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验证

  • 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及对患者生殖内分泌的影响

    薛哲;刘存志;高树中;马玉侠;

    目的:探讨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其生殖内分泌机制。方法:将171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隔淀粉灸组和针刺三阴交组,每组57例。隔药灸组采用隔药灸神阙穴,隔淀粉灸组采用隔淀粉灸神阙穴,针刺三阴交组单纯针刺三阴交穴。观察治疗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以及前列腺素水平(PGF2α)的变化,并比较各组疗效。结果:隔药灸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痊愈率比较:89.8%(44/49)vs 60.0%(30/50),60.4%(32/53),均P<0.05];隔药灸组能降低患者E2含量[(110.99±12.90)pg/mL vs(83.94±8.91)pg/mL,P<0.05]、PGF2α含量[(24.58±3.01)pg/mL vs(14.34±1.48)pg/mL,P<0.01],升高P含量[(4.65±0.68)ng/mL vs(6.68±0.95)pg/mL,P<0.05];隔淀粉灸组和针刺三阴交组则主要降低患者PGF2α含量。对E2的调节,隔药灸组优于隔淀粉灸组及针刺三阴交组[(-30.16±10.20)pg/mL vs(10.79±15.01)pg/mL,(22.81±12.22)pg/mL,均P<0.05];对PGF2α的调节,隔药灸组优于隔淀粉灸组及针刺三阴交组[(-13.10±2.40)pg/mL vs(-6.52±1.88)pg/mL,(-3.14±1.19)pg/mL,均P<0.05];而对P水平的调节,隔药灸组及隔淀粉灸组优于针刺三阴交组(均P<0.05)。结论: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其机制与调节机体生殖内分泌水平有关,可降低血清E2、PGF2α含量,升高P含量。

    2014年03期 v.34;No.306 209-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7 ] |[阅读次数:0 ]
  • 火针、电针、碳酸钙D3治疗氟骨症疗效对比及对患者尿氟值的影响

    王彤;杨旭光;吴中朝;周劲草;陈仲杰;胡静;焦玥;赵晓光;

    目的:观察火针、电针和碳酸钙D3疗法对氟骨症患者疼痛、关节运动障碍以及尿氟排泄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火针组(31例)、电针组(33例)、碳酸钙D3组(31例)。火针组和电针组取阿是穴、大椎、膈俞、曲池、合谷、血海等穴,分别采用火针和电针疗法,每周3次;碳酸钙D3组口服碳酸钙D3片,每次600mg,每日2次。电针组和碳酸钙D3组均治疗2个月,火针组治疗1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以及尿氟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VAS值、关节活动度均显著改善(均P<0.05);3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火针组尿氟值显著升高[(7.89±3.61)mg/L vs(9.81±4.17)mg/L,P<0.01],电针组也有所升高[(7.53±3.46)mg/L vs(8.97±4.21)mg/L,P<0.05],而碳酸钙D3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电针、碳酸钙D3对于防治氟骨症均有临床价值,目前尚未观察到疗法间疗效的差异,但是火针和电针对于促进尿氟排泄有积极意义。

    2014年03期 v.34;No.306 213-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电针与耳针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戒断症状疗效差异的比较研究

    梁艳;徐波;张雪纯;宗蕾;陈跃来;

    目的:比较电针与耳针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戒断症状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耳针组和对照组,各30例。电针组取双侧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T5、L2夹脊穴;耳针组取单侧交感、神门、肺、肝,均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12次;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4周后观察各组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电针组和耳针组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总评分、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在治疗2、3、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均P<0.05),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对照组以上各评分在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1、2、3、4周后,电针组和耳针组戒断症状总分、焦虑症状评分和抑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4周后电针组戒断症状总分显著低于耳针组(3.69±2.446vs 5.73±3.169,P<0.05),治疗3、4周后电针组焦虑症状总分显著低于耳针组(8.19±4.57vs 9.65±4.24,5.27±2.89vs 7.38±3.10,均P<0.05),治疗2、3、4周后电针组抑郁症状总分显著低于耳针组(15.35±5.64vs 19.81±5.37,10.96±4.52vs 15.00±4.53,7.96±2.69vs 12.35±3.59,均P<0.05)。结论:电针体穴和耳针对于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情绪焦虑和抑郁症状均具有治疗作用,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电针体穴对以上症状的改善更明显。

    2014年03期 v.34;No.306 219-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5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毫火针配合温和灸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研究

    黄石玺;毛湄;浦晶晶;陈跃辉;邓霖;赵宏;耿美晶;钟润芬;郭亚杰;刘志顺;王映辉;叶永铭;刘军;杨涛;赵爱梅;陈晓红;朱海燕;杜月辰;

    目的:比较毫火针加温和灸法与加巴喷丁配合假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PHN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毫火针组在局部阿是穴处行毫火针点刺治疗后,行温和灸15min;西药组采用加巴喷丁胶囊口服,配合假针刺(病灶远端非穴点浅刺)治疗。针刺治疗前3天每天1次,以后隔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及第1、2、3、6、9、12次治疗后各时点的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现在疼痛程度、即刻止痛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等,并进行疗效评价及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毫火针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优于西药组的86.0%(43/50,P<0.05)。毫火针组患者过去24h内最痛程度VAS评分从第2次治疗开始、现在疼痛程度VAS评分从第1次治疗开始,均较西药组明显降低(均P<0.05)。在前3次治疗中毫火针组的即刻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平均为(3.91±0.82)天,明显早于西药组的(6.53±1.13)天(P<0.05)。随访时毫火针组痊愈26例,明显多于西药组的2例(P<0.05);在疼痛积分、疼痛范围及睡眠质量改善方面亦优于西药组(均P<0.05)。毫火针组直接医疗费用为(232.32±48.11)元,明显少于西药组的(466.00±41.09)元(P<0.05)。治疗中仅西药组出现1例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加温和灸能明显缓解PHN患者的疼痛,即刻止痛效果好,疼痛缓解起效时间早,优于加巴喷丁,且不良反应少、价格便宜。

    2014年03期 v.34;No.306 225-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4 ] |[阅读次数:0 ]
  • 耳穴电针加隔灵仙药饼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对比观察

    成钢;成薇;江永桂;

    目的:比较耳穴电针加隔灵仙药饼灸(简称耳穴电针加灸)与电针、TDP照射3种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耳穴电针加灸组30例,采用耳穴电针刺加隔灵仙药饼灸治疗,耳穴取膝、皮质下、神门,隔药饼灸阳陵泉、犊鼻、足三里、内膝眼、鹤顶、阿是穴;电针组29例,采用与上述隔药饼灸相同的腧穴电针治疗;TDP组30例,采用患膝TDP照射治疗。3组均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KOA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和Lequesne指数疼痛症状单项评分情况,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治疗后1周各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均P<0.05),且耳穴电针加灸组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另两组(1.50±1.57vs 2.52±1.82、2.63±1.97,均P<0.05);对疼痛评分的改善耳穴电针加灸组亦优于其他两组(2.37±0.81vs 2.83±0.92,P<0.05;2.37±0.81vs 3.03±0.77,P<0.01);耳穴电针加灸组治愈率为40.0%(12/30),高于电针组的17.2%(5/29)与TDP组的20.0%(6/30,均P<0.01);耳穴电针加灸组在总疗效方面优于另两组(P<0.05)。结论:耳穴电针加隔灵仙药饼灸在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以及总疗效方面优于电针局部穴和TDP局部照射。

    2014年03期 v.34;No.306 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步态时间周期的影响

    李旗;田福玲;刘国荣;郑德松;陈金铭;马树祥;崔建美;王洪彬;李雪青;

    目的:比较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与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步态时间周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阴阳对刺组与常规针刺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常规针刺组取足阳明胃经穴位(髀关、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等),行平补平泻法;阴阳对刺组采用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治疗,阴经取足五里、血海、阴陵泉、三阴交等,阳经取髀关、梁丘、阳陵泉等,阴经腧穴运用呼吸补泻法的泻法,阳经腧穴运用呼吸补泻法的补法。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学时间参数测定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步行周期、患(健)侧支撑相时间(%)、患(健)侧单支撑相时间(%)、患(健)侧摆动相时间(%)、双支撑相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步行周期(1.75±0.21vs 2.02±0.37)、患(健)侧支撑相时间[(65.41±5.20)%vs(68.37±6.24)%,(70.99±6.47)%vs(74.51±5.19)%]、患(健)侧摆动相时间[(36.08±4.86)%vs(33.65±2.94)%,(31.04±3.41)%vs(26.77±2.67)%]、双支撑相时间[(36.91±5.10)%vs(41.22±5.39)%],阴阳对刺组较常规针刺组治疗后改善更明显(均P<0.05);两组支撑相时间(%)、单支撑相时间(%)、摆动相时间(%),治疗后患、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阳对刺呼吸补泻法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中风偏瘫患者步态运动周期,提高步行功能,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2014年03期 v.34;No.306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徐泽杰;

    目的:比较针灸与口服前列康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前列康组,各64例。针灸组针刺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水道,并于肾俞、关元、神阙采用艾条温和灸法,每天1次;前列康组口服前列康片,每次4片,一天3次,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B超检查膀胱残留尿量(Ru)、最大尿流率(Qmax)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I-PSS评分、Qmax、Ru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针灸组较前列康组改善更明显[8.62±2.18vs 15.26±2.81,(16.04±4.33)mL/s vs(12.47±2.13)mL/s,(10.43±2.14)mL vs(32.13±3.24)mL,均P<0.01]。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9.1%(57/64),优于前列康组的68.7%(44/64)。结论:针灸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效果显著,优于口服前列康片。

    2014年03期 v.34;No.306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征订·书讯

  • 《中国针灸》2009年增刊

    <正>收录了由《中国针灸》杂志社主办、安徽省针灸学会协办的第八届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研讨会论文近70篇,除有临床研究、经络与腧穴、刺法与灸法、机制探讨等研究文章外,还有特色疗法、学术争鸣等栏目。特别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评估及疗效判定标准方案"等文章,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本增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了近年来全国针灸科研与临床的水平与方向,极具临床参考价值。

    2014年03期 v.34;No.306 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一五”针灸发展的总结——《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出版

    <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杂志主编刘炜宏教授担任编写组组长,组织中国针灸学会各个二级分会参加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在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细致调研、反复征求意见、专家精心审修的基础上,编撰了《2011-2012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已于2012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详细梳理了2006-2011年针灸学科科研、临床、教学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总结了

    2014年03期 v.34;No.306 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4年《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民间疗法》杂志(国内刊号CN11-3555/R,国际刊号ISSN 1007-5798)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联合主办的,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科技期刊,创刊于1993年。办刊宗旨:弘扬民族文化,深入挖掘中医药民间传统疗法;发扬中医特色,切实加强中医药继承与发展。办刊特色: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于一炉,

    2014年03期 v.34;No.306 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指导》系列光盘2014新优惠

    <正>为答谢广大读者及针灸爱好者长期对《中国针灸》杂志社的厚爱,现推出凡购买《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指导》系列光盘(上)一套的读者,即可获赠《中国针灸》2012年或2013年全年单行本杂志一套(12册)活动。《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指导》系列光盘(上)包括艾灸、头针、耳针、三棱针、拔罐、穴位注射、皮肤针、皮内针、穴位贴敷、穴位埋线10集,每集分别介绍了该种针灸技术的机理、疗法材料、术前准备、施术方法、术后处理、注意事项、禁忌、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以及常见病的治疗。数量有限,欲购从

    2014年03期 v.34;No.306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真情回馈,部分杂志优惠读者

    <正>尊敬的读者朋友们,《中国针灸》杂志已经创办34年了,作为办刊人,在这些年中,我们始终本着"提高为主,兼顾普及,丰富多彩,实事求是"的办刊宗旨,为广大针灸界同仁服务。为感谢广大读者对本刊的厚爱,本刊决定继续特价销售历年杂志:2006年合订本每本130元,现优惠价100元;2008年合订本每本原价140元,现优惠价110元;2009年合订本每本150元;2011年、2012年、2013年合订本每本170元。以上每本收邮寄费10元(如购买多册亦只收邮费10元)。各种合订本均为当年杂志全套精装,数量有限,欲购者请从速选购。《中国针灸》杂志单行本,2011年、2012年、2013年每册13元,全年156元。《针刺研究》杂志2011年、

    2014年03期 v.34;No.306 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2011年增刊

    <正>本册增刊分为上下两篇,将近100页。上篇以纪念《中国针灸》创刊30周年为专题,共有纪念文章20余篇,从不同角度回顾了《中国针灸》杂志创刊30年来的发展历程,配有丰富的历次活动照片,极具收藏价值;下篇为临床与学术篇,有疗效验证、临床经验、经络与腧穴、学术争鸣等各类文章40余篇,极具临床参考价值。本刊定价每本30元,邮购加3元邮挂费。邮购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针灸》杂志社,邮编:100700,联系电话:010-

    2014年03期 v.34;No.306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针刺研究》《世界针灸杂志》征订启事

    <正>《中国针灸》杂志(月刊,ISSN 0255-2930,CN 11-2024/R)创刊于1981年,国际大16开本,112页,全彩色铜版纸印刷,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来源期刊。已被收入美国《医学索引》(MEDLINE)、《化学文摘》(CA)数据库以及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技文献快递(JST)等,2007、2008、2012、2013年均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的历次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获奖。全面报道国内、国外针灸临床与实验

    2014年03期 v.34;No.306 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杂志2013年增刊

    <正>收录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期刊中心和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特种针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特种针法疗法演示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主要栏目有疗效验证、临证经验、刺法与灸法、经络与腧穴、机制探讨、思路与方法、学术争鸣、器具研制、医案选辑、述评等。其中针家精要栏目有3篇文章重点介绍了极具特色的眼针疗法,刺法与灸法栏目着重介绍了颇具特色的"逆灸"法、"透灸"法。本增刊所收录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来自基层单位,所使用的方法简便验廉而且新颖、实用,涉及病种广泛,很多是作者本人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对临床工作者会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增刊使用亚光

    2014年03期 v.34;No.306 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2010年针刀专刊

    <正>本刊以针刀疗法为主题,精选了75篇文章,共计140余页,内容不仅有针刀疗法在临床上的经验交流,还讨论了针刀疗法的作用机制、操作技术、针刀治疗疑难杂症的思路等,涉及了时下临床应用较广的小针刀、舒针、水针刀等多种针刀疗法,反映了目前针刀疗法的最新动态和学术水平。每本优惠价20元,邮购另加邮费3元。邮购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针灸》杂志社,邮编:100700,联系电话:010-84046331,联系人:马兰萍。数量不多,欲购从速。

    2014年03期 v.34;No.306 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2008年增刊

    <正>第二届环球杯全国针灸临床特技演示大会论文专集,收集了近年来临床涌现的各种新针灸疗法,其中包括经络疗法、针挑疗法、舌针疗法、高频电火花水针等特色技术,详细展示了火针、浮针、小针刀、锋钩针、梅花针、三棱针、长圆针等特种针法的临床应用,为针灸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每册优惠价20元,邮购加收3元邮挂费。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针灸》杂志社,邮编:100700;电话:010-84046331;联系人:马兰萍

    2014年03期 v.34;No.306 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消息

  • 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正>为促进针灸经络研究和学术交流,总结经络理论研究方法与应用经验,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经中国针灸学会批准,由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针灸》杂志协办、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承办的"经络理论研究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在福建厦门市召开(具体时间、地点另文通知)。征文要求:①应征稿件须未曾公开发表。②内容:经络的理论研究、文献整理、临床应用、研究方法与思路等,稿件一般不超过5000字,并附300~500字摘要。③书写格式请参照《中国针灸》杂志投稿要

    2014年03期 v.34;No.306 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首个ISO中医药国际标准发布 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明确12项指标

    <正>据中国中医药报(记者王敬)2月3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信息:由中国专家担任项目提案人制定的《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国际标准正式出版,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暂定名)(ISO/TC249)首个发布的中医药国际标准。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确认64种针灸适应症,并推荐43种病症采用针灸治疗,全球针灸针的年使用量已突破20亿支,并以每年5%~10%左右的环比速度递增。为保证中医针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满足和适应针灸研究和临床发展需要,ISO/TC249制定了《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国际标准。该标准包括针灸针的名词术语;针灸针的结构和材质要求;针灸针针尖形状要求;针体直径及长度规格;合理的

    2014年03期 v.34;No.306 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临证经验

  • 三伏天隔姜灸加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高锋;

    <正>近年来,笔者采用三伏天隔姜灸加药饼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来自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三伏天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28~64岁;病程2~8.5年。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拟定:在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并具有下列中的2项或2项以上者: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排便每天大于3次;③糊状或严重水样便或黏液便;④排

    2014年03期 v.34;No.306 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6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颈部肌肉触发点针刺为主治疗位置性眩晕33例

    张永红;刘初容;符碧洲;梁鲁波;

    <正>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ositional paroxysmal vertigo,BPPV)是与头部或身体姿势变动相关的短暂的眩晕发作,是一种常见的内耳自限性疾病。50%~70%属于原发性,亦称特发性,无明显病因;30%~50%属于继发性,常继发或并发于迷路炎、前庭神经炎、头外伤、偏头痛、梅尼埃病发作期、突发性耳聋、耳及耳神经外科等病理条件下[1]。由于任意一个头部动作或体位改变,颈部肌肉都会有非常明显的收缩,而且有研究报道[2]颈部肌肉触发点可以引发多种头面部症状,考虑颈部肌肉的力学因素是否可能是位置性眩晕的又一个关联因素。笔

    2014年03期 v.34;No.306 235-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颊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

    任超展;方晓丽;杜小正;

    <正>颊针是根据生物全息论,针刺面颊部相应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经多年、大量临床实践验证,疗效稳定可靠,对疼痛性病症效果尤为明显[1]。笔者采用颊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患者均来自2012至2013年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平均38岁;病程最短40min,最长4天。经X线、CT等检查后,排除骨

    2014年03期 v.34;No.306 245-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9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刺骨法结合放血治疗腰腿痛56例

    洪秋阳;

    <正>笔者采用刺骨法结合放血治疗腰腿痛5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6例腰腿痛患者均来自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69岁,平均(55±1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7.9±6.2)个月;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腰椎骨质增生1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腰局部或腰骶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或腰臀部疼痛,或伴下肢疼痛等。2治疗方法取穴:水沟、腕顺一[1](后溪穴后分)、肾俞、风

    2014年03期 v.34;No.306 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推拿配合艾灸治疗鼾症12例

    王健;赵磊;

    <正>鼾症(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睡眠呼吸障碍,易造成大脑缺血、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1]。笔者自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采用推拿配合艾灸治疗鼾症12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2例鼾症患者均为枣庄市按摩医院门诊病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2年;肥胖者10例,伴有慢性咽炎者7例,扁桃体肿大者1例,颈椎病者10例,慢性鼻炎者5例,高血压者6例,胸闷心悸者5例。临床表现:睡眠打鼾、鼾声高低不均,伴有间歇,甚至频

    2014年03期 v.34;No.306 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针刺或指压董氏奇穴治疗胃痉挛23例

    张稀;何红丽;

    <正>笔者采用针刺或指压董氏奇穴土水穴治疗急性胃痉挛23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3例病例均来自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甘肃省肿瘤医院和兰州许双萍诊所,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8~43岁,平均22.9岁;病程0.5~18h,平均5.5h。全部病例均有受寒或不当饮食史,表现为上腹胃脘部阵发性绞痛,部分病例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体格检查无发热,腹肌无

    2014年03期 v.34;No.306 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雷火灸治疗痔术后尿潴留60例

    李晶;胡金华;

    <正>笔者采用雷火灸刺激中极、关元、三阴交穴治疗痔术后尿潴留60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肛肠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混合痔术后尿潴留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4岁。均符合《痔病》[1]尿潴留诊断标准,术后数小时未能排尿,膀胱膨隆,急胀感(术后6~8h未自行排尿,查体膀胱区充盈明显,耻骨上方可触及圆形膨隆,叩诊呈浊音)。2治疗方法 60例均采用周围神经阻滞麻醉,麻醉剂为碳酸利多卡因、盐酸布比卡因、生理盐水按1︰4︰6比例配伍(即利多卡因1×5mL,布比卡因2×10mL,生理

    2014年03期 v.34;No.306 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孙氏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欠症13例

    尚艳杰;吴浩;王宇明;董庆波;

    <正>欠症,俗称打呵气,又有欠伸、呼欠之名,指发作时自觉困乏而张口吸气。当人在困倦时情不自禁的张口大口吸气的现象属生理情况,不属病态。祖国医学认为呵欠频作主要是由于阴盛阳衰、肾气不足所致,如《灵枢·口问》中记载:"阳者主上,阴者主下,阳引而上,阴引而下。阴阳相引,故数欠……盖少阴之气在下,病则反逆于上,而欲引于下则欠"。笔者在临床中采用孙氏经颅重复刺激法治疗欠症13例,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全部13例患者均为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哈尔滨现代中医药研究所收治的门诊病例,其中男例,女例;年龄最小岁,最大岁,平

    2014年03期 v.34;No.306 2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百家园

  • 夺命穴浅谈

    朱中书;刘方铭;

    <正>针灸医籍《针灸聚英》5次提及夺命穴,用于治疗晕针、腹胀、腹急痛、霍乱等病症,如"中痧腹虚胀,或腹中急痛,刺括委中,或夺命穴等处""干霍乱或腹中急痛绞刺,宜刺委中,及绞括夺命穴""晕针者,夺命穴救之"。之后的针灸书籍也多有记载,如《针灸大成》引载《医学入门》关于夺命穴针晕的叙述;日本原昌克著《经穴汇解》清楚记录了夺命穴的溯源及沿革,并增加了其治疗小儿丹毒的方法:"或传小儿丹毒治法,其法以口吮膊上,久而满口皆血,甚良,盖是夺命穴也"。《说文解字》载:"夺,手持隹失之也,从又从奞,

    2014年03期 v.34;No.306 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读者·作者·编者

  • 颁发证书及学分

    <正>颁发证书及学分:应作者要求,凡在本刊正式发表的文章均可颁发证书,并注明学分。有需要者可直接汇款50元至本刊编辑部。请在汇款单附言栏内说明"证书费"及文章题目,发表于何年何期。务必写清地址、姓名、当地邮政编码,以免有误。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针灸》编辑部邮编:100700电话:010-84046331

    2014年03期 v.34;No.306 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设置的要求

    <正>在临床研究中引进科学对照的方法是针灸医学研究在方法学上的进步,但目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论文中对照组的设置比较混乱,不能很好地反映研究者的意图,影响了论文的水平。根据当前我国针灸临床研究现状,《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设置的基本要求。对照组的设置一定要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不同的被对照主体。(1)如果是要证明针灸疗效的优势,

    2014年03期 v.34;No.306 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针灸杂志》征稿启事

    <正>《世界针灸杂志》为我国著名针灸学术期刊《中国针灸》杂志的英文版,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和中国针灸学会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ISSN 1003-5257,CN 11-2892/R)。《世界针灸杂志》以推进我国针灸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为宗旨,以提高我国针灸界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为目的,以全面反映国内外优秀的针灸研究成果为任务,努力挺进国际著名科学文献数据库。创刊

    2014年03期 v.34;No.306 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对照组命名的要求

    <正>随着循证医学理念逐步深入针灸界,越来越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采取了随机对照、多组对照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针灸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文的科学性。但是,在大量来稿中我们看到,对照组的命名方式比较混乱,不能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提出一定的原则,加以统一。《中国针灸》杂志对投寄本刊的研究性论文提出对照组命名的基本要求:(1)直接以对照两组的具体方法命名,如针刺组、艾灸组、西药组、中药组、××穴位组、××疗法组,等等,在组名字数较少的情况下,药物组也可以直接写出药物的名称。这种命名方式直接反映了对照的主体和客体,明确表示研究者的目的,在文章中反复出现,起到

    2014年03期 v.34;No.306 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针灸》杂志对研究性论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要求

    <正>参考文献是科学研究论文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家标准(GB 7713-87)中明确规定科研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事实上,一项科学研究从开始选题到研究论证、最终撰写研究报告,都要参阅和利用大量的文献,吸取他人的研究成果,才有可能通过本项研究产生新的研究结果。因此,认真著录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不仅能够全面反映一项研究工作立题的必要性、研究过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和结论的准确性,而且还反映了作者的科研道德和科研水平。另外,期刊发表论文,不只是单纯地"发表"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在"发表"中进行"评价",以促进学术交流。但是,近年来,针灸论

    2014年03期 v.34;No.306 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正>"机制探讨"征稿启事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支持,《中国针灸》于2011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并于2012年再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在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药优秀期刊评比中又获一等奖。随着国家对中医针灸科研投入的加大,针灸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将这些科研成果尽快呈现给读者,为针灸临床服务,是《中国针灸》杂志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承担

    2014年03期 v.34;No.306 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刺法与灸法

  • 针刺手法操作行为的定量研究

    李靖;Lawrence Grierson;Mary X Wu;Ronny Breuer;Heather Carnahan;

    目的:探索定量评估针刺手法操作行为的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专业针刺手法的行为特征。方法:根据针刺基本手法编制出《针刺基本手法操作行为量表》,经德尔菲法检验内容效度;2名独立评分人运用该量表评估针灸医师和初学者各12人的针刺手法操作行为,计算评判间信度,并比较这两组受试者操作行为总分及消毒、进针、行针及出针各步骤操作行为得分的差异。结果:该量表内容效度满意;评判间信度为0.768;且针灸医师组操作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初学者组(13.80±1.05vs 11.03±2.14,P<0.01);医师进针及行针得分显著高于初学者(4.28±0.91vs 2.54±1.51,P<0.01;2.56±0.65vs 1.88±0.88,P<0.05);而消毒及出针得分与初学者无差异。结论:该量表可用于定量评估针刺手法操作行为,专业针刺手法的行为特征主要体现在能够完成难度较大且协调性精确性要求较高的进针及行针操作上。

    2014年03期 v.34;No.306 24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4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练针的意义及二十四式单式手法

    张缙;

    练针是指练针刺的基本功,一是练指力,二是练指感。在练针的过程中要领悟针是力的载体,行针时要力贯针中,要把练就的指力加到针上;基本功有四练,即练气、练指、练意(神)、练巧,还有三合,即意与指合、力与气合、气与意合;要静中求动、稳中求快,还要寓快于稳、寓动于静、寓巧于微。二十四式单式手法均为古籍所述之法,对其进行整理,并在具体方法上有所补充、归纳。将二十四式单式手法,分为六组,即:揣、爪、循、摄,摇、盘、捻、搓,进、退、提、插,刮、弹、飞、摩,动、推、颤、努,按、扪、搜、拨,有助于区分手法和理解手法的作用。

    2014年03期 v.34;No.306 253-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数据挖掘的刺络疗法中放血量与方法的研究

    刘新;贾春生;王建岭;杜玉茱;张晓旭;石晶;李晓峰;孙彦辉;张莘;张选平;岗卫娟;

    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挖掘手段,以收集到的期刊文献中关于刺络放血病例的治疗为样本数据,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根据自建的刺络放血数据库平台,录入筛选归纳总结,最后提取所需内容,进行刺络放血疗法中关于放血量与方法的挖掘,总结其应用规律和临床意义,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期刊文献中放血针具共涉及9种,以三棱针使用频次最高,占84.4%(1239/1468);将放血量人为分为6个等级,其中放血量为少许(少于0.1mL)的出现频次最高,为401次。数据挖掘结果显示,刺络治疗在针灸临床中应用极为广泛,放血针具以三棱针最为普遍,放血量以少许(少于0.1mL)最多,但总体上未呈现特别集中趋势。

    2014年03期 v.34;No.306 257-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机制探讨

  • 不同针灸方法对大鼠腓肠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高明;杨华元;刘堂义;顾训杰;胡银娥;徐刚;唐文超;

    目的:探讨不同针灸方法早期干预对电刺激诱导大鼠腓肠肌疲劳试验中腓肠肌的效应差异。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手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5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不干预,手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3组分别实施相应的穴位刺激,穴取"大椎""足三里"等穴1次,时间20min。对照组直接麻醉并进行电刺激坐骨神经,电刺激参数同腓肠肌疲劳试验,但只是取间隔刺激6次,模型组直接麻醉并进行电刺激坐骨神经诱导的腓肠肌疲劳试验,手针组、电针组和艾灸组3组在穴位刺激后,同模型组一样麻醉并进行腓肠肌疲劳试验。腓肠肌疲劳试验后即刻,迅速取右侧同一部位腓肠肌组织约0.5mm3大小三四块,制作透射电镜标本。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肌原纤维、线粒体、肌浆网、糖原颗粒等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模型组肌纤维紊乱,部分线粒体空泡化,糖原颗粒较少;②手针组、艾灸组两组无异常,线粒体数目、形态优于模型组,糖原颗粒增多;③电针组部分肌纤维排列紊乱,Z线排列不齐,少数线粒体空泡化,表现形态学的异常变化。结论:手针、电针和艾灸3种不同穴位刺激方法对大鼠腓肠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手针和艾灸两组表现出良好的效应,对防治运动性骨骼肌细胞及细胞器的损伤、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有肯定的作用。

    2014年03期 v.34;No.306 261-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电针“足三里”穴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小肠闭锁蛋白和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薛奇明;黄露;潘慧;李宁;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调控急性胰腺炎大鼠肠道炎性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组、电针组、假手术组,每组18只。通过逆行胆胰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模型制作成功后电针组在双侧"足三里"穴给予电针治疗30min。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大鼠在同一时间固定30min不予治疗。各组大鼠均于造模后3h、6h、12h分批处死,观察胰腺以及小肠病理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小肠上皮组织闭锁蛋白(occludin protein)以及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各时间点胰腺病理评分假手术组、电针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小肠上皮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电针组均高于模型组(P<0.05);小肠上皮组织NF-κB p65表达假手术组与电针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可以降低SAP模型大鼠小肠上皮组织NF-κB p65表达,提高小肠上皮组织occludin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胰腺损伤。

    2014年03期 v.34;No.306 267-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针刺麻醉

  • 电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张翮;王兰;张敏;吴晓珲;李寅;张兆伟;沈卫东;

    目的:评价电针对CO2气腹的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功能和全身机能恢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麻醉组和复合电针麻醉组,每组30例。常规麻醉组施以常规全身麻醉,复合电针麻醉组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于术前30min予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和梁丘,连续波,频率2Hz,电针一直持续到手术结束。于术后对两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恶心评分、呕吐评分及精神状态评分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术后复合电针麻醉组的镇静评分(1.19±0.56vs 1.96±0.90)、恶心评分(0.59±0.80vs 1.81±0.88)、呕吐评分(0.48±0.94vs 1.89±0.93)、精神状态评分(0.96±0.73vs1.69±0.75)均低于常规麻醉组(均P<0.01)。结论:复合电针麻醉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烦躁及恶心、呕吐,改善术后精神状态,可促进胃功能和全身机能恢复,是调整腹腔镜期间CO2气腹不良反应的良好方法。

    2014年03期 v.34;No.306 273-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电针超前干预对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影响

    伍静;赵雨;杨春梅;薛奇明;李宁;

    目的:评价术前30min电针长强、承山穴干预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不适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外剥内扎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电针干预组、假电针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每组4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电针干预组于术前30min给予电针长强、承山穴;假电针干预组术前30min给予破皮浅刺长强、承山穴对照点(两穴旁开1cm的非经非穴处)且不输出电流的刺激;空白对照组术前不采取任何干预。主要观察术后24h患者服用止痛药可普芬总量、术中追加麻醉药物例数、术后24h患者最痛时自评疼痛强度评分及术后当晚患者睡眠时间。结果:3组患者在术中因疼痛追加麻醉药物的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电针干预组较假电针干预组、空白对照组可减少术后24h内患者服用止痛药物可普芬用量[(2.43±1.08)片vs(3.23±1.33)片、(3.10±1.22)片],并降低患者最痛时的疼痛强度评分(6.65±1.00vs 7.48±0.96、7.25±1.19),同时增加患者手术当晚的睡眠时间[(220.63±85.50)min vs(162.00±92.69)min、(151.50±80.01)min,均P<0.05]。结论:术前30min电针长强、承山穴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超前镇痛的治疗意义。

    2014年03期 v.34;No.306 279-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0 ]

针家精要

  • 王玲玲教授八髎穴深刺法及临床应用

    蔡海红;王玲玲;

    王玲玲教授以深刺八髎穴为核心治疗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深刺八髎穴是取效的关键,只有以长针对穴位进行深刺操作,才能通过直接刺激骶神经发挥出八髎穴良好的治疗效应。揣穴是深刺的基础,结合表面解剖学知识,总结出八髎穴的揣穴方法;刺法是深刺的前提,针刺角度必须根据各对骶后孔的形态特点作相应的调整,否则难以实现八髎穴的深刺。古今文献对八髎穴的定位及具体操作语焉不详,限制了八髎穴的临床应用。王玲玲教授对八髎穴的定位、刺法及临床应用做了大量的研究,现将其操作技术及相关临床病案作一介绍,以利于八髎穴的应用和推广。

    2014年03期 v.34;No.306 285-2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6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5 ] |[阅读次数:0 ]
  • 吴旭教授针灸治疗急性上腹痛临证经验举隅

    吴晓亮;陆斌;孙建华;艾炳蔚;鲍超;吴文忠;李建兵;刘兰英;吴文蕴;裴丽霞;周俊灵;李彦彩;秦珊;

    介绍名老中医吴旭教授针灸治疗急性上腹痛的临证经验和验案。吴旭教授治疗急性胆囊炎、肾结石、急性胃脘痛等急性上腹痛的针灸手法特色为"形为单手、实不离双、动如太极、力在针峰、导气为主"等,其主要手法术式为单手持针,中指代押手,以拇、示二指夹持为主,中指为辅等;其独特的急症针灸经验为"辨证论治、针灸结合、经验取穴、刺络放血"等。

    2014年03期 v.34;No.306 289-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8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思路与方法

  • 从康复角度看脑卒中的针刺治疗

    毛忠南;何天有;雒成林;

    针刺治疗中风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康复理论的发展给针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来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中针刺起效的机制,针刺何时介入,如何选择穴位、针刺的手法、刺激量大小等,对提高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的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均有帮助。试从针刺结合现代康复的必要性和如何结合两个方面分析指出,针灸医师应该借鉴脑卒中康复评价、康复分期和障碍分析,来提高针灸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和可信度。

    2014年03期 v.34;No.306 293-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1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4 ] |[阅读次数:0 ]

学术争鸣

  • 经络辨证的溯源及其临床应用

    丁宁;李瑞;

    通过溯源经络辨证的理论源头———《灵枢·经脉》篇,结合辨证论治的要求与概念,初步讨论了如何根据经络理论进行符合针灸临床的辨证,并分析了经脉辨证与络脉辨证的辨证思想、辨证要素、历史关系。针对更为核心的经脉辨证,讨论了其辨证特点、思想源流。着重论述了经脉辨证的两大辨证要素循行与病候在经脉辨证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及其内涵、相互关系与临床应用。

    2014年03期 v.34;No.306 297-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关于“胃之大络”的几点辨疑

    范郁山;冯萧澈;梁韬;汤昌华;苗芙蕊;

    有学者将十五络脉与"胃之大络"合称为"十六络脉","胃之大络"虚里即心尖搏动点的观点已载入教科书,不少学者都将"虚里"解释为"身体里空虚的地方"。通过对"胃之大络"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归纳,对以上观点做一讨论,加深对"胃之大络"的认识。认为"胃之大络"不宜与十五络脉合称为"十六络脉","左乳下"才是真正的心尖搏动点,"虚里"的命名是"四通之义"。

    2014年03期 v.34;No.306 300-3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文献与史料

  • 针灸医学史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马继兴老先生为例

    杨峰;朱玲;

    马继兴先生沉浸针灸医学史研究70余年,终成煌煌巨著《针灸学通史》。该书对于针灸医学史的考察在时间、空间维度上较为宽广、文献史料基础坚实、学术考证缜密、学术视野高屋建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针灸学科的通史著作。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在砭石疗法、出土针灸文献文物、针灸铜人(图)、日本和朝鲜针灸史等专题领域有系统而深入的论述,填补了学科领域的若干空白,开创了若干重要的研究方向,为针灸传统理论的深入研究与解读及学术史的考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影响深远和持久。对马继兴先生在针灸医学史研究中的诸多颇具特色的思路与方法进行细致梳理与深入发掘,对于当前及今后的针灸医学史研究工作而言,无疑极具借鉴和启示。

    2014年03期 v.34;No.306 303-3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4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医案选辑

  • 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后遗症案

    张浪;李小杏;许军峰;

    <正>患者,男,30岁,工人。于2013年8月29日以"二氯乙烷中毒性脑病"收入我科住院治疗。患者于2013年8月11日在抢险过程中,误吸二氯乙烷后出现头晕头痛、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四肢无力,伴恶心,无二便失禁、呕吐等症状,于外院查头MRI示:额叶散在水肿灶,蛛网膜囊肿;肌电图示:双侧胫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左侧正中神经、双侧尺神经感觉波幅降低;双侧正中神经F波波形轻度离散,潜伏期轻度延长,检出率轻度下降;双侧尺神经F波波形轻度离散,潜伏期轻度延长,检出率正常;双侧胫神经F波波形离散,潜伏期延长,检出率正常。右胫骨前肌肌电图静息时未见明显自发电位、轻收缩及募集相呈神经原性损害表现;血液中检测出少量二

    2014年03期 v.34;No.306 3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述评

  • 中风后足内翻的针灸治疗现状

    朱慧君;范刚启;赵杨;

    为优化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方案,查阅近20余年相关文献,从穴位、针刺方法、针刺时机等方面,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发现选穴上应注意穴位与解剖的关系;依据中风后足内翻发生时机等特点,不同时期可选择不同的针刺方案;针灸与康复的联用可提高疗效;患者机能状态、选穴配伍、针刺手法(针刺方向角度深度、补泻手法、刺激量等)与疗效的关系非常复杂,目前研究结论的科学价值需进一步提升。认为针灸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针刺效应,与患者机能状态、穴位配伍、针刺手法等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重点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穴位及针刺手法进行优化,注重联合康复疗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2014年03期 v.34;No.306 309-3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