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2001 09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中文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系!北京100029

摘要(Abstract):

目前 ,国内外在艾灸的药性作用、物理作用、局部 (包括穴位 )作用 ,艾灸对免疫系统、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艾灸对机体代谢的调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虽然对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 ,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 10年来艾灸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KeyWords): 针灸原理;;艾条灸
参考文献

1 钟蓝.传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6):46

2 赵建新,贾春生,田元祥,等.近十年日本灸法实验研究进展.中国针灸,1999;19(8):507

3 黄秋风译.关于艾的精油成分的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5):55

4 黄秋风译.艾的有机成分.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5):47

5 赵吉平译.艾燃烧生成物的自由基清除作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3):60

6 黄秋风译.关于艾的燃烧生成物中含有的抗氧化作用物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5):47

7 白耀辉,林文任.艾灸与温热刺激关系的探讨.针灸学报,1991;7(4):10

8 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中国针灸,1996;16(10):17

9 黄秋风译.艾的燃烧温度与机体内的温度变化(Ⅰ)施灸局部的皮下基层内温度.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5):48

10 苏同生,朱惠玲译.单壮灸对小鼠皮肤血管及微血管通透性影响的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1):24

11 赵吉平译.针灸刺激对针刺局部的影响(3):使用 pH测定器、温度传感器进行观察.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5):55

12 刘屏荣译.灸疗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89;11(5):41

13 KobayashiK .InductionofHeatShockProtein(hsp)byMoxibustion.AmJChinMed,1995;23(3~4):327

14 陆静译.运用电子灸诱导纯蛋白衍生物反应性淋巴细胞.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3):61

15 刘农虞,杨兆民.灸法对皮温的影响.江苏中医,1993;14(11):31

16 董新民,董泉声,先茂全,等.不同灸法对穴位温度影响的对比观察.中国针灸,1999;19(1):22

17 董泉声.灸法及灸法退热与穴位皮肤感受器的关系.中国学术期刊文摘,1996;2(7):115

18 陈汉平,翟道荡.关于针灸免疫思路的探讨.上海针灸杂志,1991;10(1):34

19 李京培,阎怀士.针刺抗衰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概述.中国针灸,1991;11(6):43

20 张新庚.针灸抗衰老的研究进展.辽宁中医杂志,1989;(10):41

21 王梅.保健灸源流与发展.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6):362

22 喻国雄,陈汉平,赵粹英,等.艾灸对老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0;9(1):30

23 喻国雄.艾灸对老年人和老年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及机理探讨.上海针灸杂志,1994;13(3):139

24 熊杰,李民摘译.灸的基础免疫学研究: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兔血清中的抗体活性的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4):63

25 熊杰译.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家兔血清中的抗体产生的影响.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8;20(1):51

26 居贤水,丁菊英,蒋和鑫,等.隔药饼灸延缓衰老的临床观察及机理初探.上海中医药杂志,1992;(8):29

27 熊学琼.艾灸对老年肾虚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中医研究,1992;5(4):33

28 居贤水,赵粹英,丁菊英,等.艾灸延缓衰老的临床观察.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99

29 王凤玲,李蕙,魏正岫,等.灸神阙穴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及其全身状态的影响.中国针灸,1996;16(7):39

30 肖达,陈汉平,赵粹英,等.艾灸对老年人衰老见证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1996;23(12):563

31 唐照亮,宋小鸽,侯正明,等.灸疗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针灸,1997;17(4):233

32 沙立新.艾灸关元、大椎延缓衰老及细胞免疫学机理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4;13(3):139

33 丁菊英,赵粹英,吴恒举,等.艾灸对老年人红细胞免疫及自由基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5;14(1):4

34 张岚.艾灸加皮植对老年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4;13(3):139

35 杨晓蓓.艾灸治疗难治性肺结核临床疗效和免疫学机理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4;13(5):234

36 陈汉平.关于针灸调节作用规律与机制的思考.上海针灸杂志,1992;11(1):39

37 胡国胜.艾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和机理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4;13(5):235

38 赵伟康,张洪度,金国琴,等.艾灸关元穴对老年大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和IL 2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6;15(3):28

39 翟道荡,陈汉平,王瑞珍,等.直接灸免疫调节作用的β内啡呔机制.上海针灸杂志,1994;13(5):223

40 刘农虞,张京英,张蕊,等.不同灸治、灸量对动物血中5羟色胺、组织胺含量的影响.中国针灸,1995;15(5):29

41 张京英,刘农虞,杨兆民,等.不同灸法、灸量对家兔全血组胺含量的影响及其意义.中国针灸,1994;14(6):27

42 贾春生译.灸法对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连续施灸中经时的血压变动.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4):60

43 赵粹英,居贤水,吴恒举,等.艾灸对老年人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4;13(2):51

44 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高脂血症调脂作用的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7;16(6):5

45 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降血脂作用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2(5):41

46 吴中朝,王玲玲,刘跃光,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载脂蛋白研究.中国针灸,1998;18(5):261

47 吴中朝,王玲玲,徐兰凤,等.艾灸对老年及老年前期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中国针灸,1996;16(11):23

48 黄诚,陈汉平,赵粹英,等.艾灸对老年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5;14(3):130

49 张英英,赵粹英,王虹英,等.艾灸对老年人血液流变性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97;16(3):3

50 陈友强,唐立明,等.天癸灸抗衰老作用的临床观察.实用老年医学,1994;8(3):115

51 王凤玲,王晓红,王巧妹,等.灸神阙穴降脂抗衰老作用的研究.中国针灸,1996;16(9):29

52 丁光霞.艾灸对“阳虚”小鼠肝脾DNA中锌铜含量的影响.上海针灸杂志,1986;5(1):24

53 王玲玲,吴中朝,徐兰凤,等.保健灸对老年人头发中锰锌铜铁钙含量的影响.中国针灸,1994;14(2):35

54 陆静译.针灸疗法与免疫功能.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5;17(3):24

55 杨晋翔译.灸的芳香效果:应用热向图法探讨的结果.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2;14(6):54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R245.8

引用信息:

[1]王磊,李学武,张莉.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1(09).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