,针病人左侧以大
1987年03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文琛;夏亚钦;赵长龙;
<正> 针刺治疗冠心病能改善眼结膜的微循环。针刺入中具有抗休克作用的中心环节是改善心血管功能。国内外报道多认为这种生理效应的传出途径与交感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本文以组化方法观察了家兔眼结膜的
1987年03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丁林;杨旭;
<正> 四肢慢性关节疼痛是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老年性疾病。从1980年12月至1985年12月,我们采用阿是穴注射强的松加普鲁卡因治疗四肢慢性关节疼痛577例病人,收到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987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翁泰来;陆文英;陆美芬;卢献群;张国芬;费惠珍;张毓鸣;
<正> 关于针刺对胃电图的影响已见报道,但囿于电针或手针刺激引起胃电波幅升高或降低的双相反应,未见有针刺得气时产生针感对胃电影响的资料记载。在1981年以来的工作中,我们初步看到人与家兔空腹胃的慢电位,
1987年03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祝总骧;于书庄;徐万鹏;刘亦鸣;张绳祖;谢君国;黄时富;徐瑞民;
<正> 循经感传线,许多学者认为是普遍存在的经络现象,黑龙江首先提出了循经感传不仅有显型,而且还有"隐匿型"的存在。1976年我们应用两种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发现人群中绝大多数都有隐性循经感传线。以后经福建安徽等单位所证实。隐性感
1987年03期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薛崇成;谢焕森;阮庆池;陈元德;罗定理;
<正> 电休克在国内外应用于精神病的治疗已有四十年历史,至今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如何能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减轻副作用,是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解决的问题。减轻副怍用的关键问题在于减少刺激电量,为此,本文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近年在作电休克
1987年03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桂芳;
<正> 多年来,我们采用割肝俞穴的方法,治疗淋巴腺结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11例,男24例,女187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0岁,20至35岁为多。患者因乏力、颈部有酸胀感,并能触摸
1987年03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第五章耳针疗法在耳壳上的一定部位,进行针刺或其他各种刺激,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称谓耳针疗法。耳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迅速、无重大医疗事故等优点,因而目前国内外应用很普遍,可以说发展出现了"耳针热"。
1987年03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金完成;刘素敏;王少英;
<正> 划痕敷药法是浅划穴位后,再敷中药的治疗方法,起到对穴位刺激和发挥药物的双重作用。我们用本法治疗43例面瘫,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3例中男33例,女10例;以20~50岁者为多。病程最短3天,最长25年。治疗方法:1.取穴:主穴为下关或下关后
1987年03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仁华;
<正> 急性扁桃体炎(风热乳蛾),是风热邪毒侵袭,过食辛辣煎炒,引动肺胃火热上蒸,内外邪毒搏结而成的。我科收治急性扁桃体炎270例,其中针刺治疗220例,抗菌素治疗50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987年03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聂汉云;聂敏芝;
<正> 笔者自1975年以来,用耳穴透刺埋针法治疗呃逆(顽固性膈肌痉挛)。经透刺埋针3~
1987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樟辉;
<正> 痄腮,主要症候为腮腺肿胀、发热等,一般1~2周可消退。近几年来,我们应用灯芯火灸耳尖穴治疗此病,收效甚捷。在资料较完整的100例中,采用本法,每天治疗1次,2天
1987年03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