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养初探

    李宁;毛兵;王丹琳;吴滨;

    应用广义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检索《中国针灸》《针灸临床杂志》《上海针灸杂志》3种专业针灸期刊在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发表的针灸临床研究文献,及相关卫生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制定统一标准,筛选文献。初筛得到针灸临床研究文献1637篇,综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网站信息发现,尽管针灸治疗疾病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专科疾病(327种),但目前尚无针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系统培养制度,不利于学科发展及与国际接轨。针灸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应在综合考虑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针灸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尽快建立。

    2007年02期 No.221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27 ]
  • 温针隔姜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颜少敏;

    2007年02期 No.221 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297 ]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缺血性视乳头病变48例

    刘桂芝;张丽英;

    2007年02期 No.221 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针刺少泽治疗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王宏才;安军明;韩颖;黄琳娜;赵京文;魏立新;董岚;翟桂荣;李秀萍;杨爱君;古梅;

    目的:探讨少泽穴治疗乳汁分泌不足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单盲临床试验,将2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38例)和对照组(138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少泽穴,对照组采用电针商阳穴,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中医症候积分、乳房充盈程度、泌乳量、催乳素(PRL)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7·8%,对照组为24·3%,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候积分、乳房充盈程度、提高泌乳量、升高产妇PRL水平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少泽穴治疗乳汁分泌不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02期 No.221 8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6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382 ]
  • 针刺中脘治疗消化性溃疡: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牛红月;杨铭;强宝全;郭庆捷;杨兆钢;

    目的:验证针刺中脘穴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病例276例,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针刺组138例,选用中脘穴,长针深刺;对照组138例,口服泰胃美,共观察6周,通过临床症状及胃镜疗效两方面进行疗效观察。结果:针刺组对于快速改善胃脘疼痛及食少的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4%,针刺组疗效略优于对照组,但考虑中心效应,组间疗效无差异(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症状均改善明显(P<0·01),但组间疗效无差异(P>0·05);两组胃镜疗效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中脘穴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2007年02期 No.221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334 ]
  • 针灸治疗舌咽神经痛4例

    郑丁水;辜建明;

    2007年02期 No.221 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7 ]
  • 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疗效及其ET、CGRP的影响

    王小丽;张唐法;张红星;毛红蓉;黄国付;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7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位注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治疗,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检测ET、CGRP的变化,并于4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颈夹脊穴位注射在降低ET的同时,可显著升高CGRP的含量;治疗组愈显率为88·6%,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改善患者血浆ET、CGRP的水平。

    2007年02期 No.221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405 ]
  • 针刺与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疗效比较

    许宏珂;张月峰;

    目的:探讨针刺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及心房扑动(房扑)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房颤及房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针刺内关、神门、膻中等穴;对照组静脉注射胺碘酮,观察两组复律情况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转复率85·0%,对照组转复率67·5%,两组复律成功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转复时间(39·6±13·7)分钟,对照组(50·1±14·8)分钟,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针刺是一种快速转复阵发性房颤、房扑的安全、有效疗法。

    2007年02期 No.221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292 ]
  • 针挑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陈栋;陈恕仁;石晓兰;郭凤莲;朱耀魁;李姝;蔡明雪;邓列华;徐浩;

    目的:探讨针挑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2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分为针挑组(61例)、药物组(60例)。针挑组以针挑疗法治疗,在脊柱两侧取骶丛神经刺激点、大椎旁点;药物组口服克罗米芬,并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以及治疗后第6个周期患者体内的内分泌激素及临床症状体征等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和B超检查指标明显改善(P<0·01)。但停药后第6个月经周期,药物组又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和状况,而针挑组仍保持治疗后的水平和状况,且月经、排卵均恢复正常,排卵黏液及妊娠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均P<0·01)。结论:针挑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仅能获得明显效果,且远期疗效稳固。

    2007年02期 No.221 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7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308 ]
  • 电针合谷、三阴交对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的影响

    徐鸿燕;杨芳;朱江;贺稚平;陈艳;

    目的:探讨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90例早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只服用药物;电针1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同时电针合谷、三阴交;电针2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0~60分钟内依次电针合谷、三阴交。结果:电针组电针后近期副反应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且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有更为显著的趋势。结论:电针合谷、三阴交可以减轻药物流产近期副反应,其中先电针合谷后电针三阴交减轻腹痛的程度更为显著。

    2007年02期 No.221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326 ]
  • 早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瘫高危儿临床观察

    钟小蓓;夏梓红;孔艳英;袁艺;刘丽伟;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瘫高危儿对其发育商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高危儿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及运动疗法对高危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对照组未接受任何治疗,采用儿心量表观察发育商变化。结果:治疗组五能区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发育商分级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治疗组中脑瘫的发生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早期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脑瘫高危儿智力及运动发育,减少伤残,降低脑瘫的发生率。

    2007年02期 No.221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40 ]
  • 齐刺天宗穴为主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疗效观察

    顾钧青;单永华;

    目的:比较齐刺天宗穴为主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取齐刺天宗穴配合肘部局部取穴的方法,对照组30例采取肘部局部取穴的方法,经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1·9%,优于对照组的43·3%(P<0·05)。结论:齐刺天宗穴配合肘部局部取穴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疗效优于肘部局部取穴针刺疗法。

    2007年02期 No.221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289 ]
  • 银质针松解术治疗腰椎间盘切除术失败36例

    杜秀令;

    2007年02期 No.221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72 ]
  • 耳穴磁疗治疗老年人腰背痛疗效观察

    孙桂萍;

    目的:观察比较耳穴磁疗和王不留行籽耳穴贴敷对老年人腰背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60岁以上腰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为对照组,贴王不留行籽(不加压);第2组为试验组,贴有每粒含66Gs之磁珠(不加压)。取穴:神门、肾、膀胱、腰骶椎、臀、肝及脾。疗程共3周。疗程之前、中期及之后均用Aberdeen腰背痛问卷评估效果。结果:磁珠试验组治疗后背部及腿部痛麻度评分14·00、功能障碍度评分4·60、起居生活情况评分1·90、总障碍度评分20·50,均较治疗前18·50、6·80、3·10、28·40明显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无明显变化(P>0·05)。随访2~4周,治疗效果仍能维持。结论:耳穴磁疗较之贴压王不留行籽能更有效地改善老年人之腰背痛。

    2007年02期 No.221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27 ]
  • 八角莲中毒致神经系统损伤案

    李湘力;江钢辉;

    2007年02期 No.221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56 ]
  • 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下腰痛临床观察

    张艳;陈锋;吴松;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臭氧治疗下腰痛的临床价值。方法:120例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当归穴位注射组、臭氧穴位注射组,分别于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局部阿是穴予以电针、当归穴位注射、浓度为30μg/mL臭氧注射。结果:臭氧注射组有效率为97·5%,高于电针组、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组的85·0%和87·5%,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而电针组与当归穴位注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下腰痛方法易行、疗效高,是值得推荐的理想方法。

    2007年02期 No.221 115-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329 ]
  • 斑马鱼体表类穴位与类经络结构的初步观察

    晋志高;景向红;李继伟;张璐;蒋瑾;

    目的:探讨斑马鱼是否存在类经络与类穴位结构。方法:将成年斑马鱼活体经10μmol/LDiA水溶液染色,麻醉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DiA荧光标记物呈亮圆点状,若干标记物聚集在一起形成簇状,有规律地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在躯体部,标记物从背部到腹部沿躯干纵轴形成4条线,背侧线、背外侧线、外侧线和腹侧线。在高倍镜下观察,又可依据其神经联系的不同将外侧线分为外侧上线和外侧下线,将腹侧线分为腹外侧线和腹侧线。结论:斑马鱼体表感觉器官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若干感觉器官聚集在一起形成簇,若干簇又有规律地沿躯体长轴排成线,类似于传统经络与穴位。

    2007年02期 No.221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55 ]
  • 天突、气舍针刺安全的临床解剖研究

    陈跃;吴炳煌;谢永财;董卫国;张文光;阙庆辉;张家栋;

    目的:探讨天突、气舍穴局部解剖与针刺安全的关系。方法:采用小号克氏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正常成人尸体上、左右共92侧解剖观测了天突和气舍穴针刺途径的局部解剖特点。结果:50·0%的标本胸骨柄后的两侧胸膜返折部相交在胸骨角平面,6·5%的标本两侧胸膜返折部相交在第1肋平面;天突针刺途径的局部解剖观测结果为43·5%的标本左头臂静脉上缘平齐或接近胸骨柄上缘,56·5%的标本左头臂静脉上缘平齐于胸骨柄中部;在气舍穴的钢针穿刺中观察到有68侧标本颈内静脉被刺穿,占73·9%,有24侧标本的左颈总动脉被刺损,占26·1%;并有约50侧标本的迷走神经被钢针触及,占54·3%。结论:天突和气舍的针刺操作不仅仅易伤及上部胸膜腔,更易伤及上纵隔及颈根部的大血管、迷走神经等要害结构,应引起重视与警惕。

    2007年02期 No.221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4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07 ]
  • 围针加围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张敏;邱玲;张吉;

    目的: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较佳疗法。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围针加围灸组(治疗组)38例和单纯围针组(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从带状疱疹的“蛇头”到“蛇尾”方向分别在疱疹边缘进行围针治疗,治疗组再在围针区域使用艾条对疱疹进行直接灸。结果:治疗组38例患者多在3天内治愈,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5·3%,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缩短了消疱结痂时间,减少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论:围针加围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2007年02期 No.221 123-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333 ]
  • 斑蝥、白芥子发泡规律的研究

    宋晓平;姬晓兰;

    目的:探讨斑蝥、白芥子用于天灸疗法时的发泡规律,找出控制发泡程度的条件。方法:选取健康受试者175人随机分为5组,观察不同药物或药量的发泡率、发泡时间、发泡大小及疼痛程度。结果:同种药物不同剂量组的发泡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发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药物组发泡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斑蝥组发泡时间长;每穴0·05g药物组所发的泡大于每穴0·01g药物组(P<0·05);各组间的疼痛率存在差异(P<0·05),以每穴用0·05g白芥子的疼痛率最高。结论:斑蝥、白芥子的发泡规律不同,临床应用时可用贴敷药量和时间控制发泡程度。

    2007年02期 No.221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9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262 ]
  • 电针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生长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

    马璟曦;罗勇;

    目的:探讨电针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Wistar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选取双侧“合谷”穴为电针穴位,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生成素(Ang-1)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VEGFmRNA、Ang-1蛋白、Endostatin蛋白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0·05),电针组VEGFmRNA、Ang-1蛋白比模型组增加更明显(P<0·05),而En-dostatin蛋白表达增加较模型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血管生长因子和下调血管抑制因子的表达来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管新生。

    2007年02期 No.221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8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1 ] |[阅读次数:320 ]
  • 耳穴贴压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头痛23例

    谢兰茜;张英;黄小妹;

    2007年02期 No.221 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23 ]
  • 静态压力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区及穴旁区域成纤维细胞PGE_2和IL-6释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陈波;罗永芬;崔瑾;冯玲媚;杨孝芳;冯麟;

    目的:通过探讨机械刺激对大鼠“足三里”穴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的压力信号生物转换作用,为腧穴“感受刺激,防治疾病”的现代医学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足三里”穴及穴旁区域的筋膜组织细胞,对细胞进行形态学鉴定后,实施压力刺激并检测细胞外培养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的变化。结果:“足三里”穴及穴旁区域的筋膜组织细胞主要都是成纤维细胞,压力刺激均能够促进细胞PGE2和IL-6合成释放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腧穴与非穴的筋膜组织成纤维细胞皆能直接感受刺激,从而将机械信号转换为生物信号。

    2007年02期 No.221 135-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6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370 ]
  • 针坛魁斗照河山——记当代中国针灸针法研究之父郑魁山教授

    方晓丽;田大哲;李金田;郑俊江;

    郑魁山教授是我国著名的针灸专家,在其近70载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中,成就斐然。他一直倡导并致力于中国针灸传统针法的研究,对中国乃至世界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主要有:参与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创院初期的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首倡并领导“经络实质研究”;创建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和甘肃郑氏针法研究会。郑老关于重视研究中国传统针灸针法的观点和实践,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针灸针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02期 No.221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8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47 ]
  • “八珍方”的针灸临床应用

    李传岐;

    “八珍方”由针补双合谷、三阴交组成,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是用于治疗气血亏虚病证的常用方,是笔者祖父、父亲数十年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是整体治疗、辨证论治、气血双补的基础方,与中药“八珍汤”方有类似的功效。实践证明,凡属气血亏虚的病证,只要辨证正确,确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本文对该方的方治渊源、腧穴组成、操作方法、功效主治、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2007年02期 No.221 147-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98 ]
  • 透刺治疗髌骨软骨软化症55例

    吉健友;崔明;

    2007年02期 No.221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3 ]
  •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李澎;

    分析当前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没有统一认识的可能原因,并对针刺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针灸疗效作了论述,同时提出了一些今后的研究设想。

    2007年02期 No.221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5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39 ]
  • 针刺加梅花针叩刺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32例

    刘立平;

    2007年02期 No.221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42 ]
  • 平衡针疗法治疗急性腹痛63例

    徐国峰;李敏;覃小兰;

    2007年02期 No.221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66 ]
  • 首届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隆重举行

    齐兰;

    2007年02期 No.221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0 ]
  • 中国针灸学会2007年度学术活动计划

    <正>~~

    2007年02期 No.221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