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 利用超声探测评价针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袁思成;黄肖玲;华胜毅;周运航;芮庆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并利用床边超声评价针刺对患者膈肌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1例AECOPD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常规治疗组和非穴位针刺组,每组37例。3组均进行常规AECOPD护理及西医治疗,针刺组予针刺定喘、肺俞、太渊、膻中、中脘等穴;非穴位针刺组于针刺组取穴旁开5~10 mm处针刺,针刺均每日1次,每次30 min,连续治疗10 d。观察各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7、10天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膈肌呼吸变异度(TFdi);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炎性与免疫指标[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_4~+%)的水平]、辅助呼吸肌运动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 MR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观察各组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并发症情况、14 d临床控制出院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3、7、10天,各组PaO_2、TFd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a CO_2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各组CD_4~+%较治疗前升高(P<0.01),WBC、PCT、hs-CRP、辅助呼吸肌运动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针刺组Pa CO_2、WBC、PCT、hs-CRP、辅助呼吸肌运动评分、CAT评分、mMRC评分低于其余2组(P<0.01),PaO_2、TFdi高于其余2组(P<0.01),针刺组CD_4~+%高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非穴位针刺组(P<0.01)。针刺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其余2组(P<0.01),14 d临床控制出院率、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其余2组(P<0.01)。结论:针刺辅助治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改善膈肌功能,促进动脉氧合和改善二氧化碳储留,减轻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同时床边超声探测可客观反映针刺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2021年07期 v.41;No.394 703-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7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10 ]
  • 芒针阴阳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赵卫锋;任媛媛;曾保霞;陆鹤;岳瑜;张婷;周志杰;

    目的:比较芒针阴阳透刺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芒针阴阳透刺法,穴取患侧阳陵泉透悬钟、曲池透温溜、环跳透风市、肩髃透曲池等;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患侧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肩髃等。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共计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肌张力Ashworth量表(MAS)评级、Fugl-Meyer肢体功能活动评定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分,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MA、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P<0.05)。结论:芒针阴阳透刺法可改善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肌张力、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2021年07期 v.41;No.394 71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18 ]
  • 循经穴位拍打联合雷火灸治疗脑卒中上肢偏瘫临床观察

    关风光;纪秋露;江月卿;林如;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拍打联合雷火灸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脱落2例)、循经穴位拍打组(35例)、雷火灸组(35例,脱落2例)和常规组(35例)。常规组仅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在常规组基础上,循经穴位拍打组予循手阳明大肠经拍打,合谷、手三里、曲池、手五里和肩髃穴为重点穴位,每日1次,每次10 min;雷火灸组于患侧手三里穴、曲池穴及其周围区域行雷火灸治疗,每日施灸1次,每次15 min;联合组于循经穴位拍打结束后立即行雷火灸疗法。各组均每周连续干预6 d,共干预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4组患者关节活动(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屈曲)体质量指数及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屈曲体质量指数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关节活动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其他3组(P<0.05);联合组、循经穴位拍打组、雷火灸组BI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BI评分高于循经穴位拍打组与雷火灸组(P<0.05)。结论:循经穴位拍打联合雷火灸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肌肉力量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循经穴位拍打及雷火灸治疗。

    2021年07期 v.41;No.394 717-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下载次数:7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7 ]
  • “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及对血清GABA及CORT水平的影响

    吴文忠;郑诗雨;刘成勇;秦珊;王晓秋;胡津丽;万青云;赵亚楠;奚晗清;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观察组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神庭等,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1 mg睡前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及皮质醇(CORT)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GA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COR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27/30),对照组为93.1%(2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与西药艾司唑仑片疗效相当,且对患者日间功能影响较小,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清GABA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活化有关。

    2021年07期 v.41;No.394 721-7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下载次数:1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21 ]
  • 揿针联合热敏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疗效观察

    季进锋;葛晓霞;许春明;江洋;顾俊红;卫国华;顾寄树;施永杰;倪雪娇;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热敏灸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效应。方法:将60例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药物止痛法"选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穴取内关、合谷、足三里、太冲等,予揿针联合热敏灸干预,疗程为14 d。比较两组患者首日及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治疗前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观察组全程等效吗啡消耗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QLQ-C30评分增加(P<0.001),HAMA评分下降(P<0.001),且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乏力、眩晕、恶心呕吐及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联合热敏灸治疗可减少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量,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焦虑状态,且可减少阿片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021年07期 v.41;No.394 725-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3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12 ]
  • 电针董氏“三其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症: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王姗姗;梁海松;杨瑞勇;惠小苏;

    目的:评价电针董氏"三其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8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接受电针双侧董氏"三其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分为观察组(157例)和对照组(161例)。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成功匹配125对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1、3天尿潴留发生率,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低敏感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VAS评分方面: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在VAS评分上主效应显著(P<0.05),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第7、14天VAS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天(P<0.05),且观察组第7、14天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8%(1/125)vs 9.6%(12/125),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低敏感量低于对照组(P<0.05),直肠静息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120/125),高于对照组的80.8%(101/125,P<0.05)。结论:电针董氏"三其穴"配合耳穴贴压可减轻复杂性肛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改善肛门排便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2021年07期 v.41;No.394 730-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8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 ]
  • 不同方法刺激耳穴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研究

    卢春霞;邓雪皎;陈苗;肖彩红;崔瑾;

    目的:验证耳穴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和安慰针组,每组30例。3组均选取内生殖器、内分泌、神门、肾、交感、肝、皮质下,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分别予揿针针刺及王不留行籽贴压,安慰针组采用去除针尖的揿针胶布粘贴,每日按压3~4次,每次3~4 min,均于月经来潮前5 d开始干预,隔日更换1次,每个月经周期治疗4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并于治疗结束后下1个月经周期来潮时进行随访。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3个疗程及随访时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F_(2α)(PGF_(2α))、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耳穴揿针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耳穴贴压组患者治疗2、3个疗程及随访时,安慰针组治疗3个疗程后CMSS、VAS及S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P<0.05);耳穴揿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MSS评分,治疗1、2个疗程及随访时VAS评分低于耳穴贴压组(P<0.05);耳穴揿针组治疗后各时间点、耳穴贴压组治疗3个疗程及随访时CMSS评分低于安慰针组(P<0.001,P<0.05),耳穴揿针组及耳穴贴压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安慰针组(P<0.001,P<0.05)。耳穴揿针组及耳穴贴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GF_(2α)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PGE_2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患者血清PGF_(2α)含量低于安慰针组(P<0.05),血清PGE_2含量高于安慰针组(P<0.05),且耳穴揿针组血清PGF_(2α)含量低于耳穴贴压组、血清PGE_2含量高于耳穴贴压组(P<0.05)。耳穴揿针组、耳穴贴压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28/30)及80.0%(24/30),均高于安慰针组的63.3%(19/30,P<0.05)。结论:耳穴揿针、耳穴贴压均可改善原发性痛经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及焦虑情绪,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PGF_(2α)、PGE_2水平有关。耳穴揿针的整体作用优于耳穴贴压,可初步排除两种耳穴疗法的安慰效应。

    2021年07期 v.41;No.394 737-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7K]
    [下载次数:1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21 ]
  • 基于“阴阳消长转化”理论分期针灸法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王琳琳;项云改;谭丽;朱敬云;任志欣;马晓英;吴艳荣;

    目的:比较分期针灸法与芬吗通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疗效。方法:将66例PO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2例)。观察组基于"阴阳消长转化"理论,于经后期、排卵期、经前期、行经期采用分期针灸法治疗,隔日1次,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口服芬吗通(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每日1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功能[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计数(AFC)]及围绝经期症状[改良Kupperman指数(KI)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月经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FSH、LH水平下降(P<0.01),E_2水平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MH水平及AFC升高(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MH水平及AFC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闭经患者月经回潮率及患者月经规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K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阴阳消长转化"理论的分期针灸法在改善POI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月经症状方面与芬吗通疗效相似,在提高血清AMH水平、AFC及改善围绝经期症状方面较芬吗通具有优势。

    2021年07期 v.41;No.394 742-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4K]
    [下载次数:1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9 ]
  • 穴位埋线治疗儿童屈光性弱视临床观察

    安彩莲;周艳;严兴科;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屈光性弱视患儿视力与视网膜形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单眼屈光性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对照组予遮盖健眼及家庭精细作业的综合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穴位埋线治疗,穴取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光明,每2周1次,均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及视网膜黄斑厚度、神经纤维层(RNFL)平均厚度改变,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矫正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视网膜黄斑厚度、RNLF平均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P<0.05),且观察组视网膜黄斑厚度、RNLF平均厚度均薄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26/28),高于对照组的79.3%(23/29,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有效提高屈光性弱视患儿的矫正视力,并对视网膜形态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2021年07期 v.41;No.394 747-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 ]
  • 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儿童智力障碍临床及机制研究

    周陶成;童光磊;梁栋;苏薇;叶福玲;许金波;李飞;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对智力障碍患儿发育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智力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均治疗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靳三针中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及颞三针留针1 h,手智针、足智针留针30 min;"通督调神"针刺选取百会、神庭、水沟等穴,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患儿发育商(DQ)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DQ、ADL评分及血清DA、NE、5-HT水平升高(P<0.05),血清NSE水平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DQ、ADL评分及血清DA、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基础上,采用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可明显提高智力障碍患儿发育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NSE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2021年07期 v.41;No.394 751-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下载次数:6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9 ]

征订·书讯

  • 《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百病》

    <正>《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百病》是由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执行会长牵头撰写,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穴位埋线系列丛书》的第3部,这套丛书的总主编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和埋线专家杨才德教授。《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百病》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完整地将星状神经节的临床应用解剖、作用机制、疾病谱范围、穿刺技巧、临床疗效等方面进行阐述,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以及在临床的应用,

    2021年07期 v.41;No.394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编辑部在售杂志明细

    <正>因编辑部淘宝网店被黑,现无法正常使用,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现将编辑部出售中的杂志品种附录于后,欢迎购买。早年杂志所剩无几,售完为止,先到先得!

    2021年07期 v.41;No.394 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欢迎购买2017、2018、2019、2020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2017年合订本,每册320元,快递费30元;2018年合订本,每册320元,快递费30元;2019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2020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购买2017-2020年4本合订本,杂志款1436元,免邮费。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用支付宝扫二维码加好友,以便沟通。

    2021年07期 v.41;No.394 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0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百家园

  • 双针温针灸的应用

    戎姣;李镜;张建英;井夫杰;

    <正>温针灸,又名烧针灸、针柄灸,是指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得气后,把艾炷或艾段固定于针柄上点燃,使艾灸产生的热力通过针体传导至穴位深部,以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笔者临床应用温针灸疗法时,发现其存在以下不足:(1)温针灸广泛适用于寒凝经脉和气血痹阻导致的各种寒证(实寒证、虚寒证)和痛证,但阴气偏盛及久病、虚病者,其气沉滞、

    2021年07期 v.41;No.394 716+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下载次数:5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 ]

临证经验

  • 针灸“从心论治”周期性、非周期性乳痛症

    王子彦;王少军;曹文杰;

    <正>乳痛症是女性常见的疾病,根据与月经周期的相关性,分为周期性乳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与非周期性乳痛(与月经周期无关)。本研究观察针灸"从心论治"乳痛症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2例乳痛症患者均来源于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门诊,其中周期性乳痛症患者25例,非周期性乳痛症患者17例。周期性乳痛症患者,年龄24~43岁,平均(36±11)岁;

    2021年07期 v.41;No.394 735-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 ]
  • 揿针联合药袋敷脐治疗脾肾两虚型小儿遗尿27例

    尹广惠;姜程洋;齐鑫;张潇斌;魏文娟;孙潇;王静茹;马玉侠;

    <正>笔者应用揿针联合药袋敷脐治疗脾肾两虚型小儿遗尿27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7例患儿均来自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及儿科门诊,男18例,女9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4岁,平均(7±2)岁。诊断标准及中医分型参考《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遗尿症(修订)》[1]。2治疗方法 (1)揿针。取穴:脾俞、肾俞、遗尿点(双侧足小趾底部第一横纹中点)。操作:采用0.20mm×1.3mm揿针,患儿先取直立位,

    2021年07期 v.41;No.394 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 ]
  • 针刺呼吸补法为主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

    曾沁;肖鹏云;毛雪文;王世广;

    <正>笔者运用针刺呼吸补法为主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来自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呼吸科咳嗽病专台及针灸科,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4岁,平均(44±12)岁;病程最短22 d,最长32 d,平均(26.4±8.4)d。西医诊断符合《咳嗽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1]。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痰色白、咽痒为主,夜间及晨起明显;常因运动、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气味诱发或加重;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病史;查体及理化检查:

    2021年07期 v.41;No.394 78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下载次数:6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7 ]

刺法与灸法

  • 精灸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张洁怡;王聪;温明华;骆悠;符文彬;

    目的:比较精灸、传统艾箱灸和中成药治疗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精灸组(50例)、艾箱组(50例)和中药组(50例,脱落2例)。精灸组于气海、关元、子宫、水道穴采用精灸治疗,每穴灸2壮;艾箱组于神阙及小腹部行艾箱灸治疗;中药组口服盆炎清胶囊。各组均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治疗,艾灸每隔3d治疗1次,每周2次;药物治疗每天3次,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后观察各组中医症状、体征评分及综合评分;于治疗前后、治疗后随访12周观察各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后各组症状、体征评分及综合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精灸组低于艾箱组和中药组(P<0.05)。各组治疗后及随访时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随访时,艾箱组和中药组SF-36评分低于治疗后(P<0.05),精灸组SF-36评分高于治疗后(P<0.05);精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SF-36评分均高于艾箱组和中药组(P<0.05,P<0.01)。结论:与传统艾箱灸和中成药治疗相比,精灸治疗能更好地改善气滞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生活质量,疗效较持久。

    2021年07期 v.41;No.394 757-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8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6 ]
  • 艾灸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随机对照研究

    陈朝霞;李萍;张广中;李博;胡晶;冯硕;李伯华;吕景晶;郭昕炜;赵京霞;底婷婷;冯放;王燕;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艾灸与卡泊三醇软膏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医用凡士林外用润肤基础治疗。观察组于阿是穴(靶皮损局部)、足三里、血海、气海穴艾灸,每次30min,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于靶皮损局部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治疗(每次0.25 g,早晚各1次)。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6个月随访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3、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整体和靶皮损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及随访3、6个月时,两组患者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分、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随访3、6个月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整体总有效率和靶皮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整体复发率和靶皮损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和卡泊三醇软膏均对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艾灸在降低银屑病复发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具优势。

    2021年07期 v.41;No.394 762-7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2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12 ]

机制探讨

  • 健脑安神法针刺治疗失眠及对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的影响

    赵婷;徐辉;赵腾;焦军阳;李刚;雷正权;安军明;袁海光;张容超;

    目的:观察健脑安神法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及针刺前后磁共振成像的动态变化,为针刺治疗失眠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受试者58例,其中29例失眠患者为观察组,29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健脑安神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左右神聪、风府、风池、强间、枕上旁线、安眠、翳明、大椎。每天治疗1次,10d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治疗前后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对照组不进行治疗,仅采集1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比较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脑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数据。记录观察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日间失眠症状反应量表(DISS)、过度觉醒量表(H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数字符号测试评分及连线测试A、B时间,并评定观察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26/29)。观察组治疗后PSQI、ISI、DISS评分降低、连线测试B时间缩短(P<0.01,P<0.05)。观察组治疗前较对照组功能连接强度降低的脑区有腹背叶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层背侧、顶叶下叶、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层背侧、左侧腹侧前扣带回、右侧腹侧前扣带回。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功能连接强度增加的脑区有舌回、小脑六区、额叶、岛叶和前扣带回、运动前回、后扣带回。针刺治疗后,观察组左侧腹侧尾状核与岛叶的功能连接强度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55,P<0.05),观察组左侧腹侧尾状核与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与HAMA评分呈负相关(r=-0.47,P<0.05)。结论:健脑安神法针刺可以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针刺治疗可增强左侧背侧、右侧腹侧、左侧腹侧尾状核与脑区的连接强度。

    2021年07期 v.41;No.394 767-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0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3 ]
  • 电针激活SIRT1介导Wnt/β-catenin通路调控脂质生成改善肥胖的机制研究

    王雅媛;梁凤霞;卢威;周钰点;黄湘茜;杨姝瑞;

    目的:探讨电针通过激活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介导Wnt/β-catenin通路调控脂质生成改善肥胖的机制。方法:从75只Wistar雄性大鼠中随机挑选10只为正常组,采用标准饮食喂养;剩余大鼠采用高脂饮食构建肥胖大鼠模型,共喂养8周。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电针联合抑制剂组、激活剂组,每组10只。电针组电针"关元""中脘""足三里""丰隆",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约1 m A,每次留针20 min;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尾静脉注射Sirtinol溶液,并予电针同步干预;激活剂组予白藜芦醇溶液灌胃,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干预8周。记录各组大鼠干预前后体质量、Lee's指数,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游离脂肪酸(FFA)水平,比较各组大鼠干预后白色脂肪组织(WAT)质量、脂肪细胞面积,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干预后WAT中SIRT1、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结果: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激活剂组大鼠体质量减轻、Lee's指数下降(P<0.01,P<0.05),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体质量减轻(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FFA含量及WAT质量均升高(P<0.01),脂肪细胞面积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激活剂组、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血清TC、TG(除外电针联合抑制剂组)、FFA含量及WAT质量均降低(P<0.01,P<0.05),脂肪细胞面积减小(P<0.01,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联合抑制剂组大鼠脂肪细胞面积增大(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WAT中SIR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减少(P<0.01),GSK3β、PPARγ蛋白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激活剂组WAT中SIRT1、β-catenin、cyclin D1蛋白表达增多(P<0.05,P<0.01),GSK3β和PPARγ蛋白表达减少(P<0.01,P<0.05);电针联合抑制剂组GSK3β蛋白减少、β-catenin蛋白增多(P<0.05)。结论:电针可明显改善肥胖模型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血脂代谢,降低WAT质量以及脂肪细胞大小,其机制可能与上调WAT中SIRT1蛋白表达,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下游成脂基因PPARγ的表达,从而影响脂质生成有关。

    2021年07期 v.41;No.394 774-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5K]
    [下载次数:7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9 ]
  • 不同浓度艾烟环境对大鼠鼻黏膜损伤及血清IL-1、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蒋志明;魏小桐;赵丽娜;吴立斌;刘磊;李小贾;王敏君;胡玲;吴子建;

    目的:观察长时间不同浓度艾烟环境对大鼠嗅觉功能的影响,为艾灸过程产生的艾烟安全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浓度艾烟组(低烟组)、中浓度艾烟组(中烟组)和高浓度艾烟组(高烟组),每组10只。艾烟组大鼠分别放入3个不同艾烟浓度有机玻璃艾灸箱内进行每日2次、每次4 h的艾烟烟熏干预,持续90 d。实验前及实验中对大鼠一般状态进行评估;干预结束后,通过双瓶实验(TBE)对大鼠进行嗅觉评估,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鼻黏膜组织形态、TUNEL法检测大鼠鼻黏膜嗅上皮细胞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艾烟烟熏后期(干预45~90 d),中烟组、高烟组大鼠行为活动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减弱,且对刺激反应强烈,精神状态较差;干预结束后,中烟组、高烟组大鼠醋水混合液饮用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低烟组(P<0.01);中烟组、高烟组大鼠鼻黏膜层次结构不清、排列紊乱,有坏死,炎性细胞浸润严重;中烟组、高烟组大鼠鼻黏膜嗅上皮凋亡细胞数多于正常对照组、低烟组(P<0.01),高烟组多于中烟组(P<0.01);低烟组、中烟组、高烟组大鼠血清IL-1、IL-6、TNF-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中烟组、高烟组高于低烟组(P<0.01),高烟组高于中烟组(P<0.01)。结论:长期暴露在低、中、高浓度艾烟环境中均会引起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导致血清IL-1、IL-6、TNF-α含量升高,并且中、高浓度艾烟环境会对嗅觉功能产生一系列损害,降低大鼠嗅觉灵敏度。

    2021年07期 v.41;No.394 78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6K]
    [下载次数:5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7 ]

传承与创新

  • 郑谅教授小针刀治疗术后面瘫的经验及认识

    戴韫;周文俊;李海涛;郑谅;

    郑谅教授认为手术创伤致"瘀"停滞局部,使局部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是术后面瘫的主要病机。采用小针刀治疗术后面瘫应注重审查术后面部的异常结构,以瘢痕为中心,选取针刀操作部位,剥离松解局部粘连。治疗时尽量选取细微的针刀,注意进针方向、松解幅度,频率以每周1次为宜。

    2021年07期 v.41;No.394 789-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3 ]
  • 盛灿若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撷英

    闫慧新;盛艳;盛灿若;

    介绍盛灿若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色临证经验。盛教授主张"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首创"面三针"和"颊内穴",总结经验"对穴""对药",善用透刺针法,针药并举、分期论治,临床收效显著。

    2021年07期 v.41;No.394 792-794+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1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3 ]

思路与方法

  • 穴位注射疗法的若干问题

    钟伟兴;秦庆广;李义凯;

    大量临床报道穴位注射疗法确有疗效,但仍有一些基本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如穴位注射药物种类、剂量、浓度及配伍等。本文从穴位注射对局部组织的影响、机制研究、最佳治疗方案和优势体现、与局部注射治疗的异同5个方面对穴位注射疗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2021年07期 v.41;No.394 795-7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1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2 ]

医案选辑

  • 整合针灸方案治疗抽动障碍案

    黄申怡;姚伟东;黄熙畅;符文彬;

    <正>患儿,男,10岁,于2020年5月12日就诊。主诉:身体不自主抽动反复发作3年。现病史:2017年4月因学业压力过大出现不自主点头、眨眼等症状,伴易激惹。外院完善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抽动障碍",以运动疗法为主,未予药物治疗。2017年至2020年间症状加重,表现为发作频率增加、动作幅度逐渐增大,由点头、眨眼逐渐加重至身体抽动、挥动双手,伴有吸鼻等发声性抽动。刻下症:身体抽动,挥动双手,可自行控制,

    2021年07期 v.41;No.394 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7 ]
  • 电针治疗骶丛神经损伤尿潴留案

    汤铠源;刘志顺;

    <正>患者,男,72岁。初诊时间:2018年5月5日。主诉:不能自主排尿,腹部造瘘尿管导尿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潴留,无法自主排尿,B超示:残余尿量900~1200 mL,逼尿肌无收缩,医生评估终身导尿可能性大,无膀胱出口梗阻,行膀胱造瘘术导尿,仍不能自主排尿。刻下症:不能自主排尿,每日经腹部尿管导尿6次,大便正常;舌质暗、苔白,脉沉细无力。辅助检查:B超残余尿量测定:

    2021年07期 v.41;No.394 8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下载次数:7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 ]

标准研制

  • 《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国际需求调研结果分析

    胡静;王京京;刘璐;王小语;高琪;张易;陈仲杰;霍金;

    在研制《针灸临床实践指南:偏头痛》(简称《指南》)国际标准之前,为了明确其国际需求,从国外针灸应用现状及国际标准研制需求、国际标准研制病种优先度、国际标准转化的必要性、国际标准应解决的关键临床问题、专业水平与需求意向的相关性5个方面展开调研。结果提示,《指南》国际需求明确;研制过程应考虑不同国家、不同专业水平的针灸从业者在针灸应用范围及关键临床问题等方面的需求差异。

    2021年07期 v.41;No.394 799-8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8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 ]

学术争鸣

  • 《黄帝内经》任督二脉循行解析

    王燕平;张维波;李宏彦;顾鑫;

    根据对《黄帝内经》原文的分析,结合透明鱼、大鼠和人体经脉的示踪研究结果,重新认识任督二脉的循行。任脉的起点"胞中"和"中极之下"为同一部位,其循行路线分为腹深支、背深支、腹浅支3支;督脉的起点在耻骨上的曲骨穴,其循行分为臀脊上支、头背下支、腹面上支、头背中支4支。任督二脉在躯干、头面的前后均有循行,一深一浅,构成内外两个环,并非人们熟悉的任在前、督在后的前后分布模式。

    2021年07期 v.41;No.394 805-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4K]
    [下载次数:17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2 ]

文献研究

  • 金元与明清时期刺络祛邪学术思想比较研究

    陈豪;佘延芬;高亚玉;宋晓丹;范玺胜;师旭亮;董尚朴;吕晶;

    整理金元和明清时期代表医家相关著作中有关刺络祛邪的条文,构建金元-明清时期刺络祛邪数据库,运用频次分析比较刺络工具、刺络部位、刺血量、所祛之邪、主治病证的异同,为刺络祛邪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依据。发现金元及明清时期使用最多的刺络工具均为三棱针,刺络部位均以阳经和局部为主;明清时期在经脉和穴位选择上较金元时期更广泛,而刺血量少于金元时期;金元时期刺络祛邪主要针对热、火、风等外感之邪,明清时期则以热、瘀血居多;主治病证均为内科病,与金元时期比较,明清时期主治病证范围逐渐扩大。明清时期继承并发展了金元时期刺络祛邪学术思想。

    2021年07期 v.41;No.394 813-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2 ]
  • 基于古医籍探讨针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疗思路

    金子开;高兵;张利达;郭子为;孙萌;蔡荣林;牛淑平;胡玲;唐巍;

    梳理古医籍中针灸治疗痿病相关条文、医案,从辨经、辨病、辨证3个层面整体分析针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诊疗取穴思路。辨经论治主要依据经脉循行、经脉病候特点取穴;辨病论治根据痿病病因病机、传变阶段取穴;辨证论治根据证型不同分别立以治法而取穴。现代临床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当以古代文献为根,努力形成针灸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标准化诊疗方案。

    2021年07期 v.41;No.394 819-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0K]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