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生态学说与针刺有效刺激量、补泻、时间及疗程

    龚彪,李长清,杨里

    间生态学说清楚地阐述了刺激的变化过程,即均等相、反常相和抑制相,它能很清楚地说明有效刺激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刺激的补泻与疗程的设定,即有效刺激量大为泻法,有效刺激量小为补法。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对于虚证、慢性病,针刺有效刺激强度宜小,留针宜20~30分钟;对于实证、急性病,针刺的有效刺激强度宜大,留针时间宜延长。在针刺治疗时,穴位应当分组轮流交替应用和设定疗程间隔。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5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306 ]
  • 经络调控是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系统的沟通与连动——关于经络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之五

    李定忠,傅松涛,李秀章

    目的:探讨经络调控内在机制。方法:将研究成果及近年来国内外生命调控和经络研究的进展进行归纳和分析。结论:经络调控机制有两个层次,宏观调控的中枢是大脑,微观调控的基础是以电磁振荡与化学振荡为主导的能量信息流。经络调控是能量信息系统与物质系统的沟通与连动的过程,神经内分泌系统是连动的纽带,钙离子振荡调频在两大系统连动中起介导作用。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5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303 ]
  • 左迎香穴注射治疗胆绞痛36例

    王军,王巍

    <正>1984年以来,笔者于门诊和病房采用左迎香穴位注射疗法治疗胆绞痛患者36例,均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不需另外选用其他止痛类药物即可解除痛苦。将此法介绍给其他医师操作,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兹介绍如下。 取穴:左迎香穴(在左侧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左迎香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后,以4号半或5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取0.5%利多卡因1 mL,注射于左迎香穴。 操作:将针尖向斜上方相当于对侧耳尖方向刺入,缓缓进针约7 mm。患者感到酸、麻、胀、重的强烈针感后,抽无回血,即徐徐给药0.5 mL左右,然后将针拔出即可。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4 ]
  • 经脉循行规律研究

    王鸿谟

    目的:探讨经脉循行的基本规律。方法:以《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为依据,继承前人的成熟经验,并加以发展。结论:经脉循行规律有命名规律、分布规律、交接交会规律,表里配合规律,以及终始走向规律、经气双向运行规律、脏腑使道联络规律、经脉分野规律8项。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22 ]
  • 不同证型胃脘痛患者经穴电阻相关性研究

    赵雪梅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胃脘痛患者经穴电阻相关性。方法:用TZ-01型腧穴电阻测定仪观测60例不同证型胃脘痛患者经穴电阻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60例胃脘痛患者均在脾、胃经特定穴出现电阻失衡,足三里电阻失衡最显著。不同证型间经穴电阻失衡反应亦不同。结论:不同证型胃脘痛患者经穴电阻变化存在相关性。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281 ]
  • 不同频率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形态学与骨骼肌肌电图的影响

    李庆雯,石田寅夫,郭义,桝田文八,马东明,李桂兰,王芬,王广军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再生过程中神经组织形态学以及骨骼肌肌电图(EMG)的影响,寻找较适宜的电针参数。方法:构建坐骨神经截断后神经再生室,以5 Hz和100 Hz电针刺激患侧"环跳""足三里"和"三阴交",每次治疗10 min,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并设对照组观察。各组治疗时间为20 w。以神经纤维银染以及超微结构观察电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生组织形态学变化;应用Biopac多导电生理仪,测定腓肠肌EMG。结果:电针刺激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形态及失神经支配腓肠肌功能的恢复,其中以5 Hz电针组治疗效果最佳。结论:电针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5k]
    [下载次数:8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373 ]
  • 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机理研究进展

    程坤,颜红,段可杰

    目的:介绍近年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及机理研究。方法:从临床对照、机理研究及动物 实验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可靠、副作用小,但目前的临床和机理研究方面仍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亟待完善。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333 ]
  • 耳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83例

    黄刚

    <正>1 临床资料 83例患者中,男44例,女39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5岁,平均48.4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39天,平均5.8天。其中并发于脑血管意外及颅脑手术后者21例,腹部手术后者19例,慢性胃肠疾病者8例,化疗后者10例,肝胆疾患者6例,肾病综合征4例,强烈精神刺激后9例,其他原因者6例。2 治疗方法 取耳穴:神门、肝、耳中,腹部手术后加胃,脑部损伤者加皮质下。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耳郭皮肤用2.5%碘酒、75%酒精消毒后,取2 mL注射器配4.5号针头,抽取胃复安注射液10 mg(2 mL),左手绷紧耳郭皮肤,右手持针头与皮肤约成10°角进针,刺入5~7 mm,每个耳穴缓慢注入药液0.1~0.3 mL,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0 ]
  • 电针对刺加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

    董纪翠,张海军,吕晓华

    <正>笔者自2001年6月-2003年6月运用电针对刺加艾灸的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90例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7岁,平均36.8岁;病程最短11天,最长1年。 诊断标准:参照《国际针灸交流手册》拟定,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患侧睑裂扩大,眼睑闭合不全,患侧耳后高骨乳突处阿是穴压疼(+);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排除中枢性面神经麻痹。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6 ]
  •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

    杜元灏,李桂平,颜红,张新军,黄立芳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选择110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法组50例、传统针刺对照组及西药百忧解对照组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量表积分法,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调神疏肝针刺法组治愈3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其痊愈率69.4%及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痊愈率48.3%,总有效率89.7%),而与西药百忧解组疗效(痊愈率64.0%,总有效率9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与西药百忧解有相同的疗效。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5 ] |[阅读次数:340 ]
  • 火针治疗乳房纤维瘤68例

    李造坤,李欢,宋小静

    <正>我科近3年内采用火针治疗女性乳房纤维瘤6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8例均为门诊病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48岁,以20~35岁为多;单侧63例,双侧5例;一侧单个62例,一侧多个6例。2 治疗方法 针具采用3~4号火针,局部常规消毒,左手将肿块捏起,右手持针,用酒精灯火将针头部烧红约3cm后,迅速刺入肿块中心部位,然后根据肿块大小,沿周边用火针刺3~5针,烧1次,刺1针。肿块小者浅刺,肿块大者深刺,以刺至病灶基底部位为宜。刺后以手轻轻按揉2~3分钟,用消毒敷料敷盖,胶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9 ]
  • 基因芯片技术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的应用思考

    周美启,周逸平,汪克明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应用思路及前景。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方法,回顾与分析基因芯片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及有关经脉脏腑相关研究成果。结果:基因芯片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可应用于高通量基因表达平行分析、大规模基因发现及基因分析、基因多态性分析和基因组研究等,特别在表达谱中有重大应用价值;经脉脏腑相关研究须从多学科、多系统、多方位、多环节、多水平进行立体交叉研究,使之更具系统化、序贯化,而基因芯片技术应用特点可适应这一需求。结论:基因芯片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全面推动经脉脏腑相关研究工作的深入。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94 ]
  • 电针催醒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30例

    吴学群,彭付学,彭东生,付波,夏伟,何贵山

    <正>笔者自1998-2003年期问采用电针催醒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昏迷30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我院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的住院病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7~55岁,平均44.5岁;入院时间最短在伤后10分钟,最长12小时,呈昏迷状态。入院时哥拉斯哥评分3~8分,均有不同程度生命体征改变及明显阳性体征,无严重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270 ]
  • 刃针疗法(2)——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理

    田纪钧

    <正>中西医结合的刃针疗法,以中医学理论为主并以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物力学、脊椎病因治疗学、软组织外科学、信息医疗学、周围神经受卡压以及肌肉所固有的外周机制理论等共同作为理论基础,现分述如下。1 刃针疗法的理论基础1.1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是各临床学科的基础,在刃针疗法中体表解剖(体表标志、体表投影等),软组织层次解剖(肌肉层次解剖、穴位层次解剖等),神经、动脉、静脉走行路径,肌肉起止及走行,筋膜起止及走行等是重点内容。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4 ] |[阅读次数:249 ]
  • 针刺加敷灸治疗慢性阑尾炎8例

    李玉梅

    <正>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针刺加敷灸治疗慢性阑尾炎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48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5年;查白细胞计数最低8。5×109/L,最高12.0×109/L。本组患者均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发作史,右下腹经常发作不规则隐痛或不适,伴低热、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8 ]
  • 电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关节滑膜炎临床观察

    王彤,魏立新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孟加拉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配合电针刺激鹤顶、内外膝眼等穴,并在膝关节周围行推拿按摩,治疗孟加拉人膝关节炎合并滑膜炎51例,观察1个疗程(10次)。结果:显效17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4%。结论:中国传统针灸推拿疗法对孟加拉人膝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疗效满意。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335 ]
  • 腰段华佗夹脊穴针刺深度的CT影像定位探析

    王玉明,李勃,关钊玉,蔡志梅,李青梅,卢玉花

    目的:探讨在华佗夹脊穴(腰段)采用新针刺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深度与角度。方法:采用CT对华佗夹脊穴(腰段)的进针深度、角度、相关组织层面及植入的羊肠线进行扫描观察。结果:当针与人体矢状面呈20~30°角进针并出现明显的"落空感"时,看到针尖可到达华佗夹脊穴(腰段)深部的硬膜外后间隙,此为最佳进针深度,并可在此间隙植入羊肠线或药物。结论:将针灸针或羊肠线作用于华佗夹脊穴(腰段)深部的硬膜外后间隙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宜部位。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9 ] |[阅读次数:346 ]
  • 印堂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常洪霞,侯蕾,冯燕

    目的:寻找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方法:将颅脑疾病继发顽固性呃逆患者9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A组为复方冬眠灵印堂穴位注射,B组为复方冬眠灵肌肉注射,C组为印堂穴针刺,进行疗效比较。结果:A组有效率为93.3%,B组有效率为10.0%,C组有效率为30.0%。A组明显优于B、C两组(均P<0.01)。结论:复方冬眠灵印堂穴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04 ]
  • 针刺加推拿治疗冻疮136例临床观察

    向峰,王英,肖一宾

    目的:比较针刺为主辅以推拿与药物治疗冻疮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64例冻疮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136例)和药物组(128例)。针刺组取"回阳九针穴"(即哑门、劳宫、三阴交等9穴)为主针刺辅以推拿;药物组以外用冻疮膏为主治疗。结果:针刺组治愈111例,总有效136例,有效率为100.0%;药物组治愈55例,总有效98例,有效率为76.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辅以推拿治疗冻疮优于药物组。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3 ]
  • 针刺神阙穴治疗呃逆26例

    凌建维

    <正>笔者近年来采用针刺神阙穴治疗呃逆2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26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1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9天。病轻者呃逆时作时止,病重者呃声连续不断,发作不止。其中20例均为西医治疗无效者。 取穴: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 方法:用碘酒消毒脐部,然后用75%酒精脱碘,持50 mm毫针垂直刺入神阙穴,视病人形体胖瘦刺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221 ]
  • 腧穴毫针针刺深度刍议

    孙永显,王启芳,张静

    目的:促进腧穴针刺深度标准化研究,保障针刺安全,提高临床疗效,推动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方法:通过对古今针灸文献的研究、分析,比较其在针刺深度、计量单位、描述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指出目前存在的混乱,为尽快制定腧穴针刺深度的标准化提出建议。结论:腧穴针刺深度自古至今存在很多混乱,对针灸学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交流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亟待进行研究整理并早日制定有关标准规范。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0k]
    [下载次数:5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14 ]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肺虚哮喘临床效果观察

    李珪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与针刺治疗肺虚哮喘的效应差异。方法:72例肺虚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药线点灸组和针灸对照组,均每天施灸1~2次,共21天。观察两组患者总体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和C3补体含量、肺功能变化、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等。结果:两组临床总体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临床控制率壮医药线点灸组高于针灸对照组;壮医药线点灸可明显改善哮喘患者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改善呼吸功能,提高IgG及C3补体水平,降低IgE水平。结论:壮医药线点灸对肺虚哮喘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方便。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339 ]
  • 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高海锋,沈小雷

    目的:比较针刺颈外夹脊穴为主与针刺传统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颈外夹脊穴组(40例)与传统颈夹脊穴组(32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和头颅超声多普勒(TCD)检查。结果:颈外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87.5%,传统夹脊穴组总有效率为6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TCD检测的血流速度和血管搏动指数(PI)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颈外夹脊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优于传统颈夹脊穴。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67 ]
  • 针刺治疗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疗效观察

    陈兴华,赖新生,陈治忠

    目的:寻找针刺对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75例符合标准的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加西药组治疗1个月,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针刺加西药组和针刺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及洼田氏饮水试验的临床积分疗效比较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的患者,其组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各组疗效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病程、病情有关。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23 ]
  • 针刺天鼎穴治疗顽固性呃逆47例疗效观察

    杨志豪,蔡培勇

    目的:探求治疗呃逆的有效简便针法。方法: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天鼎穴组)和对照组(常规取穴组)各47例,分别进行辨证施治,比较治疗10次内的疗效。结果:两组对顽固性呃逆原发性实证的疗效均优于继发性虚证(均P<0.05);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天鼎穴治疗呃逆简便易行,疗效确切。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34 ]
  • 针灸治疗类丹毒80例

    刘锡安

    <正>类丹毒十分接近祖国医学的伤水疮,临床较为常见,常因操作不慎,被鱼刺、动物骨、竹木、金属等刺伤皮肤,或破伤之处接触猪肉、鱼类、海鲜和鸡鸭等物,外受毒邪,毒邪乘虚袭入而致病。本病好发于手指、手背或足部等暴露部位。笔者自1990年以来采用针灸治疗类丹毒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3 ]
  • 《奇经八脉考》探析及临床应用

    金亚蓓

    介绍了李时珍对奇经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奇经理论对医学临床的影响,同时介绍根据奇经理论临床应用的体会。笔者认为奇经理论作为中医的精华部分之一,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下载次数: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95 ]
  • 针刺配耳穴贴压治疗胆囊结石切除术后复发症168例

    王其德,王俊锦,王玲

    <正>目前对于胆囊结石西医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但胆囊结石有泥沙形、小颗粒多发性、大颗粒多发性、单发性结石等,所以,手术效果时常不尽如人意。笔者从20多年来接触的胆囊结石病例看,手术治疗对于胆囊内单枚或几枚(直径>1.5 cm)结石治愈效果较好,术后观察复发率较低,而对于泥沙形、小颗粒多发性结石,术后效果较差,甚至因无法取尽结石,病人上腹疼痛、腹胀等症状未能消除,反而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为进一步保守治疗增加了难度。 20多年来,笔者运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存留残余石1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15 ]
  • 穴位刺血对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ACTH的影响

    陈永红,吕琳,陈红,董晔,韦金育,李延,韦涛

    目的:探讨穴位刺血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方法:以卵清蛋白建立大鼠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穴位刺血治疗前后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并设立中药穴位敷贴、二丙酸氯地米松喷雾治疗对照和正常健康对照组。结果: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血浆ACTH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穴位刺血治疗后上述部位的ACTH水平明显上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穴位敷贴及药物治疗对照组比较结果相似(P>0.05)。结论:穴位刺血疗法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ACTH有调整作用。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26 ]
  • 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及对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

    张艳玲,李创鹏,彭敏,杨慧珊

    目的:寻找能提高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方法,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5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针刺加药物组(治疗组)45例及药物组(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及NPY含量(P<0.01),且治疗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高血压有协同作用,能提高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NPY实现的。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339 ]
  • 中国针灸学会2005年度学术会议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7 ]
  • 针刺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临床观察

    张智龙,吉学群,薛莉,于颂华

    目的:观察针刺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影响。方法:将9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从症状、体征、肺功能以及血清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等方面探讨针刺临床疗效及取效机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肺活量,减少哮喘的发作,但观察组肺功能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加强药物的平喘作用,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2 ] |[阅读次数:324 ]
  • 内关穴缓解急性心肌梗死胸痛38例

    陈洪利

    <正>笔者自1993年1月以来,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胸痛38例,疗效颇佳。 38例均为我院急诊观察或住院病例,诊断明确。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龄44~80岁;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3天。其中前壁心肌梗死23例,前间壁心肌梗死9例,下壁心肌梗死6例。所有病例均感胸闷,疼痛剧烈者22例,痛势较缓者16例。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92 ]
  • 针刺结合埋线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158例

    李玲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埋线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1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158例应用针刺结合埋线疗法,对照组54例应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埋线疗效较好。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258 ]
  • 针灸犊鼻为主治疗产后乳少52例

    王自春,邵天鹏

    <正>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患者年龄均在22~35岁之间,其中初产47例,经产5例。一般在产后1~2月就诊。其中气血亏虚型28例,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软而无胀痛感,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气短便溏,爪甲不华,舌淡,脉细;肝郁气滞型24例,乳少或全无,乳房胸胁胀痛,胸闷,胃脘不舒,脉弦。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90 ]
  • 张力平衡针法对腑梗死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的影响

    章薇,刘智,娄必丹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2005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33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