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 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占道伟;钱华;杨喜兵;白允建;茅利玉;罗开涛;

    目的:观察针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溶栓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2例发病至进行溶栓的治疗时间(OTT)≤3 h的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溶栓与内科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予针刺治疗,穴取水沟、中脘、气海、内关等,每次30 min,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mRS评分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M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NIHSS、mRS评分及血清Hcy、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5/51),高于对照组的70.6%(36/51,P<0.05)。结论:针刺可促进AIS溶栓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从而抑制炎性反应、改善脑血管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关。

    2023年05期 v.43;No.416 489-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1K]
    [下载次数:7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竹技药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薛凯阳;全菲;唐佳璇;肖彩红;卢春霞;崔瑾;

    目的:观察竹技药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效应。方法:将64例CFS患者随机分为竹技药灸组(32例,脱落1例、剔除1例)和针刺组(32例,脱落2例)。竹技药灸组予竹技药灸治疗,针刺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持续6 d为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1 d,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2个疗程及治疗后14 d随访时疲劳量表-14(FS-14)、躯体与心理健康报告量表(SPHERE)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含量,计算CD_4~+/CD_8~+比值,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个疗程及随访时FS-14、SPHER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竹技药灸组低于针刺组(P<0.01,P<0.05)。竹技药灸组治疗后CD_3~+、CD_4~+含量及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P<0.01),针刺组CD_3~+、CD_4~+、CD_8~+含量及CD_4~+/CD_8~+比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竹技药灸组CD_3~+、CD_4~+含量高于针刺组(P<0.05)。竹技药灸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针刺组的73.3%(22/30,P<0.05)。结论:竹技药灸可改善CFS患者躯体、脑力疲劳症状及心理状态,可能与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含量及CD_4~+/CD_8~+比值有关。

    2023年05期 v.43;No.416 493-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下载次数:10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电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合并胃肠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胡香云;李祎豪;栗浩;李宁;

    目的:探讨电针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AECOPD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50例,脱落2例、剔除1例)和药物组(50例)。两组均予低流量吸氧、短效β2激动剂(SABA)或短效胆碱受体拮抗剂(SAMA)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雾化吸入等对症及支持治疗。电针组予电针刺激足三里、阴陵泉、中脘、水分、天枢、尺泽、列缺,予断续波,频率2 Hz,每次30 min,每日1次;药物组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日3次,每次5 mg。两组均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定量表(GSRS)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并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除药物组腹泻维度,两组治疗后GSRS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均降低(P<0.05),PCT、CRP降低(P<0.05),Pa O_2/Fi O_2升高(P<0.05);治疗后,电针组GSRS总分及腹痛、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PCT、CRP低于药物组(P<0.05),Pa O_2/Fi O_2高于药物组(P<0.05)。电针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改善及总体满意度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AECOPD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氧合情况,提升患者满意度。

    2023年05期 v.43;No.416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8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经筋手法松解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热敏灸感的影响

    金梦柯;钟根平;欧阳希林;刘雪芳;焦琳;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松解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OA)患者热敏灸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经筋手法松解术的基础上,于患侧犊鼻穴区行灸感探查法;对照组直接于患侧犊鼻穴区行灸感探查法。经筋手法松解术每次20 min,灸感探查法每次60 min,均每日1次,连续3 d。记录两组患者探查第1、2、3天热敏灸感激发率、潜伏期、持续时间、强度值。结果:观察组探查第3天热敏灸感激发率及总激发率高于对照组(P<0.05)。探查第1、2、3天,观察组热敏灸感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热敏灸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热敏灸感强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手法松解术可提高KOA患者热敏灸感激发率,缩短潜伏期,延长持续时间,提高强度值。

    2023年05期 v.43;No.416 504-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6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针刺联合小儿推拿对抽动障碍患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常虹;唐烨霞;王紫玄;贾敏;石松利;热格娜;布赫;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抽动障碍(TD)患儿的疗效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招募15例TD患儿作为观察组,1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调和脾胃针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先于中脘、天枢、关元、合谷、足三里等穴针刺,再予摩腹等推拿手法,均每日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后,比较观察组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中医证候评分。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及治疗前后观察组肠道菌群。结果: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组YGTSS、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治疗前较健康对照组操作分类单元(OTU)数量减少,Chao1、Sobs、Ace、Shannon指数降低(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OTU数量增加,Chao1、Sobs、Ace、Shannon指数升高(P<0.01,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01),拟杆菌门、拟杆菌属、多枝梭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01,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拟杆菌门相对丰度降低(P<0.001),放线菌门、双歧杆菌属、阿托波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P<0.01)。结论:以调和脾胃为治则的针刺联合小儿推拿治疗可有效改善儿童TD症状,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有益菌,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发挥改善神经精神障碍作用。

    2023年05期 v.43;No.416 509-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9K]
    [下载次数:1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眼电生物信号调控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儿童精神发育迟滞:随机对照试验

    章思佳;齐诗仪;龚萌;林丽莉;林栋;

    目的:观察基于眼电生物信号调控的经皮穴位电刺激长强穴治疗精神发育迟滞(MR)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目标成就量表(GAS)对MR的评价效应。方法:将60例MR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每周5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眼电生物信号调控的经皮穴位电刺激长强穴进行治疗,当采集到的眼电信号与眼电模板的相似度在其眼电阈值范围内时,触发1次20 s的长强穴位电刺激治疗(连续波,频率70~100 Hz,脉宽0.1~0.2 ms),每次治疗30 min,每周2次。两组均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儿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S-M)、GA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独立生活评分、对照组患儿交往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观察组患儿参加集体活动、运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A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眼电生物信号调控的经皮穴位电刺激长强穴有助于提升MR患儿参加集体活动、运动和独立生活能力,并能促进患儿个体化目标的实现;与S-M的标准分相比,GAS评分(T值)更能体现出患儿个体化的细微进步。

    2023年05期 v.43;No.416 517-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4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随机对照试验

    鲍佳迎;李新伟;张伟波;杜嘉;

    目的:观察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每次30 min,每周2次,间隔3~4 d;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4周鼻症状总分(TNSS)、鼻炎伴随症状总分(TNNSS),治疗前、末次治疗后及疗程结束后4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问卷(RQLQ)评分,于疗程结束后4周评估两组复发情况。于末次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第1次治疗后、末次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4周,两组患者TNS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TNN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第1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SS总分及鼻塞、鼻痒评分,TN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P<0.05);末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SS总分及鼻塞、鼻痒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疗程结束后4周,观察组TNSS总分及各分项评分、TN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末次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4周,两组患者VAS、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3.5%(5/37),低于对照组的44.8%(13/29,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P<0.05)。结论:改良针刺蝶腭神经节能有效缓解变应性鼻炎患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且复发率低。

    2023年05期 v.43;No.416 52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1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征订·书讯

  • 欢迎购买2021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为满足一直收藏合订本的读者需要,我刊每年制作少量合订本。2021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亦可邮局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收款人姓名: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

    2023年05期 v.43;No.416 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购买2018、2019、2020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2018年合订本,每册320元,快递费30元;2019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2020年合订本,每册398元,包邮。购买2018-2020年3本合订本,杂志款1116元,免邮费。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用支付宝扫二维码加好友,以便沟通。

    2023年05期 v.43;No.416 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3年《中国针灸》杂志(月刊)、《针刺研究》杂志(月刊)

    <正>两刊均为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针灸学术权威期刊,均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针灸》杂志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入选2019年度T1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全面报道国内外针灸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针灸》报道以临床为主,

    2023年05期 v.43;No.416 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辑部在售杂志明细

    <正>因编辑部淘宝网店被黑,现无法正常使用,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现将编辑部出售中的杂志品种附录于后,欢迎购买。早年杂志所剩无几,售完为止,先到先得!

    2023年05期 v.43;No.416 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设置的要求

    <正>在临床研究中引进科学对照的方法是针灸医学研究在方法学上的进步,但目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论文中对照组的设置比较混乱,不能很好地反映研究者的意图,影响了论文的水平。根据当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现状,《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设置的基本要求。对照组的设置一定要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被对照主体。(1)如果是要证明针灸疗效的优势,

    2023年05期 v.43;No.416 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3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命名的要求

    <正>随着循证医学理念逐步深入针灸界,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采取了随机对照、多组对照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针灸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的科学性。但是,在大量来稿中我们看到,对照组的命名方式比较混乱,不能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定的原则,加以统一。《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命名的基本要求:(1)直接以对照两组的具体方法命名,如针刺组、艾灸组、西药组、

    2023年05期 v.43;No.416 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5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知

    <正>为了更好地服务作者和读者,《中国针灸》杂志正式启用新邮箱zhongguozhenjiu@vip.163.com,后续将通过此邮箱为大家发送通知。通过邮箱沟通的事宜:收稿通知、退修通知、录用通知、收费回执返回和后期修稿等。

    2023年05期 v.43;No.416 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热敏灸四关穴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32例

    窦文杰;马祖彬;

    <正>笔者采用热敏灸四关穴治疗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OIPN)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9岁,平均(63±1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2个月,平均(7±3)个月。均符合《临床肿瘤学》[1]中结直肠癌、胃癌诊断标准,

    2023年05期 v.43;No.416 527-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5K]
    [下载次数:6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天枢治疗腹外斜肌损伤31例

    楚惠;卢以茜;肖青娥;廖穆熙;陈振虎;林国华;王澍欣;

    <正>腹外斜肌形状宽扁,位于腹部前外侧浅层,是重要动力肌肉,维持脊柱前屈、侧屈和躯干后旋,其损伤、劳损的概率较高[1-2]。笔者采用岐黄针疗法[3]针刺天枢治疗腹外斜肌损伤3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1例腹外斜肌损伤患者来自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及颈腰腿痛门诊。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9~71(42±15)岁,病程7~90(35±13)d。

    2023年05期 v.43;No.416 552-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Hiller分类模型评估电针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疗效

    刘子桃;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不同类型慢性踝关节不稳(CA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脱落26例)CAI患者按照Hiller分类模型进行分组,均行电针治疗,穴取患侧解溪、昆仑、丘墟,阿是穴,予连续波,频率20 Hz,电流强度10 mA,每周治疗2次,连续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单腿闭眼30秒站立试验、星形偏移平衡试验、单腿侧方交替跳试验评估各组患者稳定性。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单腿闭眼站立30 s内抬离地面次数减少(P<0.001);感觉性不稳组、反复扭伤组患者非测试腿伸展距离与下肢长度比值增大(P<0.001);感觉性不稳组、反复扭伤组、感觉性不稳+反复扭伤组患者单腿侧方交替跳时间缩短(P<0.001),感觉性不稳组及反复扭伤组患者踝关节失控次数减少(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不同Hiller分类模型CAI患者的静态稳定能力,但对于合并结构性不稳的患者改善效果不理想。

    2023年05期 v.43;No.416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1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气交灸结合耳穴揿针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症36例

    张荣贤;许其云;顾兆军;

    <正>产后抑郁症是妇女产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达10%~15%[1],严重危害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2]。笔者采用气交灸结合耳穴揿针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症3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6例轻中度产后抑郁症患者均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针灸科、脑病科、妇科门诊招募,年龄21~36(26±2)岁;病程35 d~1年,平均(9.0±2.3)个月。

    2023年05期 v.43;No.416 591-5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1K]
    [下载次数:13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机制探讨

  • 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兔Tim-4及PD-1的泛素化的影响

    熊罗节;田岳凤;徐小珊;翟春涛;李玮;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免疫抑制兔巨噬细胞效应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4(Tim-4)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泛素化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改善免疫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条灸组及隔药饼灸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均以60 mg/kg剂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艾条灸组予艾条灸,每穴灸1壮;隔药饼灸组予隔药饼灸,每穴灸5壮。均选取“神阙”“肾俞”“足三里”等穴,隔日1次,共干预10次。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白细胞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PD-1在CD_4~+、CD_8~+T淋巴细胞及CD_(68)~+巨噬细胞中的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 (IL-2)、CD8、CD68及Tim-4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脾脏Tim-4及F-box蛋白38(FBXO38)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升高(P<0.01);外周血PD-1在CD_4~+、CD_8~+T淋巴细胞及CD+68巨噬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0.01);血清IL-2、CD68及Tim-4含量升高(P<0.01),CD8含量降低(P<0.01);肝脏Tim-4及肝脏、脾脏FBXO38平均吸光度值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条灸组与隔药饼灸组WBC及NEU%升高(P<0.01);外周血PD-1在CD_4~+、CD_8~+T淋巴细胞及CD_(68)~+巨噬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降低(P<0.01);血清IL-2、CD68与Tim-4含量降低(P<0.01),CD8含量升高(P<0.01);肝脏Tim-4、FBXO38及脾脏FBXO38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1,P<0.05)。与艾条灸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外周血PD-1在CD_(68)~+巨噬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血清Tim-4含量增高(P<0.01);肝脏Tim-4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效应分子Tim-4表达及FBXO38介导的PD-1泛素化改善免疫抑制状态,Tim-4可能是其参与免疫调控的特异性指标之一。

    2023年05期 v.43;No.416 529-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4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秩边”透“水道”针刺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大鼠死亡受体通路Fas/FADD/Caspase-8表达的影响

    闫婧;马梦娜;赵季宇;王红阳;殷陆芸;金晓飞;

    目的:基于死亡受体通路Fas/Fas相关死亡域蛋白(FAD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探讨“秩边”透“水道”针刺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刺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POI模型。针刺组大鼠于造模后采用“秩边”透“水道”针刺干预4周,每日1次,每次30 min;药物组予戊酸雌二醇片(0.09 mg·kg-1·d-1)灌胃4周。比较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和动情周期;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HE染色法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形态,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卵巢组织Fas、FADD、Caspase-8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大鼠毛发干焦、脱毛,精神萎靡,进食减少,小便增多,大便稀软不成形;干预后,针刺组、药物组大鼠大便逐渐成形。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和血清E2水平降低(P<0.01),血清FSH、LH水平和卵巢组织Fas、FADD、Caspase-8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药物组大鼠体质量和血清E2水平升高(P<0.01),血清FSH、LH水平和卵巢组织Fas、FADD、Caspase-8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秩边”透“水道”针刺可有效改善POI大鼠卵巢功能,其机制可能为调节POI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降低卵巢组织Fas、FADD、Caspase-8表达水平,减缓卵巢细胞凋亡。

    2023年05期 v.43;No.416 537-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0K]
    [下载次数:8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电针“四关”穴对卒中后抑郁大鼠结肠5-羟色胺、粪便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许慧;李恋秋;康贞;陈壮志;林佩怡;方灵莨;张鹏;叶海敏;

    目的:观察电针“四关”穴对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结肠5-羟色胺(5-HT)、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的影响,探讨电针四关穴治疗PS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PSD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制备卒中模型;除假手术组和卒中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MCAO结合孤养和慢性不可预知性温和应激(CUMS)法制备PSD模型。电针组予电针“合谷”“太冲”干预,疏密波,频率2 Hz/10 Hz,每次30 min,每日1次,持续21 d,同时予蒸馏水(0.01 L·kg~(-1)·d~(-1))灌胃;药物组予氟西汀溶液(2.33 mg·kg~(-1)·d~(-1))灌胃,每日1次,持续21 d;假手术组、卒中组、PSD组予同等固定束缚、蒸馏水灌胃。分别于卒中造模前、PSD造模后、干预21 d后观察大鼠糖水消耗量及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干预21d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5-HT水平,气相质谱法测定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结果:PSD造模后,与卒中组比较,PSD组、药物组、电针组大鼠糖水消耗量及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均降低(P<0.05)。干预21 d后,与PSD组比较,药物组、电针组糖水消耗量及敞箱实验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均升高(P<0.05);电针组水平运动得分低于药物组(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卒中组粪便总短链脂肪酸及乙酸含量均降低(P<0.05),PSD组结肠5-HT水平及粪便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均降低(P<0.05);与PSD组比较,药物组和电针组结肠5-HT水平及粪便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含量均升高(P<0.05);电针组结肠5-HT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结肠5-HT水平与粪便总短链脂肪酸、丙酸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r=0.424,P=0.005;r=0.427,P=0.004)。结论:电针“四关”穴可改善PSD大鼠抑郁样行为,可能与调控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从而影响结肠5-HT释放有关。

    2023年05期 v.43;No.416 545-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9K]
    [下载次数:1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特色疗法

  • 基于《四部医典》探析藏医针灸疗法特色

    张诗敏;李玉清;

    溯源藏医学发展由来,可知其吸收了中医学、吠陀医学、波斯医学、拜占庭医学等多种医学思想,形成独有的理论体系。通过撷取解析《四部医典·秘诀续》所列疾病中涉及针灸的相关内容,对藏医学脉穴体系以及放血、艾灸等外治疗法的特色与应用进行分析,重点介绍火灸法之烙灸、霍尔灸,放血中分离汤、油治法的应用以及交替疗法。同时,以水鼓痼疾、头部创伤所用外治法为例,说明《四部医典》所体现的藏医针灸疗法思路,以期对藏医学针灸疗法的发展有所裨益。

    2023年05期 v.43;No.416 55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9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足三阴经经络腧穴诊察在妇科病症针灸诊疗中的应用

    王冠群;张佳佳;杜世豪;解小龙;杜朔;韩冠雄;彭碧辉;徐畅;赵吉平;

    以3种代表性的妇科病症(痛经、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探讨经络腧穴诊察在妇科病症针灸诊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诊疗时,在患者足三阴经小腿段的循行部位进行循按诊察,探求经络腧穴的阳性反应(颜色、形态、皮温变化及感觉异常等),于此阳性反应处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经络腧穴诊察可为经络辨证提供依据,从而指导选穴处方;有助于明确病性之虚实寒热,指导刺灸方法的选择;辅助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2023年05期 v.43;No.416 565-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下载次数:10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黄帝内经》“分肉之间”理论与经筋痹痛分层治疗

    谢曾;肖京;曹昺焱;饶毅;季宇宣;娄爽;赵兴丽;

    十二经筋在体表形成的立体网络结构中不同层次间的潜在间隙称为“分肉之间”,经筋的各种病理变化导致“分肉之间”粘连而闭合,引起经筋系统力学传导异常,进而引发经筋痹痛,故重启“分肉之间”是针刺治疗经筋痹痛的关键。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刺“分肉之间”可实现对层次和进针角度的精准掌握,提升针刺疗效。

    2023年05期 v.43;No.416 569-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3K]
    [下载次数:1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医案选辑

  • 大量脑出血合并气管切开术后拔管困难案

    庄璇;李相良;王永;施镇国;金海鹏;

    <正>患者,男,73岁,于2022年1月17日就诊。主诉:双侧肢体乏力伴呼吸困难3周余。现病史:2021年12月22日出现突然昏倒、呼之可应,次日出现意识模糊伴行为异常,于外院诊断为急性脑出血(CT示出血量80 mL),当日行“显微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开颅颅内减压术+脑脊液漏修补术”,术后予“降颅压、止血、抗感染”等处理,期间因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不佳,于2021年12月30日行气管切开术,

    2023年05期 v.43;No.416 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透刺结合推拿治疗面肌痉挛案

    郑利君;曾庆云;王建民;乔英杰;李华东;

    <正>患者,男,46岁。初诊日期:2022年2月13日。主诉:右侧面部痉挛7月余,加重半个月。现病史:7月余前与人争吵后出现右侧额部不自主抽动,1个月后抽动逐渐蔓延至右侧面部,烦躁、情绪激动时易诱发或加重。于当地医院就诊,颅脑MRI平扫提示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面肌痉挛”。予卡马西平片0.1 g口服,一天2次,7 d后复诊,未见明显缓解,予肉毒素于抽动局部肌内注射治疗,面部抽动短暂缓解。

    2023年05期 v.43;No.416 605-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9K]
    [下载次数:9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针灸治疗烟草戒断综合征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刘振宇;陈淑敏;畅金;王莹莹;杨金生;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烟草戒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Pub Med、Cochrane、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中针灸治疗烟草戒断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RCT文献23篇,共2 1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药物比较,针灸在改善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分[MD=0.16,95%CI(-0.08,0.41)]、吸烟强度指数量表(HSI)评分[MD=0.11,95%CI(-0.13,0.36)]、明尼苏达尼古丁戒断量表(MNWS)评分[MD=0.12,95%CI(-1.11,1.35)]、吸烟渴求简短问卷(QSU)评分[MD=-0.30,95%CI(-2.78,2.18)]、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MD=0.76,95%CI(-1.54,3.06)]及提高戒断率[RR=0.95,95%CI(0.82,1.10)]和有效率[RR=1.01,95%CI(0.95,1.0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在降低MNWS评分[MD=-4.88,95%CI(-5.21,-4.55)]方面优于假针灸(P<0.000 01);针灸在降低FTND评分[MD=-1.41,95%CI(-1.74,-1.08)]、MNWS评分[MD=-4.28,95%CI(-5.31,-3.25)]及提高戒断率[RR=2.19,95%CI(1.39,3.45)]方面优于认知行为疗法(P<0.000 01,P<0.001)。结论:针灸可有效改善烟草戒断综合征,提高戒断率和有效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要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2023年05期 v.43;No.416 575-583+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下载次数:17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周楣声《灸绳》医案的灸法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其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周冰原;朱才丰;李梦;张娜;贾玉梅;吴安琪;

    探究周楣声《灸绳》医案灸法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其知识图谱构建的方法。收集《灸绳》医案数据,基于Python3.8.6进行频数统计分析,利用Gephi9.2软件进行复杂网络分析,登录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社团分析,并运用Neo4j3.5.25图数据库进行关联图谱和权值图谱的分析及验证。出现频率≥10%的疾病系统分别为外科、五官、运动、消化和呼吸系统。疾病系统下属疾病以痈、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头痛为主。治疗常用灸法为熏灸、吹灸、直接灸和温针灸。复杂网络分析所得腧穴核心组方为压痛穴、至阳、三阴交、大椎、足三里、灵台、心俞、指尖、合谷,基本与高频腧穴相一致。社团分析共得到6个社团,分别与不同疾病相对应。关联图谱分析得到强关联规则穴对13条,至阳-大椎、压痛穴-灵台的关联性最强,与压痛穴关联性较高的腧穴为至阳、灵台、大椎、足三里、三阴交。高频疾病系统权值图谱中,外科系统疾病权值排名第一的关系为熏灸-痈-压痛穴,五官系统疾病权值排名第一的关系为吹灸-喉炎-合谷。关联图谱及权值图谱所得结论与数据挖掘结果相一致,可作为未来研究灸法诊疗知识库的有效途径。

    2023年05期 v.43;No.416 584-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下载次数:8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器具研制

  • 一种新型数字化电动火针的研制与应用

    何梦如;惠鑫;赵百孝;陈则林;

    针对传统火针操作难度高、存在安全隐患和不良反应,以及现有电火针器治疗参数不明确等局限性,本研究设计并研发了一种新型数字化电动火针。其呈枪式结构,由枪体、设于枪体上的电源接口、显示单元以及设于枪体内的驱动单元、加热单元、冷却单元、定位单元和进针单元构成。可通过数字化实现对火针进针温度、深度及速度等参数的调控,具有智能烧针、精确定位、操作安全简便等优势特点。可满足更多患者、医护人员及科研工作者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火针疗法的发展。

    2023年05期 v.43;No.416 593-596+6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1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自动除灰热敏灸装置的研制与特点

    张雪涛;王含笑;王震;汪雅璐;崔帅;周美启;罗辉;孙灿光;郝明;洪文;吴生兵;

    设计一款可自动除灰的热敏灸治疗装置——自动除灰热敏灸装置,可保持热敏灸有效温度的相对恒定,同时实现热敏灸时艾条自动点火和自动除灰。自动除灰热敏灸装置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顶端的灸盒两部分,支架由底座和可活动伸缩臂组成。本装置可以解决热敏灸过程中温度不稳定、艾灰阻碍热量传递以及艾灰掉落的问题,避免艾灰掉落对患者造成烫伤,同时可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2023年05期 v.43;No.416 597-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书评介

  • 针灸学科的全面回顾与展望——读评《中国针灸学学科史》

    赵志伟;范磊;

    回顾与评价《中国针灸学学科史》,认为本书具有以下特点:研究注重内外史结合,结论严谨;以古代、近代、当下的学科史分期为代表的叙述体例和架构颇具特色和启发性;参考资料详实前沿,对针灸学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及针灸研究的内在路径选择有着深刻思考与关切;讨论了针灸技术背后的文化属性在针灸理论研究过程中的独特重要性。

    2023年05期 v.43;No.416 600-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6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述评

  • 浮针疗法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谢志红;李静;李康;朱茂慧;

    概述浮针疗法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从介入时机、方案设计、进针点、扫散和再灌注、留管时间、针刺频次方面分析周围性面瘫不同分期的浮针施治特点。发现临床运用中在扫散与再灌注、留管和针刺频次方面尚无规范和标准,研究中对分期论治的探索不足。未来需要形成规范标准的操作以促进临床推广,并根据疾病的分期特点完善施治规律及疗效机制的研究。

    2023年05期 v.43;No.416 607-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下载次数:20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