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虹莹;伍宏萱;崔瑾;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竹技药灸法治疗慢性失眠伴轻度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伴轻度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针刺治疗,穴取双侧照海、神门、三阴交、安眠及四神聪、百会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竹技药灸法,腹部穴取神阙、关元、中脘及双侧天枢,背部穴取督脉大椎至腰俞段。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共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失眠严重指数(ISI)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评分,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并评定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除随访时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外,观察组患者PSQI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HAMD-17、ISI、FA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GABA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改善慢性失眠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P<0.05);改善轻度抑郁状态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P<0.001)。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竹技药灸法治疗慢性失眠伴轻度抑郁状态疗效肯定,两种疗法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抑郁状态方面具有增效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患者血清GABA含量相关。
2025年01期 v.45;No.436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9K] [下载次数:13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钟润芬;肖晓玲;尹旭辉;张亚男;郭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痰热扰心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给予电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针刺印堂、神庭、四神聪及双侧神门、曲池、照海、申脉、丰隆、内庭,其中印堂和神庭予电针刺激(连续波,频率2 Hz),并联合耳尖放血,共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阿森斯失眠量表(AIS)、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4周后,患者PSQI、AIS、IS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6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58/60)。结论:电针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可改善痰热扰心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
2025年01期 v.45;No.436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下载次数:8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龚萌;刘志祥;李沛;肖仁焱;贾鹏;郭鸿;晋松;
目的:观察基于“多关节肌螺旋平衡链”理论浮针治疗颈性眩晕(CV)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CV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药物组,各30例。浮针组于大椎穴行浮针治疗,扫散后留置软管5 min,隔日1次,每周3次,治疗3周;药物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治疗,连续服用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于治疗前后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血流速度,并于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DHI各分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随访时浮针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及随访时,浮针组患者DHI躯体评分、总分及VAS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随访时,浮针组患者DHI情绪和功能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双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浮针组高于药物组(P<0.05)。浮针组总有效率为100.0%(30/30),高于药物组的73.3%(22/30,P<0.05)。结论:基于“多关节肌螺旋平衡链”理论的浮针疗法可有效减轻CV患者眩晕症状和颈部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椎动脉血流速度,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2025年01期 v.45;No.436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3K] [下载次数:6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兆宝;何松;谢龙宇;白合慧子;程德均;张文超;黄明勇;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不同路径下的针刀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横向组和纵向组,每组30例。横向组于超声引导下沿正中神经短轴上下方进行针刀松解;纵向组于超声引导下沿正中神经长轴上方进行针刀松解。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治疗后第30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evine评分、受压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0天检测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运动传导:潜伏期(Lat)、波幅(Amp)、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Lat、Amp、感觉传导速度(SCV)]。结果:治疗后第7、14、30天,两组患者VAS评分、Levine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受压处正中神经CSA较治疗前缩小(P<0.05);横向组VAS评分、Levine评分低于纵向组(P<0.05),受压处正中神经CSA小于纵向组(P<0.05)。治疗后第30天,两组患者运动及感觉传导Lat较治疗前缩短(P<0.05),运动及感觉传导Amp较治疗前升高(P<0.05),MCV、SCV较治疗前加快(P<0.05);横向组Lat短于纵向组(P<0.05),Amp高于纵向组(P<0.05),MCV、SCV快于纵向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横向及纵向路径下的针刀松解术均能缓解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正中神经传导功能,横向路径疗效优于纵向路径。
2025年01期 v.45;No.436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2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佳伟;赖喆蓥;许建峰;林瑞珠;
目的:观察内热针疗法治疗早中期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对软骨厚度的影响。方法:招募44例早中期KOA患者采用内热针疗法治疗,穴取阿是穴(多位于髌下脂肪垫、髌韧带两侧、股四头肌肌腱处、内外侧副韧带附着处),每周1次,共治疗4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30 s椅立测试(30sCST)次数、股骨髁间软骨厚度及膝关节超声评分,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患者治疗后VAS、WOMAC、膝关节超声评分降低(P<0.05),30s CST次数增加(P<0.05);随访时VAS、WOMAC评分降低(P<0.05),30s CST次数和股骨髁间软骨厚度增加(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2%(41/44),随访时总有效率为95.5%(42/44)。结论:内热针治疗早中期KOA患者疗效较好,可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有助于延缓软骨退变和疾病进展。
2025年01期 v.45;No.436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5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赵瑜敬;丰云舒;杜欣;毕红;王扬;范秀华;
目的:观察“态靶同调”理论指导下针刺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阴道松弛症(VL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VL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2例,中止1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5例)。观察组予针刺联合凯格尔运动治疗,针刺穴取双侧次髎、中髎、三阴交等;对照组仅进行凯格尔运动。针刺与凯格尔运动均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阴道松弛度问卷(VLQ)评分、盆底肌力(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阴道松弛度、性生活满意度问卷(SSQ)评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LQ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阴道收缩持续时间较治疗前增加或延长(P<0.05),SSQ评级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VLQ评分、阴道静息压、阴道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SSQ评级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阴道松弛度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态靶同调”理论指导下针刺联合凯格尔运动可有效增强VLS患者盆底肌力量,改善阴道松弛症状,提高性生活满意度,疗效优于单纯凯格尔运动。
2025年01期 v.45;No.436 31-3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1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楠;王国琴;陈栋;
目的:探讨基于“肠-脑轴”针刺疗法配合感统训练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简称孤独症)患儿的疗效及对胃肠症状的影响。方法:将96例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各脱落3例。对照组采用感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肠-脑轴”的针刺治疗,头针选取额五针(双侧头维、头临泣和神庭)、四神聪,体针穴取中枢及双侧天枢、脾俞、心俞、足三里、合谷、太冲,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胃肠中医症状评分及肠道菌群相对丰度,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ABC、CA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P<0.05),且观察组ABC、CA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ATEC语言、感知觉、社交、行为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01,P<0.01),对照组患儿ATEC语言、社交、行为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01,P<0.05);观察组ATEC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大便稀溏、胃脘疼痛、胃脘痞满、食欲减退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患儿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相对丰度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相对丰度较治疗前升高(P<0.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40/45),高于对照组的66.7%(30/45,P<0.05)。结论:在感统训练基础上行基于“肠-脑轴”针刺疗法可改善孤独症患儿行为状态和胃肠症状,纠正肠道菌群失调。
2025年01期 v.45;No.436 36-40+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孟汉;张元;冉大为;杨欣铭;李静宜;
目的:观察滞针结合面针应用于面部美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存在面部衰老症状的女性患者给予滞针结合面针治疗,其中滞针取双侧太阳透下关、颊车透大迎和迎香,每周针刺1次;面针取印堂、阿是穴(鼻唇沟处)及双侧阳白、颧髎、四白、下关、地仓、颊车、大迎、人迎,每周针刺2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后评定患者整体美学改善量表(GAIS)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皱纹严重程度评定量表(WSRS)评分,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皮肤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后,22例患者完全改善3例,明显改善15例,部分改善4例,无改善0例;WSRS评分及皱纹、纹理、毛孔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结论:滞针结合面针可有效改善面部衰老症状。
2025年01期 v.45;No.436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下载次数:4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萍;杨骏;孔钰;张雅婷;樊吟秋;石海平;刘兰英;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灸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炎性反应相关通路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Mst1)/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影响。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和造模组(48只),造模组大鼠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方法建立V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每组12只。艾灸组大鼠予化瘀通络灸,穴取“大椎”“百会”“神庭”,每次20 min,每日1次,7 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干预3个疗程。西药组予0.72 mg/kg吡拉西坦灌胃,每天2次,疗程与艾灸组相同。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形态,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海马Mst1、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86、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IL-6、TNF-α含量,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Mst1、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缩短(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排列无序,细胞塌陷,细胞核不规则;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细胞排列较规整,损伤程度好转。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Mst1、CD86、IL-6、TNF-αm RNA及Mst1、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Mst1、CD86、IL-6、TNF-αm RNA及Mst1、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IL-6、TNF-α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和西药组大鼠海马IL-6、TNF-α含量降低(P<0.05)。结论:化瘀通络灸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Mst1/NF-κB p65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激活,减少促炎因子IL-6、TNF-α的释放,从而缓解炎性因子对VD大鼠海马的损害。
2025年01期 v.45;No.436 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6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邱玮;唐成林;廖偲;杨云昊;杨燕;杨康;彭万春;
目的:观察电针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步态、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及蛋白质降解的影响,探讨电针缓解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可能机制。方法:将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p38MAPK抑制剂组,每组10只。模型组、电针组、p38 MAPK抑制剂组予手术横断右侧坐骨神经构建大鼠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神经,不离断。造模成功1 d后,电针组大鼠予电针干预,穴取右侧“环跳”“足三里”,选择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1 mA,每次15 min,每天1次,每周6次;p38 MAPK抑制剂组予SB203580(5 mg/kg)腹腔注射,每天1次,每周6次,共干预3周。干预结束后,采用Cat Walk XT 10.6动物步态分析仪评定大鼠步行功能。取材后计算大鼠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观察大鼠腓肠肌肌纤维形态与横截面积;ELISA法检测大鼠腓肠肌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生化羟胺法检测大鼠腓肠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腓肠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p38 MAPK、肌肉萎缩盒F基因(Atrogin-1)、肌肉环状指基因1(Murf-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站立持续时间、摆动时间、步行周期增加(P<0.001),最大接触时间的足印面积、打印面积、最大接触时间的平均强度、平均强度、摆动速度、步周长减少(P<0.001),腓肠肌湿重比和肌纤维横截面积降低(P<0.001),腓肠肌IL-6、IL-1β、TNF-α、MDA含量升高(P<0.001),SOD含量降低(P<0.001),腓肠肌p-p38 MAPK、Atrogin-1、Murf-1阳性表达和蛋白表达升高(P<0.001),Nrf2、HO-1阳性表达和蛋白表达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p38MAPK抑制剂组大鼠站立持续时间、摆动时间、步行周期减少(P<0.01),最大接触时间的足印面积、打印面积、最大接触时间的平均强度、平均强度、摆动速度、步周长增加(P<0.01),腓肠肌湿重比和肌纤维横断面积增加(P<0.01,P<0.05),腓肠肌IL-6、IL-1β、TNF-α、MDA含量降低(P<0.05,P<0.01),SOD含量升高(P<0.01,P<0.05),腓肠肌p-p38 MAPK、Atrogin-1、Murf-1阳性表达和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Nrf2、HO-1阳性表达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介导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骨骼肌p38MA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蛋白质降解,缓解骨骼肌萎缩。
2025年01期 v.45;No.436 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2K] [下载次数:5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郝健亨;常博雅;任佳;高珍;张艳林;王海军;冀来喜;
目的:观察“秩边透水道”针法对弱精子症小鼠睾丸组织线粒体凋亡途径中关键调控因子的影响,探究其对生殖功能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10只。模型组和针刺组小鼠给予环磷酰胺(30 mg·kg-1·d-1)腹腔注射7 d制备弱精子症模型。造模成功后针刺组小鼠予“秩边透水道”针法干预,每日1次,每次20 min,共干预2周。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记录小鼠造模前、造模后和干预后体质量。干预后,记录小鼠睾丸质量并计算睾丸系数;检测小鼠精子质量;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形态;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JC-1染色检测睾丸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TUNEL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凋亡细胞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睾丸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的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9、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睾丸组织剪切的Caspase-3(Cleaved Caspase-3)阳性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精神萎靡,毛发粗糙,饮食与活动量减少,体质量减轻(P<0.01);睾丸质量和睾丸系数下降(P<0.01);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和精子活率降低(P<0.01);血清T、FSH和LH含量降低(P<0.01);睾丸组织内部分生精小管形态异常,生精细胞数量减少,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内嵴发生断裂缺失,出现空泡现象;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睾丸组织凋亡细胞阳性率升高(P<0.01);睾丸组织Bax、Cyt C、Apaf-1、Caspase-9、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P<0.05),Bcl-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Cleaved Caspase-3平均吸光度值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小鼠一般情况好转;睾丸质量和睾丸系数升高(P<0.01);精子总数、精子活力和精子活率升高(P<0.01);血清T、FSH和LH含量升高(P<0.01);睾丸组织形态和内部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睾丸组织凋亡细胞阳性率降低(P<0.01);睾丸组织Bax、Cyt C、Apaf-1、Caspase-9、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P<0.01,P<0.05),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1)。结论:“秩边透水道”针法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减轻环磷酰胺诱导的弱精子症小鼠睾丸组织损伤,改善小鼠的生殖功能。
2025年01期 v.45;No.436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28K] [下载次数:4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