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

  • 电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疗效及血清AQP4含量的影响

    倪思铭;吕鹤群;徐疏影;彭拥军;

    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电针对急性脑出血(ICH)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方面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 (AQP4)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急性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脱落4例)及对照组(36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止血、预防再出血、调控血压、减轻神经水肿、降低颅内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穴取水沟,患侧内关、三阴交等,同侧三阴交、内关连接电针正负极,予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两组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AQP4含量,并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血清AQP4含量降低(P<0.05),MBI、MMSE评分升高(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AQP4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MBI、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30/32),高于对照组的73.5%(25/3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均较安全。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急性ICH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精神状态,降低血清AQP4含量,初步提示电针能有效治疗ICH可能与其调控血清AQP4含量有关。

    2023年10期 v.43;No.421 1099-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环颅底穴位化裁针刺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李梓婷;班林强;陈枫;

    目的:观察环颅底穴位化裁针刺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PSMCI)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6例PSM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脱落4例)和对照组(38例,脱落3例,剔除1例)。观察组采用环颅底穴位化裁(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哑门、百会)针刺治疗;对照组选取8个远端非经非穴点行浅刺治疗。两组均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状态检査量表(MMSE)、Barthel指数(BI)评分及血清胱抑素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ys-C、Hcy含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清Cys-C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30/34),高于对照组的32.4%(11/34,P<0.05)。结论:环颅底穴位化裁针刺治疗可改善PSMCI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可能与下调血清Cys-C、Hcy含量有关。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04-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下载次数:8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互动式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刘艳芳;毛浩亮;李彦娇;赵婷;王之湄;刘媛媛;安军明;黄琳娜;

    目的:比较互动式头针与传统头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互动头针组(35例,中止1例)和传统头针组(35例,脱落1例)。两组患者均予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及常规康复治疗。互动头针组在头针留针期间同时进行上肢作业疗法,传统头针组在头针结束后进行上肢作业疗法。两组取穴相同,均取伏象头部、伏象上肢肩点、伏象上肢肘点、伏象上肢腕点等,采用飞针直刺法进针,轻捻重压震颤三联法行针,留针30 min;根据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的不同,制定个体化的上肢作业疗法方案,每次30 min。两组均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UE评分、WMFT评分、 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MAS分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互动头针组FMA-UE评分、WMFT评分和MBI评分均高于传统头针组(P<0.01,P<0.05),但两组MA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动式头针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优于传统头针,但在改善痉挛方面两者疗效相当。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09-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电针阳明经腧穴治疗肌少症:随机对照试验

    马素凡;吕万勇;朱茜扬;李慧佳;李晶晶;时倩;鲁欣儒;姚涵月;张彩荣;

    目的:观察电针阳明经腧穴治疗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肌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予肌少症常规营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刺双侧臂臑、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同侧曲池、足三里连接电针,予断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1~10 mA,每周2次,每次间隔3 d。两组均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握力、6 m步行时间、体脂率及体水分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SMI及握力较治疗前提高、6 m步行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体脂率较治疗前降低、体水分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ASMI、握力、体水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6 m步行时间短于对照组、体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阳明经腧穴可有效改善肌少症患者骨骼肌质量、肌肉功能、体脂率及体水分率,使肌肉、脂肪分布更趋合理。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14-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1K]
    [下载次数:9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后针刺运动疗法同步等速肌力训练康复疗效观察

    崔淑仪;王俊辉;赵嘉欣;梁嘉妍;刘广添;严文;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同步等速肌力训练对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后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稳定性、本体感觉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剔除2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5例,剔除2例、脱落1例)。两组均针刺患侧尺泽、内膝眼、犊鼻、阳陵泉等穴,30 min后膝部穴位起针,肘部穴位继续留针,观察组予针刺运动疗法同步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予常规针刺运动疗法。两组均每日1次,治疗7 d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膝关节等速肌力屈/伸比值(H/Q)、关节位置感觉测定值(JP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和H/Q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JPS和HAMA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同步等速肌力训练可有效提高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后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改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本体感觉及焦虑情绪。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18-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力动针结合功能锻炼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随机对照试验

    赵薇;张宏如;陆萍;沈忱;刘顺畅;顾一煌;

    目的:观察力动针结合功能锻炼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和功能锻炼,每次10~15 min,每日2次,共治疗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力动针,穴取患侧上肢肩髃、外关、合谷、阿是穴(肿胀最明显部位)及双侧阴陵泉、足三里等,留针30 min。留针过程中,患侧肩关节在矢状面前屈90°维持上举动作,同时配合患侧手指缓慢做握拳、张开动作。隔日针刺1次,每周3次,共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值,肿胀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臂、肩、手障碍(DASH)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6、8周后,除对照组肘横纹下10 cm外,两组患者各部位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值均较治疗前减小(P<0.01,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虎口、腕横纹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值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除肘横纹下5 cm和肘横纹上5 cm,观察组患者其余部位患侧与健侧肢体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肿胀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DASH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0/36),高于对照组的35.1%(13/37,P<0.01)。结论:力动针结合功能锻炼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肿胀,改善上肢功能。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23-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9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火针联合拔罐对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时效性及Th17/Treg细胞免疫平衡的影响

    曾婧纯;廖艺组;李晶晶;卢立宏;李虹竹;陆丽明;李铨江;李丽霞;王澍欣;林国华;

    目的:比较火针联合拔罐与西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HZ)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 IL-17的影响。方法:将80例HZ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火针联合拔罐组和西药组,每组40例。火针联合拔罐组分别于阿是穴和病变神经节段夹脊穴行火针点刺、散刺后,再予拔罐治疗,每日1次;西药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片及维生素B1片口服。两组均治疗10 d。于第1~10天每次治疗前及第11天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于第1~10天每次治疗前及第11、30、60天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皮损情况,于第60天统计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Th17、Treg水平及计算Th17/Treg值,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IL-10、 IL-17含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第6~10天及第11天,火针联合拔罐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P<0.01);治疗第3、6~10天及第11、30天,火针联合拔罐组VAS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P<0.01);第60天,火针联合拔罐组PHN发生率低于西药组(P<0.05);火针联合拔罐组止疱、结痂时间短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火针联合拔罐组Th17水平、Th17/Treg值和IL-10、IL-17含量均低于西药组(P<0.05)。火针联合拔罐组愈显率为82.5%(33/40),高于西药组的62.5%(25/40,P<0.05)。结论:早期应用火针联合拔罐可有效治疗急性期HZ,改善疼痛程度,降低PHN发生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HZ急性期患者Th17、Treg细胞水平及Th17/Treg值和IL-10、IL-17含量,进而调节细胞免疫平衡有关。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28-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下载次数:9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针药结合治疗干眼合并视频终端综合征:随机对照试验

    赵磊;董宝强;左韬;张祝强;王方媛;周慧敏;

    目的:比较针刺、中药及针药结合治疗干眼合并视频终端综合征(CV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干眼合并CVS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38例,剔除1例)、针刺组(38例,脱落1例)、中药组(38例,剔除1例)和西药组(38例,脱落1例)。西药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针刺组针刺双侧太阳、攒竹、风池、期门、合谷等,每日1次;中药组口服益气聪明汤配方颗粒,每日1剂;针药组予针刺结合益气聪明汤配方颗粒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非侵犯性第1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 f)、非侵犯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 av)、泪河高度(TMH)、眼表疾病症状指数(OSDI)评分及CVS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NIBUT f、NIBUT av、TMH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针药组、针刺组NIBUT f、NIBUT av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针药组、中药组TMH高于针刺组、西药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OSDI评分、CVS各项积分及总分(除西药组头部症状积分外)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针药组OSDI评分及CVS总分、眼部症状积分、躯体症状积分低于针刺组、中药组、西药组(P<0.01,P<0.05),针药组头部症状积分低于西药组(P<0.05),针药组、针刺组CVS躯体症状积分、精神认知症状积分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在改善NIBUT f、NIBUT av及CVS躯体症状、精神认知症状方面具有优势,中药在改善TMH方面具有优势,针药结合相较于单一疗法效果更佳。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34-1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6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征订·书讯

  • 编辑部在售杂志明细

    <正>因编辑部淘宝网店被黑,现无法正常使用,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现将编辑部出售中的杂志品种附录于后,欢迎购买。早年杂志所剩无几,售完为止,先到先得!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正>《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是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牵头研制的埋线针刀方面的团体标准。本标准规范了埋线针刀操作的术语和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和禁忌证。例如,工具选择、治疗点选择、体位选择、环境要求、器械消毒、部位消毒、术者消毒、麻醉、持针、进针、留线、退针、术后处理,埋线针刀在穴位和阳性点的刺、切、摆,停退改进以及特殊技巧,如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术、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针灸》杂志(月刊)、《针刺研究》杂志(月刊)

    <正>两刊均为中国针灸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办的针灸学术权威期刊,均已成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针灸》杂志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入选2023年度T1级优秀中医药科技期刊目录,全面报道国内外针灸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针灸》报道以临床为主,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购买2022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为满足一直收藏合订本的读者需要,我刊每年制作少量合订本。2022年合订本,每册428元,包邮!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先加好友,以便沟通。数量有限,欲购从速!亦可邮局汇款,地址:北京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收款人姓名: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购买2018-2021年《中国针灸》杂志合订本

    <正>2018年合订本,每册320元,快递费30元;2019年合订本,每册398元;2020年合订本,每册398元;2021年合订本,每册398元。购买任意2本合订本,均包邮。购买杂志请直接支付宝转账,支付宝账号:zhenjiuguangfa@aliyun.com,转账前请用支付宝扫二维码加好友,以便沟通。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穴位埋线(长效针灸)优势病种专家共识》

    <正>《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穴位埋线(长效针灸)优势病种专家共识》是《穴位埋线系列丛书》的第5部,这套丛书的总主编是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和埋线专家杨才德教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穴位埋线(长效针灸)优势病种专家共识》由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才德带领国内埋线分会专家共同完成。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1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组别命名的要求

    <正>随着循证医学理念逐步深入针灸界,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采取了随机对照、多组对照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针灸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的科学性。但是,在大量来稿中我们看到,对组别的命名方式比较混乱,不能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定的原则,加以统一。《中国针灸》杂志对投稿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组别命名的基本要求:(1)直接以具体方法命名,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设置的要求

    <正>在临床研究中引进科学对照的方法是针灸医学研究在方法学上的进步,但有些针灸临床研究论文中对照组的设置比较混乱,不能很好地反映研究者的意图,影响了论文的水平,故《中国针灸》杂志对投稿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设置的基本要求。对照组的设置一定要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被对照主体。(1)如果是要证明针灸疗效的优势,需选择与现行公认有效的疗法对照;(2)如果是要验证针灸的疗效,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机制探讨

  • “标本配穴”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伴焦虑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心房利钠肽的影响

    吴帆;李佳;王静芝;王华;吴松;卢威;

    目的:比较“标本配穴”和“常规取穴”艾灸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伴焦虑模型大鼠心率变异性(HRV)和心肌心房利钠肽(ANP)表达的影响。方法:从50只健康SPF级3月龄雌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剩余大鼠制备IBS-D伴焦虑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常规组和标本组,每组8只。常规组予“天枢”“足三里”“上巨虚”艾灸干预,标本组予“内关”“足三里”“关元”艾灸干预,每次20 min,每天1次,共干预14 d。分别于干预前后比较各组大鼠体质量、粪便含水率;应用腹壁撤退反射(AWR)实验评价内脏高敏感性,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穿箱实验评价焦虑状态。干预后,比较各组大鼠HRV,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超微结构,Western blot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ANP表达。结果:干预前,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常规组、标本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降低(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40、60、80 mm Hg时,1 mm Hg≈0.133 kPa)升高(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均减少(P<0.05)。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RR间期标准差(SDNN)、连续RR间隔均方差的平方根(RMSSD)降低(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40、60、80 mm Hg时)、低频/高频(LF/HF)、ANP表达升高(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常规组和标本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SDNN、RMSSD升高(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60、80 mm Hg时)、LF/HF、ANP表达降低(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增多(P<0.05);与常规组比较,标本组大鼠体质量、内脏疼痛阈值、SDNN、RMSSD升高(P<0.05),粪便含水率、AWR评分(扩张压力为80 mm Hg时)、LF/HF、ANP表达降低(P<0.05),开放臂停留时间、进入开放臂次数、总运动路程(高架十字迷宫)及明箱停留时间、明暗箱穿梭次数、总运动路程(明暗穿箱)增多(P<0.05)。空白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形态正常;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形态破坏,缝隙连接增宽;常规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不完整;标本组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较完整。结论:“标本配穴”艾灸较“常规取穴”艾灸能更好地改善IBS-D伴焦虑大鼠症状,其机制可能与缓解焦虑样负性情绪、良性调节HRV、稳固IBS-D肠黏膜屏障、下调心肌ANP表达有关。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39-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下载次数:6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电针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辛娟娟;周晨;吴爽;张雯晰;刘群;赵玉雪;喻晓春;高俊虹;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MF)的影响,并初步探究胆碱能抗炎通路(CAP)及其下游核因子κB (NF-κB)信号通路的介导作用。方法:选用12周龄雄性WKY大鼠6只为正常组,另选12周龄SHR 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阻断后电针组(α7阻断后电针组),每组6只。电针组取“内关”及其左侧旁开0.5 cm处电针干预,选择疏密波,频率2 Hz/15 Hz,电流强度1 mA,每次30 min,隔日1次,干预8周;α7阻断后电针组于每次电针前尾静脉注射α7nAchR特异性阻断剂α-银环蛇毒素。电针干预结束后,采用无创血压仪检测各组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前壁厚度(LVAWd)、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d)及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IDd),碱水解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ELISA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乙酰胆碱(Ach)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6 (IL-6)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SBP、DBP、MAP、LVAWd、LVPWd均升高(P<0.01),LVIDd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SBP、DBP、MAP、LVAWd均降低(P<0.01,P<0.05),LVIDd升高(P<0.01)。α7阻断后电针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组织Hyp含量及NF-κB p65、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Ach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心肌组织Hyp含量及NF-κB p65、TNF-α、IL-1β、IL-6 mRNA表达均降低(P<0.05,P<0.01),Ach含量升高(P<0.01);α7阻断后电针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可能在电针“内关”改善SHR心肌纤维化病理损害中发挥了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迷走神经递质Ach含量、降低心肌组织NF-κB p65及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mRNA表达有关。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51-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艾灸“命门”“关元”对健康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军花;单思;王沐晨;邹泽晗;刘红宁;

    目的:观察艾灸“命门”“关元”对健康大鼠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艾灸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青幼年空白组和青幼年艾灸组,每组10只;将20只8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中年空白组和中年艾灸组,每组10只。2个艾灸组大鼠予艾灸“命门”“关元”,每次15 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4个月;2个空白组正常饲养。干预结束后,计算大鼠胸腺、脾脏指数;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胸腺、脾脏组织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表达并计算CD+4/CD+8值;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7 (IL-17)含量;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肠道菌群。分析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血清TNF-α、IFN-γ、IL-6、IL-10、IL-17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与青幼年空白组比较,青幼年艾灸组胸腺组织皮质面积增加,且淋巴细胞排列更紧密;与中年空白组比较,中年艾灸组大鼠胸腺指数增加(P<0.05),胸腺组织皮质面积增加。2个艾灸组和2个空白组脾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个艾灸组CD+4、CD+8表达及CD+4/CD+8值与同年龄段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幼年空白组比较,青幼年艾灸组IL-6含量升高(P<0.05);与中年空白组比较,中年艾灸组IL-10、IL-17含量降低(P<0.05)。与青幼年空白组比较,青幼年艾灸组Sobs指数、Ace指数、Chao指数升高(P<0.01,P<0.05),螺旋体门、密螺旋体属、苏黎世杆菌属、理研菌科RC9肠道群相对丰度升高(P<0.05),杜氏乳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与中年空白组比较,中年艾灸组大鼠螺旋体门、密螺旋体属、未分类的消化球菌属相对丰度升高(P<0.05),变形菌门、异杆菌属、粪杆菌属相对丰度降低(P<0.05)。嗜木聚糖真杆菌属、未分类的毛螺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TNF-α含量呈负相关(r=-0.39,P=0.03;r=-0.24,P=0.04),梭状芽孢杆菌-UCG014属、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TNF-α含量呈正相关(r=0.37,P=0.04;r=0.43,P=0.02);罗氏菌属和果胶单核菌相对丰度与血清IFN-γ含量呈负相关(r=-0.40,P=0.02;r=-0.44,P=0.01);乳杆菌属相对丰度与血清IL-10含量呈正相关(r=0.43,P=0.02)。结论:艾灸可改善健康大鼠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相对丰度有关。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57-1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1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运用导气同精针法治疗帕金森病便秘50例

    黎颖佳;范靖琪;严明月;陈缘缘;卢玮婧;谭伟强;梁欣儿;庄礼兴;

    <正>便秘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之一,50%以上的PD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1],其常早于PD运动症状出现并伴随PD全程[2],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导气同精针法治疗PD便秘患者5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患者均来自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其中男23例,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48-1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7K]
    [下载次数:5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阈下抑郁33例

    赵春晓;谭奇纹;刘加昊;孙咪;刘群;辛娟娟;喻晓春;高俊虹;

    <正>阈下抑郁是指具有抑郁表现却又未达到抑郁症临床诊断标准的一种介于健康和抑郁症之间的心理亚健康状态,核心症状为心情低落、兴趣丧失,或伴有其他认知、生理以及行为症状,如睡眠障碍、全身乏力、精神焦虑、头胀头痛、注意力差等~([1])。笔者采用针刺夹脊穴为主治疗阈下抑郁33例,现报道如下。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73-1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4K]
    [下载次数:8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贺氏三通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失眠31例

    洪秋阳;沈凌宇;刘晓静;曾沁;赵杰;李焕芹;

    脑卒中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等特点~([1]),常伴随诸多并发症及后遗症,脑卒中后失眠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7%~59%~([2])。笔者采用贺氏三通法治疗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失眠31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1例均来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门诊的气滞血瘀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36~75 (59±9)岁;

    2023年10期 v.43;No.421 1207-1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传承与创新

  • 庄礼兴“治异三针”穴组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经验

    徐展琼;许铛瀚;李嘉玲;段礼宁;王南卜;涂海涛;庄礼兴;

    介绍庄礼兴教授运用“治异三针”穴组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异动症的临床经验。庄教授认为帕金森病异动症基础病机是“阳虚风动”,针刺治疗以“温阳通督、调神止颤”为法,选择百会、素髎、定颤穴作为“止颤针”,配合靳三针中的“颤三针”“督三针”“挛三针”,构成“治异三针”穴组,随症加减,配合导气同精、小补小泻的特定针刺手法。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65-1168+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8K]
    [下载次数:6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建斌从督脉论治抑郁障碍的临床经验撷要

    赵炜程;朱子龙;李星星;吴奂汐;陶蒋佳;张建斌;

    抑郁障碍不仅表现为情志的异常,而且可以对形体造成影响。张建斌教授认为督脉以脊柱为主干,入属于脑,又与五脏六腑相贯通,是认识抑郁障碍各类症状的关键经脉。抑郁障碍多因督脉不正、郁阻或空虚,从而导致脑窍不得濡养。在临床诊疗中,从督脉详细诊察抑郁障碍患者的病因病机,并以针刺调神形、走罐理督脉、整脊通经络、功法练身心,从而达到神形同调、身心共治的临床效果。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69-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下载次数:7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单组目标值法在针灸临床试验中应用的思考

    沈琳博;宋玉强;赵冰骢;杜鑫;倪雨彤;曾慧;付渊博;

    受临床实施条件及针灸自身特点等因素的限制,部分针灸随机对照试验(RCT)仍存在质量相对较低、应用受限等不足,单组目标值法可作为RCT较为理想的补充替代研究方法。本文从针灸临床RCT实施的局限性、单组目标值法的原理及其在针灸临床试验中的设计要点、关键统计学步骤及实例举证入手,分析单组目标值法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以期为解决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思路。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75-1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4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阿是穴诊疗客观化探析

    樊迪;邱晶晶;陶慧;许云祥;陈贵珍;

    阿是穴在针灸临床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循经取穴及针灸补泻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介绍阿是穴诊疗客观化的理论依据及现有技术方法,提出通过感觉定量测试测定阿是穴温度阈值及压痛阈值,辨别阿是穴“寒、热、虚、实”病理特性,从阿是穴疗法选择的精准化、阿是穴镇痛疗效评估的客观化及阿是穴镇痛机制研究的差异化3个方面,探讨阿是穴客观化诊疗方案的可能性,以期为中医针灸现代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80-1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下载次数:7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学术争鸣

  • 关于督脉大椎和腰阳关腧穴定位的探讨

    周洋宾;杜秋慧;魏雅馨;李欣蕊;睢明河;

    自1915年汉译日本针灸医籍《最新实习西法针灸》和1931年《高等针灸学讲义》中对腧穴解剖位置的描述开始,近1个世纪以来,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腰阳关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很少有人质疑。笔者查阅古代文献,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并通过对针灸明堂图和针灸铜人这一核心论据进行求证,认为大椎的定位为第1胸椎棘突下、腰阳关位于第5腰椎棘突下,由此,督脉大椎到腰阳关、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大杼到白环俞和第二侧线附分到秩边的所有穴位的定位均应下移1个椎体。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84-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5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讨

  • 论俞穴

    黄龙祥;

    俞穴为针灸学的立足之本,要说明白针灸之理,必先明俞穴的结构与功能。通过发掘《黄帝内经》有关俞穴分类、分布、结构的论述,提炼出“奇正论”“节交论”“关机论”三论,指出俞穴按有无固定位置分为“经俞”和“奇俞”两大类,经俞又分为脉俞、骨空、气穴、募穴四类;俞穴分布总规律是在“节之交”,俞穴特别是大俞要穴分布的密度与关节大小及其功能的复杂度呈正比;俞穴是一内有“机”外有“关”的立体结构,其“机”在脉会中,而“脉会”可探寻可考量。另就经俞与奇俞的关系、经俞不同状态的意义,以及俞穴研究的路径选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提出未来俞穴研究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题思路,以供针灸学守正创新之参考。

    2023年10期 v.43;No.421 1189-120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10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帝内经》人迎寸口脉法理论探析

    田大哲;黄伟萍;李乃奇;

    人迎寸口脉法为《黄帝内经》针灸学古典脉法之一,也是古典针灸诊治经脉病的临床经典范式。通过梳理文献结合临床实践,发现该法通过比较颈人迎脉和手寸口脉大小,根据脉象判定阴阳盛虚变化,以确定所病经脉;选取所病经脉表里经之井、荥、输为主,通过补泻以调虚实。人迎寸口脉法医理古朴,诊法简易,定经选穴明确,值得进一步发掘其内涵和诊疗规律。

    2023年10期 v.43;No.421 1202-1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8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文献研究

  • 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陆晓菲;陶雅文;刘凡;徐玉芹;龚明强;杨卓欣;

    目的:对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的Meta分析和系统评价进行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和证据质量评价,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Cochrane Library、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针灸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使用AMSTAR 2量表评估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使用PRISMA量表对文献报告质量进行评分,使用GRADE量表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最终纳入14篇系统评价,共37个结局指标,通过AMSTAR 2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4篇为低质量,10篇为极低质量文献,得分较差的条目为2、4、7、10、16。PRISMA评分为15~25分,报告质量问题主要体现为结构式摘要、方案和注册、检索、资金等方面。GRADE分级结果显示,高质量证据3个,中等质量证据7个,低质量证据10个,极低质量证据17个,降级因素主要为局限性、不精确性及发表偏倚。结论:针灸治疗小儿脑瘫有一定疗效,但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报告质量、证据质量均较差,且不同针灸方法之间的疗效比较尚不明确。

    2023年10期 v.43;No.421 1209-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2K]
    [下载次数:1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医案选辑

  • 新九针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案

    宋红梅;黄觉之;邓婧;邱燕;

    <正>患者,男,45岁。初诊日期:2022年9月19日。主诉:右耳听力严重下降伴堵塞感2个月。现病史:2022年4月因感冒后剧烈咳嗽右耳出现堵闷伴听力下降,捏鼻子鼓气后,自觉听力恢复正常。2022年7月初再次出现右耳堵塞感伴听力下降,捏鼻子鼓气后听力无改善,就诊于某三甲医院,诊断为鼻炎、分泌性中耳炎,予金康速力片口服和辅舒良鼻喷剂外用,堵塞感和听力下降症状未缓解。7月26日就诊于成都市某医院,诊断为鼻炎、分泌性中耳炎伴听力下降,

    2023年10期 v.43;No.421 1217-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6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器具研制

  • 针线一体型埋线针的研发

    任晓艳;刘钧天;王文彦;王琳;

    针线一体型埋线针由针柄、针管、线体、锁线器、针套组成,线体由锁线器固定于针管内,随着针管刺入穴位,锁线器与线体分离,线体可直接埋于穴位内,实现一针一穴,具有操作简单、洁净安全、无交叉感染、携带方便等优点。

    2023年10期 v.43;No.421 1219-1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