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 转换范式,问题导向、数据驱动,推进中医针灸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

    刘保延;

    <正>今年我国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又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冲锋号,建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通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成为关键的第一步。中医针灸作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中医针灸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为人民美好与健康生活做出突出贡献就成为我们的神圣使命。

    2023年01期 v.43;No.41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针灸》杂志投稿指南

    <正>本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办刊宗旨是:“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刊登针灸临床研究报告、临床经验总结、机制探讨、理论研究、教学研究、仪器研制、文献与史料的整理、名老专家经验介绍、海外针灸发展状况以及述评、书刊评介、学术活动消息等内容。

    2023年01期 v.43;No.41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0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中国针灸》2023年“经筋理论与经筋疗法”征文通知

    <正>经筋理论是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经筋以维系四肢百骸为功能。经筋病症“以痛为输”的选穴原则及“燔针劫刺”治疗方法沿用至今,且越发显示其重要性与指导价值。经筋理论在临床应用方面涉及病种广泛,尤其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关节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等运动系统疾病和经筋痹痛证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对于一些难治的全身性病症如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亦效果良好,

    2023年01期 v.43;No.412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论坛

  • 提升针灸研究质量:现状、问题、思考和展望

    岗卫娟;费宇彤;刘建平;赵宏;陆丽明;许能贵;刘保延;张誉清;景向红;

    对《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的针灸专辑“如何提升针灸证据质量”系列文章进行解读。研究显示针灸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报告质量较低,多因素Meta回归分析未能证实多数通常认为的针灸效应影响因素;分析了针灸RCT面临的方法学挑战,形成如何设计高质量针灸RCT方法学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数量巨大但未得到充分应用,大量西医临床实践指南推荐针灸疗法但推荐意见实用性有待提高。针对该专辑中提到的针灸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结合分析针灸临床研究目的与研究视角、研究类型以及研究证据与临床决策的关系,提出了针灸临床研究的五阶段研究模式。

    2023年01期 v.43;No.412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18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5 ]

医案选辑

  • 毫火针治疗孕晚期口腔带状疱疹案

    郭文倩;万红棉;

    <正>患者,女,33岁,孕37周。初诊日期:2021年11月15日。主诉:左侧牙龈、上腭部疼痛5 d,疱疹4 d。现病史:5 d前因受凉、饮食辛辣后出现牙龈、上腭部疼痛,后左侧下牙龈外侧部及左上腭部出现散在黄白色斑点,未予重视。3 d前斑点扩大,呈片状分布,灼痛,予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片贴敷,未缓解。11月12日因疼痛难忍于山东某医院口腔科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建议于皮肤科对症治疗,后于皮肤科予泛昔洛韦治疗,症状逐渐加重。

    2023年01期 v.43;No.412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8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4 ]
  • 毫火针结合“老十针”治疗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案

    储心乔;郭玉峰;高宁;张培初;

    <正>患儿,男,12岁。初诊日期:2021年2月3日。主诉:头顶片状脱发伴局部结节囊肿3个月。现病史:3个月前因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头顶渐次出现散在脱发,合计面积约4 cm2,头发缺损处头皮可见黄豆至蚕豆大小红色丘疹,自感疼痛、瘙痒。于某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毛囊炎”“斑秃”,予口服盐酸米诺环素、外用联苯苄唑治疗。治疗2周后瘙痒减轻,丘疹逐渐发展成囊肿,脱发面积逐渐扩大。刻下症:头顶多处脱发、融合成片,面积约10.5 cm×4.0 cm,头发缺损处可见多个皮下结节、囊肿,色红,

    2023年01期 v.43;No.412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夹脊盘龙刺联合针刺“尺胰”“尺腹”穴治疗胰腺分裂症案

    荀琦;宋帅;王莹;孙浩;孙小渌;尤玉伟;王傢泽;马玉侠;

    <正>患者,女,64岁。初诊日期:2021年8月15日。主诉:间断中上腹痛4年,加重2 d。现病史: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中上腹隐痛,放射至后腰部,与进食无关,伴上腹饱胀感、恶心,无呕吐、反酸、腹泻、发热等不适,就诊于山东某医院,查血尿淀粉酶异常增高,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予禁食禁水、抑酸、抑酶、补液等治疗后好转出院。2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部绞痛,向后背放射,屈曲位可缓解,伴发热、恶心、呕吐,就诊于北京某医院,

    2023年01期 v.43;No.412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临床研究

  • 规范化靳三针治疗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

    王毓婷;李美晨;李柯谊;许小燕;庄礼兴;

    目的:观察规范化靳三针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评价安慰对照方法。方法:将6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33例,脱落3例)和安慰针组(33例,脱落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靳三针组予规范化靳三针治疗,穴取四神针、颞三针、手三针、足三针、上肢挛三针、下肢挛三针等;安慰针组予安慰针治疗,取穴同靳三针组,均每天1次,每周5 d,休息2 d,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10天、治疗第21天Fugl-Meyer评定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于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盲态测评。结果:治疗第10、21天,两组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第10、21天,靳三针组FMA评分高于安慰针组(P<0.05);治疗第10天,靳三针组NIHSS评分低于安慰针组(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类型的判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真实情况的一致性差(Cohen's kappa系数<0.20)。结论:规范化靳三针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本研究所采用的安慰对照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可操作性及蒙蔽效应。

    2023年01期 v.43;No.412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10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6 ]
  • 督灸联合西药治疗肾阳虚型轻中度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

    李旭豪;李金玲;董甜甜;马欣;薛玺情;杨继国;

    目的:比较督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单纯盐酸氟西汀胶囊与安慰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肾阳虚型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肾阳虚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督灸组(42例,脱落2例)、西药组(42例,脱落1例)和安慰灸组(42例,脱落1例)。西药组予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每次20mg,每日1次)。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督灸组于大椎至腰俞段行督灸治疗(每周1次);安慰灸组予安慰灸(每周1次)。3组均治疗8周。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分及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HAMD-17评分、SERS评分、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督灸组各评分降低幅度大于西药组和安慰灸组(P<0.05)。督灸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西药组的75.6%(31/41)和安慰灸组的80.5%(33/41,P<0.05)。结论:督灸联合盐酸氟西汀胶囊可改善肾阳虚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缓解临床症状,总体疗效优于单纯盐酸氟西汀胶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盐酸氟西汀胶囊的不良反应。

    2023年01期 v.43;No.412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下载次数:1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调神解郁法针刺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卒中后抑郁:随机对照试验

    倪思铭;蒋星卓;彭拥军;

    目的:比较调神解郁法针刺联合盐酸舍曲林片与单纯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6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4例)。两组均予控制血压、抗炎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舍曲林片治疗,每次20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调神解郁法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内关、太冲等,百会、印堂连接电针,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NIHSS、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BI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HAMD、NIHS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70.6%(24/3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32),低于对照组的32.4%(11/34,P<0.05)。结论:调神解郁法针刺联合盐酸舍曲林片可有效改善PSD患者抑郁情绪、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睡眠质量,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盐酸舍曲林片,且可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2023年01期 v.43;No.412 19-2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6K]
    [下载次数:13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3 ]
  • “开窍解喑”法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随机对照试验

    李昭缘;林万隆;齐瑞;

    目的:观察“开窍解喑”法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卒中后失语症(PSA)患者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PS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言语康复训练和r TMS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开窍解喑”法针刺治疗,穴取言语一区、风池、通里、廉泉、旁廉泉等,两侧旁廉泉连接电针(断续波,频率2Hz)。以上治疗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共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WAB)评分[包括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评分及失语指数(AQ)评分]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自发言语、听理解、复述、命名、AQ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AD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开窍解喑”法针刺联合r TMS可改善PSA患者的语言能力和日常生活交流能力。

    2023年01期 v.43;No.412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9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2 ]
  • 辨证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疗效观察

    林勇;金红娇;赵宁;杨义;毛娇;李竹;石梦愉;黄睿;

    目的:比较辨证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辨证针刺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穴取百会、定神针、颞三针等,并根据辨证配穴,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后休息2 d,共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6、12周后,观察两组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并评定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6、12周后,除对照组治疗6周后感知觉评分外,两组患儿ATEC各分项评分及总分、CARS评分、AB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ATEC社交评分及总分、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ATEC各分项评分及总分、CARS评分、AB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24/30),高于对照组的56.7%(17/30,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改善ASD患儿核心症状(尤其是感知觉和社交能力),安全性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2023年01期 v.43;No.412 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1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听会、本神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听觉反应异常的影响

    阙秀琴;郭伟;傅萍;吴强;

    目的:比较电针听会、本神联合常规康复训练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儿听觉反应异常的影响。方法:将70例AS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电针听会、本神(疏密波,频率2 Hz/10 Hz)治疗,每次20 min,治疗6 d后休息1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听觉反应异常发生率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听觉反应异常总发生率及观察组患儿听觉反应迟钝、听觉反应过敏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听觉反应异常总发生率及听觉反应过敏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ARS、AB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听会、本神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可降低ASD患儿听觉反应异常发生率,改善ASD患儿核心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训练。

    2023年01期 v.43;No.412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7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督灸联合温阳益气起痿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及对睾酮、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高五芝;孙自学;陈翔;李鹏超;

    目的:观察督灸联合温阳益气起痿汤治疗脾肾两虚型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30例脾肾两虚型E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65例,脱落3例)。对照组口服温阳益气起痿汤治疗,每日1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大椎至腰俞段督灸治疗,每次110 min,每周1次,两组均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IIEF-5)评分、勃起质量量表(EQS)评分、勃起硬度(EH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睾酮(T)含量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前列腺素I2(PGI2)、内皮素-1(ET-1)含量、一氧化氮(NO)],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IEF-5、EQS、EHS评分及血清T、PGI2、NO含量较治疗前升高(P<0.01),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ET-1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患者IIEF-5、EQS、EHS评分及血清T、PGI2、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ET-1含量低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56/63),高于对照组的74.2%(46/62,P<0.05)。结论:督灸联合温阳益气起痿汤治疗可有效改善脾肾两虚型ED患者勃起功能,提高其勃起硬度与质量,其机制与提高血清T含量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2023年01期 v.43;No.412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3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火针治疗轻中度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张涛;荀韵清;刘慧林;姬旭;杜鑫;张帆;游伟;付渊博;孙敬青;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对轻中度肾阳亏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平均每日夜尿次数、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的影响。方法:将60例轻中度肾阳亏虚型BP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4例)。观察组于关元、水道、曲骨行火针治疗,每周治疗2次(间隔2~3 d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予生活方式指导,每周1次,连续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随访第4周观察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 L)评分、平均每日夜尿次数,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及前列腺体积,并记录观察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随访时,观察组患者IPSS评分、Qo L评分、平均每日夜尿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Qmax、Qave、前列腺体积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火针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尿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火针治疗可改善轻中度肾阳亏虚型BPH患者下尿路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夜尿次数,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023年01期 v.43;No.412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6K]
    [下载次数:7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征订·书讯

  • 欢迎购买2018、2019、2020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2018年合订本,每册320元,快递费30元;2019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2020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购买2018-2020年3本合订本,杂志款1116元,免邮费。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用支付宝扫二维码加好友,以便沟通。亦可邮局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收款人姓名: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

    2023年01期 v.43;No.41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辑部在售杂志明细

    <正>因编辑部淘宝网店被黑,现无法正常使用,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现将编辑部出售中的杂志品种附录于后,欢迎购买。早年杂志所剩无几,售完为止,先到先得!

    2023年01期 v.43;No.412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购买2021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为满足一直收藏合订本的读者需要,我刊每年制作少量合订本。2021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亦可邮局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收款人姓名: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

    2023年01期 v.43;No.41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3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针灸》杂志(月刊)、《针刺研究》杂志(月刊)

    <正>两刊均为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针灸学术权威期刊,均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针灸》杂志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入选2019年度T1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全面报道国内外针灸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针灸》报道以临床为主,

    2023年01期 v.43;No.412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序贯三联巨刺法治疗急性发作期无先兆性偏头痛55例

    李啟福;张星贺;赵思雯;郭太品;

    <正>偏头痛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搏动性一侧或双侧头痛,常伴恶心、呕吐及畏光、畏声等,每次持续4~72 h~([1])。其中无先兆性偏头痛最为常见,约占偏头痛的80%~([2])。目前西医对于偏头痛急性期止痛以非甾体抗炎药和曲坦类药物为主,但是长久应用具有耐药性和一定的不良反应~([3])。针灸治疗偏头痛安全有效,长期针灸治疗可减少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和减轻疼痛程度~([4])。而处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迫切需要即时止痛,笔者采用序贯三联巨刺法治疗急性发作期无先兆性偏头痛患者55例,观察其即时止痛效应,现报道如下。

    2023年01期 v.43;No.412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9K]
    [下载次数:8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贺氏三通法治疗亚急性主观性耳鸣35例

    洪秋阳;曾沁;刘晓静;沈凌宇;李焕芹;

    <正>主观性耳鸣(subjective tinnitus,ST)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声源刺激下出现的耳内不同程度鸣响,是由听觉刺激缺失造成的声音假知觉,为临床常见的耳科疾病。笔者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亚急性ST 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5例均来自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门诊的亚急性ST患者,其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25~65(47±10)岁;

    2023年01期 v.43;No.412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通督益肾法电针结合行为疗法治疗夜尿症32例

    彭玉琳;徐先鹏;吴进;蒋海云;

    <正>夜尿症是指患者夜间因尿意醒来、排尿≥2次,其发病率较高,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睡眠,导致焦虑、抑郁、跌倒损伤等问题,甚至出现病死率增加的情况~([1-2])。笔者采用通督益肾法电针结合行为疗法治疗夜尿症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均来自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衢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和肾病科门诊患者,其中男20例,

    2023年01期 v.43;No.412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4K]
    [下载次数:5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中国针灸》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各项期刊评价指标稳步提升

    <正>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于2022年12月29日发布,《中国针灸》再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朱兵首席研究员撰写的《穴位敏化现象及其生物学意义》一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2022)》于2022年12月5日发布,《中国针灸》影响力指数(CI)进入TOP5%~10%,荣获“202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这是我刊自2014年以来第9次获此殊荣。《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2年版)》于2022年11月3日发布,《中国针灸》复合影响因子由去年的2.435上升至3.185,

    2023年01期 v.43;No.412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机制探讨

  • 基于AMPK探究电针“天枢”结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效应

    申学婷;张双双;陈小燕;余芝;徐斌;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结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的降糖效应及对肝脏和胰腺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6只)和造模组(30只)。造模组大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配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T2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二甲双胍组、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每组6只。电针组大鼠予电针“天枢”干预,疏密波,频率2 Hz/15 Hz,电流强度2 mA,每次20 min;二甲双胍组大鼠采用二甲双胍(190 mg/kg)溶于0.9%氯化钠溶液灌胃(2 mL/kg);针药结合组予电针“天枢”结合二甲双胍溶液灌胃;对照组大鼠予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干预5周。干预结束后,检测大鼠体质量和随机血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和胰腺组织AMPK及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胰腺组织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质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针药结合组体质量降低(P<0.05);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体质量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随机血糖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随机血糖降低(P<0.01);针药结合组随机血糖低于二甲双胍组和电针组(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胰岛素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胰岛素水平均升高(P<0.05);针药结合组胰岛素水平高于二甲双胍组和电针组(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脏组织AMPK及p-AMPK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胰腺组织AMPK和p-AMPK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肝脏组织AMPK和p-AMPK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P<0.01);二甲双胍组胰腺组织AMPK蛋白表达增加(P<0.05),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胰腺组织AMPK蛋白表达减少(P<0.05),二甲双胍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胰腺组织p-AMPK蛋白表达减少(P<0.05)。针药结合组肝脏组织AMPK和p-AMPK蛋白表达多于二甲双胍组和电针组(P<0.05);电针组和针药结合组胰腺组织AMPK蛋白表达少于二甲双胍组(P<0.05),针药结合组胰腺组织p-AMPK蛋白表达少于二甲双胍组和电针组(P<0.05)。(4)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胰腺组织PGP9.5表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胰腺组织PGP9.5表达降低(P<0.05,P<0.01);电针组胰腺组织PGP9.5表达少于二甲双胍组和针药结合组(P<0.05)。结论:电针“天枢”可促进二甲双胍激活T2DM模型大鼠肝脏组织AMPK的效应,改善二甲双胍对胰腺组织AMPK的负性影响,增强二甲双胍的降糖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胰腺内在神经系统有关。

    2023年01期 v.43;No.412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4K]
    [下载次数:8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不同频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霍明轩;王倩;赵瑞清;林怡如;冯波;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和脑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2 Hz电针组、15 Hz电针组、30 Hz电针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各电针组均采用左侧脑室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8 mg/kg)的方法制备AD模型;假手术组于左侧脑室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造模成功后,各电针组于“百会”“大椎”“肾俞”行相应频率电针干预,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干预2个疗程。造模后和干预后,各组小鼠行Morris水迷宫测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干预后海马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2 Hz电针组、15 Hz电针组、30 Hz电针组造模后逃避潜伏期、首次跨越平台时间均延长(P<0.01),跨越平台次数均减少(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首次跨越平台时间均延长(P<0.01),跨越平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2 Hz电针组、15 Hz电针组、30 Hz电针组干预后逃避潜伏期、首次跨越平台时间均缩短(P<0.01),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P<0.01)。与2 Hz电针组比较,15 Hz电针组和30 Hz电针组干预后逃避潜伏期、首次跨越平台时间均缩短(P<0.01,P<0.05),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R、IRS-1、PI3K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15Hz电针组和30Hz电针组IR、IRS-1、PI3K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与2 Hz电针组比较,15 Hz电针组和30 Hz电针组IR、IRS-1、PI3K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脑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且15 Hz和30 Hz电针频率效果整体优于2 Hz。

    2023年01期 v.43;No.412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麦粒灸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朱涛;程艳婷;马艳竹;赵帅;李霞;

    目的:观察麦粒灸“大椎”“足三里”“三阴交”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细胞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麦粒灸治疗骨髓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5只SPF级雄性CD1(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麦粒灸组,每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80 mg/kg)制备骨髓抑制模型。麦粒灸组于“大椎”“足三里”“三阴交”行麦粒灸治疗,每穴3壮,每壮约30 s,每日1次,连续7 d。检测小鼠造模前、干预前及干预3、5、7 d后白细胞计数(WBC)。干预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白细胞介素-6(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骨髓细胞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增殖调控蛋白(C-Myc)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反应迟钝、步态不稳、体重减轻,WB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血清IL-3、IL-6、GM-CSF含量减少(P<0.01),骨髓细胞β-catenin、CyclinD1、C-Myc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麦粒灸组小鼠一般情况好转,WBC、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血清IL-3、IL-6、GM-CSF含量增多(P<0.01,P<0.05),骨髓细胞β-catenin、Cyclin D1、C-Myc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麦粒灸对骨髓抑制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骨髓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骨髓细胞增殖。

    2023年01期 v.43;No.41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基于国际标准ISO/TS 16843–6:2022的针刺效应本体构建研究

    孙华君;李海燕;贾李蓉;雷蕾;刘保延;熊婕;韩晨静;刘华云;王晰;

    为规范针刺效应的信息化表达,实现针刺效应知识的重用与共享,本研究从动物实验、临床试验两方面梳理针刺效应领域相关知识,基于国际标准ISO/TS 16843-6:2022,采用七步法及Protégé5.5.0工具对本体进行构建。共构建了199个类,包括穴位、针刺疗法、针刺手法、生物过程、基因及基因产物、失调、解剖结构7个大类,12个对象属性,1 108个实例,5 123条公理。建立起具有针灸学特色的语义网络,实现了针刺效应知识的结构化表达,为针灸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

    2023年01期 v.43;No.412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5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眼电信号近似熵探讨针灸治神的临床应用

    章思佳;林栋;齐诗仪;龚萌;

    根据针灸治神的理论,从眼球运动与“神”的关系入手,探讨眼电信号采集与分析技术在针灸临床治神中的应用。针对眼电信号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提出采用近似熵算法提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不同行为状态下的眼电信号特征,从而实现眼电信号与认知活动相关性的初步探索。为客观反映患者当下的神志状态提供一种可能,并作为针灸临床把握“神”的一种潜在手段。同时,结合穴位体表刺激的特点,进一步将眼电信号采集、分析技术与生物反馈的理念相融合,提出一种以眼电生物反馈指导针灸实现治神的新思路。

    2023年01期 v.43;No.412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教学园地

  • 关于《经络腧穴学》加入腧穴鉴别内容的初步设想

    王锐卿;贾春生;张选平;李晓峰;张莘;

    为加深对腧穴主治的理解,明确腧穴的靶向性,为针方的组成提供依据,建议于《经络腧穴学》中加入腧穴鉴别内容,并进行了初步设想,可以以主治、部位、经脉为纲对相关腧穴进行鉴别。本文以治疗胃病腧穴、眼部腧穴、肺经五输穴为例,结合古代文献和现代科研成果进行腧穴主治鉴别,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3年01期 v.43;No.412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讨

  • 被建构的“阿是穴”

    姜姗;赵京生;

    阿是穴在今天的针灸理论中是三大腧穴分类之一,但溯其始源,仅为《备急千金要方》收录的诸多民间效法之一。这一理论僭越的过程主要发生在近现代针灸理论的革新时期,具体包括界定、性质、地位三方面变化。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发现,其理论的偏倾是以内涵的误会、技法的扭曲、语义的误释、地位的提升渐次发生,且多为日本对针灸理论的改造而致。而这种变化引起了对阿是穴本质的蒙蔽、局限了阿是穴内涵、模糊了穴的概念等问题。提出应重识概念本义与理论建构的必要性,结合理论研究相关成果,及时对针灸知识体系进行更新。

    2023年01期 v.43;No.412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下载次数:1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 ]

学术争鸣

  • 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的关系及对针灸学的启示

    蒋亚楠;李晶;陈宇航;周文珠;王悦;范刚启;

    针对浮针进针点“去腧穴化”现象,笔者梳理了浮针进针点的演变过程及特点,从形态及结构、定位、命名、数目及分类归经、作用主治、针刺手法6个方面,将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进行比较,认为:(1)浮针进针点具备腧穴的基本属性,不仅是操作部位,也是病症反应部位,更是有着显著疗效的治疗部位;(2)优化后的浮针进针点将有不同的名称,以及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数目;(3)浮针进针点与传统腧穴将进一步交集、整合,部分传统腧穴将成为浮针进针点;(4)接纳融合浮针进针点,扩大腧穴范畴,可能是传统腧穴学面对的新课题。

    2023年01期 v.43;No.412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2K]
    [下载次数:1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文献研究

  • 曲骨穴古今文献应用特点分析

    汤翰;李宝赢;吕璞;国文豪;陆永辉;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分析古今文献中曲骨的临床应用特点。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古代文献检索源,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为现代文献检索源,对曲骨单穴及配伍治疗病证、配伍腧穴、刺灸法等进行系统整理。纳入古代文献条文140条,曲骨单穴常见主治病证为癃闭、带下过多、疝气;配伍常见主治病证为带下过多、淋证、疝气;配伍腧穴64个,主要与任脉、膀胱经、肝经腧穴配伍,高频配穴为中极、关元、三阴交;配伍特定穴多使用五输穴;常用灸法。纳入现代文献73篇,曲骨单穴常见主治病证为尿潴留、勃起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配伍常见主治病证为尿潴留、勃起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配伍腧穴36个,主要与任脉、肾经、脾经配伍腧穴,高频配穴为中极、关元、足三里;配伍特定穴多使用募穴;常用针刺疗法。古代曲骨主治病证广泛,重视腧穴的远治作用;现代曲骨治疗局部病证为主,重视腧穴的近治作用。

    2023年01期 v.43;No.412 101-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下载次数:10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器具研制

  • 新型红外线温和灸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温军玲;李少雄;王强梅;徐刚;高明;

    为弥补传统温和灸的不足,根据传统温和灸的原理及技术操作特点,结合温度调控技术,研制了一种能够实时精准控温的新型红外线温和灸装置。该装置由主机和红外线辐射头组成,主机包括开关电源、人机交互界面、微控制板(MCU)和驱动电路4个模块,红外线辐射头主要包括红外线发热片和温度传感器。新型红外线温和灸装置操作便捷,电致热发热片可产生3 000~13 000 nm的红外线辐射,发热片温度稳定后,温度的变化幅度为±0.50℃,实现了精准控温的目标,并可多穴位同时操作,有利于温和灸的量效评价研究。

    2023年01期 v.43;No.412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3K]
    [下载次数:4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述评

  • 火针针具现代发展概况:从传统到创新

    宋玉强;付渊博;李彬;孙敬青;刘慧林;温雅丽;赵冰骢;吕天丽;张帆;袁芳;

    适宜的针具对火针疗效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分析总结贺氏火针、师氏火针等当代传统火针及毫火针、微火针等当代新型火针的材质规格、临床操作、适用病症、特色及优势,明确现代火针的创新之处,以期推动火针针具规格及制作工艺、操作标准的进一步规范与统一,为临床辨证选用火针提供参考,扩大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2023年01期 v.43;No.412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1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4 ]
  • 超声在针刺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刘鑫;李珊珊;宓轶群;

    当前针刺操作的规范、针刺的量化标准和针刺的安全性等问题是针灸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超声成像技术的不断提高,超声医学所具有的可视化、定量分析及实时动态等特点,在针刺治疗中发挥出其独特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超声引导有助于针刺操作的规范、超声有助于提高和评价针刺的临床疗效以及超声能显著提升针刺的安全性3个方面,阐述二者结合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现代医学在传统医学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2023年01期 v.43;No.41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7K]
    [下载次数:1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