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穴贴压治疗寻常痤疮对血清睾酮雌二醇的影响

    刘炼,李龙,赵建华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对内分泌的调节作用 ,探讨其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寻常性痤疮 37例 ,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变化。结果 :经 2疗程治疗 ,患者血清睾酮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血清雌二醇及睾酮 /雌二醇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耳穴贴压具有调节性激素作用 ,使雌二醇增高 ,雄激素相对地降低 ,降低了睾酮 /雌二醇值 ,从而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5 ] |[阅读次数:300 ]
  •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体内独活有效成分趋向性的影响

    陈以国,贾维宁,成泽东,任路

    目的 :观察针刺对中药有效成分在人体内吸收的影响 ,探讨针药结合的作用机理。方法 :用Freund’s完全佐剂给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 ,制作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 ,用药物法、针刺法及针药结合法分别连续治疗 1周。在造模前、造模成功后及治疗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痛阈值 ;用HPLC法测定治疗后各组大鼠独活香豆素的血药浓度及在肝脏、肾脏和膀胱等组织器官中的含量。结果 :治疗后针药组痛阈值明显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 ;在相同的时间内针药组大鼠肝脏、肾脏、膀胱中独活香豆素的含量明显高于药物组。 结论 :针刺特定穴位或穴位群对于大鼠体内特定药物的吸收有趋向性影响。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33 ]
  • 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37例

    郭敏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3 ]
  • 针刺肝胆经腧穴对偏头痛模型鼠血浆神经降压素和心钠素的影响

    陈昌华,李炜,钟广伟,胡随瑜,石林阶

    目的 :探讨针刺肝胆经腧穴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 :运用Csillik法复制偏头痛大鼠模型 ,再针刺“太冲”“阳陵泉”穴治疗 ;采用放射免疫 (RIA )法检测偏头痛大鼠血浆神经降压素(NT)和心钠素 (ANP)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浆NT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血浆AN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针刺治疗后血浆NT和ANP均恢复至正常水平 (P >0 0 5 )。结论 :血浆NT和ANP水平变化可能是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刺可以良性调节血浆NT和ANP的变化。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331 ]
  • 风府穴为主治疗耳鸣51例

    张舒雁,杨金发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29 ]
  • 贺氏三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崔芮,王麟鹏,林威,马欣宇

    目的 :观察贺氏三通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8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8例 ,对照组 38例。治疗组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尼莫地平和谷维素治疗。两组均治疗 18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 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1 3% (P <0 0 1)。结论 :贺氏三通法治疗偏头痛 ,能有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降低复发率。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361 ]
  • 脐针治疗急性肾绞痛120例

    齐永,董志航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83 ]
  • 温针治疗帕金森氏症21例

    施孝文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212 ]
  • “益气通经”指针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路玫,曹大明,赵勇军,张典,徐彦阁,程艳婷,王晓梅,指导:冉淑芳

    目的 :观察“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 5 4例 ,对照组 5 0例。治疗组用指针气海穴“益气通经”为主 ,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 4 % ,对照组为 88 0 %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益气通经”指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方法独特 ,安全舒适 ,优于常规推拿法。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310 ]
  • 针灸治疗阳萎108例

    秦爱国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5 ]
  • 武连仲教授治疗恢复期及后遗症期脑卒中经验

    解越,武连仲,李军

    武连仲教授认为脑之用在神 ,功能寄托于手足少阴 ,以阴阳、刚柔、缓急辨硬瘫 ,通过升清降浊、疏通督脉、舌部点刺以调神 ,并根据步态和下肢远端特点结合经络循行选穴处方 ,总结出一系列中风合并症验方 ;发展腧穴刺法理论 ,提出直刺新观念和提插补泻手法量学标准 ,认为雀啄刺为第 3种基本针刺手法 ,一穴 3刺 ,自成体系。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402 ]
  • 针灸原理和经络研究中红外热像技术的应用

    张栋

    目的 :介绍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和经络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从 8个方面介绍笔者使用红外热像技术所进行的针灸经络研究的情况 ,包括 :(1)针灸治疗的效果 ;(2 )针灸的升温作用 ;(3)穴位相对特异性现象 ;(4 )经络的温度特性 ;(5 )经穴—脏腑相关 ;(6 )经络温度特性形成的原理 ;(7)体表温度形成机制 ;(8)神经温度图像方法的建立及针灸研究的应用。结果 :证明了红外热像技术用于针灸经络研究的可能性 ,开拓了热像技术应用的领域。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9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 ] |[阅读次数:343 ]
  • 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162例疗效观察

    高碧霄,孙瑜,丛爱明,姚军

    目的 :评价脑血管疾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针刺水沟、内关、三阴交、大椎、至阳等穴位用醒脑开窍手法加常规药物治疗 ,并设立单纯药物对照组。结果 :针刺组治愈率 30 2 5 % ,显效率 36 4 2 % ,好转率 2 7 78% ,总有效率 94 4 5 %。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 ;年龄小、病程短者疗效好 ;脑梗死较脑出血疗效显著。结论 :针刺可提高脑血管疾病的疗效。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02 ]
  • 卷首语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1 ]
  • 对比分析针灸临床研究与国际接轨差距

    郭佳

    目的 :分析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研究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找出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以提高我国的针灸临床研究质量。方法 :介绍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一项关于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并与近几年国内发表的几篇同类研究报告进行对比 ,依据循证医学的原则进行分析探讨。结论 :目前国内针灸临床研究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方法学上 ,论文报告不全面、不严谨也是一个主要问题。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28 ]
  • 点刺大椎放血治疗后发际疮

    陈志刚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6 ]
  • 智能型呼吸补泻仪研究报告

    张海生,王云琳,高光华

    目的 :从现代控制论角度理解、诠释经典手法语言 ,探索补泻手法的物理本质。方法 :采用计算机 ,以电脉冲作为刺激源 ,模拟补泻手法。结果 :脉冲输出波形的图形表明了对手法的模拟结果 ,并从临床典型病例得到体温凉热感受的佐证。结论 :传统补泻手法是一种对腧穴刺激的强度对比 ,可以由计算机手段模拟 ,并具有提高电针疗效、扩大适用范围、深化针刺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13 ]
  • 挑刺佐治流行性腮腺炎发热48例

    黄清辉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1 ]
  • 针刺合心理疏导治疗非典恐惧症31例

    刘荣先,王东云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5 ]
  •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王晶

    目的 :观察不同深浅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分别采用浅刺法 (治疗组 )和沿皮透穴刺法 (对照组 )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为 95 8% ,对照组愈显率为 81 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优于沿皮透穴刺法。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330 ]
  • 局部叩刺治疗结节性痒疹18例

    柳典花,刘清文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0 ]
  • 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选择相关关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李常度,黄信勇,杨娟娟,符晓英,李漾

    目的 :研究面瘫神经损伤定位和治疗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 ,为临床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按神经损伤定位分层对照的方法 ,将 19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 (A组 )、西药治疗组 (B组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C组 )。结合临床和肌电图作出准确神经损伤定位 ,用House 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 ,并作 6个月随访。 结果 :面神经管内损伤 ,中西医结合疗法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 (P <0 0 5 ) ,后遗症少 ;面神经管外损伤 ,3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定位在面神经管内的面瘫 ,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为最佳选择 ;定位在面神经管外的面瘫 ,有明显的自然痊愈趋向。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4 ] |[阅读次数:334 ]
  • 论神经干细胞在缺血性脑病针灸研究中的新思路

    刘喆,赖新生

    目的 :探索针灸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思路。方法 :回顾近年国外大量有关神经干细胞(NSC)的研究成果 ,系统复习了大量国内外关于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结果 ,从临床疗效与作用机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并对这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论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促进了内源性NSC参与缺血性脑损伤后神经结构与功能的修复与重塑。开展针灸与NSC的主要研究策略为 :针灸对脑缺血后内源性NSC激活作用的研究 ;针灸对内源性NSC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并认为开展此类工作尤其是重点研究针灸对脑缺血后NSC的分化、增殖和迁徙的影响规律等 ,是进行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与基础的关键切入点。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279 ]
  • 小铍针治疗腕部正中神经卡压症31例

    邵志刚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9 ]
  • 平刺走罐法为主治疗咳嗽症60例

    张水生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55 ]
  • 针刺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疗效对比

    孙远征,郭淑颖

    目的 :对比观察针刺方法与药物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寻找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 6 1例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针刺组 30例 ,药物对照组 31例。针刺组主穴取百会、关元、膻中、内关、太冲、三阴交 ,配穴取背俞穴 ;药物组口服安宫黄体酮。治疗 3个月后比较 2组的疗效。结果 :针刺组与药物组的疗效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针刺疗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91 ]
  • 以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和针灸疗效

    杨广印,张冬梅,徐维,孙昱,陈麟

    目的 :探讨判断周围性面瘫的预后和针灸疗效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瘫痪侧表情肌群对电针治疗仪断续波刺激的反应为指标将 15 4例患者分为良好型 10 2例 ,一般型 2 4例和不良型 2 8例 ,再采用电针断续波配合温和灸治疗。结果 :在不超过 30次的治疗次数下 ,良好型治愈率为 96 1% ,一般型为 5 0 0 % ,而不良型为 0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结论 :瘫痪侧面肌对电针刺激的反应可以用来判断预后和预测针灸疗效。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60 ]
  • 不同刺激方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

    欧阳钢,王玲玲,卓铁军,申志祥

    目的 :对比针刺与艾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效应差异。方法 :将 6 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 32例、艾灸组 30例 ,分别采用针刺或艾灸足三里、关元、脾俞、肾俞、太溪、三阴交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针刺组和艾灸组均能提高腰椎部的骨密度 (P <0 0 1,P <0 0 5 ) ,针刺组优于艾灸组(P <0 0 5 )。结论 :就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而言 ,针刺疗法的作用优于艾灸疗法。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305 ]
  • 贺氏三通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46例

    王桂玲,谢新才,贺普仁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271 ]
  • 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米建平,张洪来,樊莉,蒙昌荣

    目的 :探寻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手段。方法 :运用患肢阴阳经相透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2 9例 ,与常规针刺组 (头针 +体针 ) 2 2例、药物治疗组 (口服妙纳 ) 2 7例比较。 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肌张力累积差值差异大 ,肌张力降低明显 ;在降低肌张力、髋内收肌张力上与常规针刺组、药物治疗组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透针疗法治疗中风肢体痉挛有较好疗效。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4 ] |[阅读次数:339 ]
  •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十六周年暨北京金台中医医院开业庆典在京隆重举行

    文立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0 ]
  • 针刺治疗小儿脑病手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施炳培,李惠,卜怀娣,王素娟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脑病手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31例患儿以穴位注射为主 ,配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 ,并以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量表作为评估指标。结果 :治疗后精细运动发育商2 1例提高 ,占 6 7 7% ;抓握能力指数 2 7例提高 ,占 87 1% ;视觉感知能力指数 31例均提高。结论 :针刺配合作业疗法治疗小儿脑病手功能障碍确有明显效果。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81 ]
  • 2003年全国腧穴应用与研究学术大会暨腧穴分会理事换届会议召开

    程凯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3 ]
  • 温和灸加中药熏洗治疗女阴白色病变82例

    张连生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33 ]
  • 针刺为主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临床观察

    刘岩,龙云生

    目的 :观察针刺与西药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的疗效差异。 方法 :31例患者以针刺治疗为主 ,辅以穴位注射。对于发病 2周之内者 ,局部配合球后注射。记录治疗前后视力、视野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比较 ,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结论 :该疗法是改善缺血性视乳头病变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方法。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81 ]
  • 火针治疗背肌筋膜炎108例

    刘晓琴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227 ]
  • 针刺不同侧头皮运动区肢体功能效应观察

    王凡,王丽平,周炜,李建媛,刘泓,贾少微

    目的 :探讨针刺不同侧头皮运动区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组 ,分别针刺患者的病灶侧或非病灶侧头皮运动区 ,并用上田敏偏瘫上下肢功能评价法对针刺效应进行评价。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5 ) ,但治疗后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2 5 )。结论 :针刺病灶侧与非病灶侧头皮运动区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效应相同。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328 ]
  • 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中ET和NO的影响

    吴清明,冯国湘,汤雪飞

    目的 :观察针灸疗法和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EH)效应机制。 方法 :将 80例EH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4 0例 ,分别采用针刺合谷、太冲加百会穴温针灸和口服卡托普利片治疗 30天 ,前后各检测血浆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 1次。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ET含量均有减少 ,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NO含量都有增多 ,但前后及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ET/NO比值下降明显 ,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 <0 0 1) ,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针刺开“四关”加百会穴温针灸治疗EH的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双向调节密切相关。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8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0 ] |[阅读次数:353 ]
  • 磁电脉冲药物导入经穴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24例

    叶涛,吴琳

    200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